呂 松
遼寧省葫蘆島市興城市人民檢察院,遼寧 興城 125100
盡管訴訟化轉型得到了司法界越來越多的重視,但當前我國基層檢察機關在審查逮捕程序還存在著以下問題:1)辯護權形同虛設,我國基層檢察機關在開展逮捕訴訟,和審查刑事案件的過程中,并沒有強制規定公安機關在提請批準逮捕前,需要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這就導致犯罪嫌疑人的辯護權變得形同虛設。盡管目前我國法律中存在被告人辯護權的規定,但其主要被應用于移送審查起訴、退回補充偵查、提請公訴、延期審理等環節,這使其完整性無法在根本上得以實現;2)控辯平衡無法得到足夠保障,訴訟化轉型沒有改變我國司法中犯罪嫌疑人過于弱勢的現狀,盡管目前法律已經規定了若犯罪嫌疑人對逮捕決定不服,可以申請進行逮捕必要性審查。但由于法律中并沒有規定檢察機關必須要聽取犯罪嫌疑人辯護律師的意見,導致很多情況下辯護律師無法完整地參與到審查程序之中,更不能對檢察機關闡釋辯護理由,最終使控辯雙方仍然出現了地位不平衡問題[1]。
為了使犯罪嫌疑人的辯護權能夠得到實質性保障,建立訴訟過程中的告知溝通制度是必不可少,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首先犯罪嫌疑人的辯護權應當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法律應當明確辯護權是犯罪嫌疑人的天然權利,任何人不應無故剝奪。特別是對于其辯護律師的意見,檢察機關應予以認真聽取,這不但會使犯罪嫌疑人辯護權得到保障,更有助于查清楚將其逮捕有無必要。2)同時,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律師在審查逮捕程序中,應具備充分發表辯護意見的機會。為此,檢察機關應充分重視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確保其能夠參與到整個訴訟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使該訴訟程序的重要性得到有效保證。
針對目前很多犯罪嫌疑人和其辯護律師,在審查逮捕階段過于弱勢的問題,應著手通過建立訴訟過程中的控辯平衡制度來加以解決。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犯罪嫌疑人的辯護律師在案件偵查階段,就應獲得對犯罪嫌疑人的辯護地位,凡是有助于其開展辯護工作的部分,公安機關、檢察機關都應予以足夠的支持。例如:公安機關應賦予犯罪嫌疑人辯護律師詳細閱讀案件指控卷宗的權利,只有這樣才能使其了解到整個案件的全部過程,查看出對犯罪嫌疑人的逮捕是否符合法律程序,并找到其中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細節和條件;2)同時,為保證整個訴訟過程達到抗辯平衡,在逮捕嫌疑人之后檢察機關應隨時跟蹤其訴訟信息變化,若逮捕必要性消失后,應及時解除其逮捕狀態。為達到這一目的,應確保各公檢法機關形成一體,確立“以判決為中心”的訴訟體系,從而使整個訴訟過程具備更多的法治特征。
降低審查逮捕過程中的行政化因素,是其能夠成功實現訴訟化轉型的關鍵保證,為達到這一目的,檢察機關應建立訴訟過程中的書面審查制度來代替目前的行政化審批方式,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書面審查制度是指采用單方面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方式,對是否將其逮捕做出決定。逮捕申請由公安機關向司法機關提出,有關逮捕的證據和理由均已在逮捕申請書中闡述清楚,司法機關只需要就其中的一些細節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詢問或告知即可。這種訴訟方式既可以使訴訟雙方的權利得到保障,又能夠充分提升訴訟過程中的司法效率,值得在我國基層檢察機關的審查逮捕訴訟過程中得到充分推廣;2)在建立完成逮捕訴訟過程中的書面審查制度之后,檢察機關還應就逮捕程序是否合法開展一次庭審,庭審由公安機關和犯罪嫌疑人辯護律師所組成,雙方應就公安機關所提交的逮捕證據是否適用發表意見并進行辯論,檢察機關應在聽取雙方意見的基礎上做出最終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決定,在這一過程中檢察機關應保證其自身的庭審程序最大化的達到公平公正。例如:為體現司法審查的被動性,逮捕程序應由公安機關申請啟動。為避免陷入先入為主的困境,訴訟前檢察機關不應參與到案件的具體偵查中等等[2]。
綜上所述,本文以基層檢察機關審查逮捕訴訟化轉型的實踐困境為出發點,集中進行了反思并給出了解決策略。認為只有通過建立訴訟過程中的告知溝通制度、建立訴訟過程中的控辯平衡制度、建立訴訟過程中的書面審查制度才能充分保障基層檢察機關審查逮捕訴訟化轉型取得實質性效果。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為司法界相關人士更好地開展工作提供幫助,以此來促進我國司法制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不斷完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