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深恒
海南師范大學,海南 ???571127
面對證人出庭作證難的現狀,需要對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進行分析,具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對策,保證新刑事訴訟法的順利實施。在實際的法院審理中,往往會遇到證人出庭作證率低和作證效果差等情況,對案件的審理無法起到積極的作用,影響法院判決的公正性,所以對證人出庭作證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勢在必行,需要結合具體情況應用合適的對策。
第一,證人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在新刑事訴訟法的實施過程中,由于案件的特殊性,證人在出庭作證的過程中往往要承擔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讓許多證人選擇不出庭作證,導致案件的審理缺乏參考依據,無法對犯罪者進行懲罰,使得法律訴訟的公正性受到沖擊。例如,在對A市市民進行“是否會選擇出庭作證”的隨機調查時,得到的結果不容樂觀,有85%人覺得會在結案后被打擊報復所以不想進行出庭作證。
第二,證人出庭作證執行力度不強。新刑事訴訟法中為了讓證人能夠自覺出庭作證出臺了相應的制度,但是現有的法律法規仍然達不到足夠高的執行力度標準,這就導致法院在落實制度時遭遇阻力,需要加強要求證人出庭作證的執行力度。
證人被報復的案例屢見不鮮,顯露出現階段對證人保護力度的不足,讓許多人對出庭作證充滿畏懼,因此需要加強對出庭證人的保護力度。在新刑事訴訟法的實施過程中,針對證人保護方面已經有了足夠完善的制度,但是廣大群眾因為個別事件已經產生了固有意識,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加強證人保護制度的落實。首先要對證人的私人信息進行保護,防止證人信息外泄,避免出現因信息泄露導致的惡性事件。其次應該在證人出庭作證時對其個人標志進行掩蓋,包括證人的相貌、證人的聲音和證人的身材等,避免矛盾雙方猜出證人的真實身份,為證人的日常生活帶來麻煩,甚至影響到證人的生命安全。最后是要在庭審結束后對證人實施全方位的保護,給予證人足夠的安全感,不僅僅要對證人本人進行保護,還要對證人周圍的親友進行保護,讓報復事件沒有可能出現,提升證人對法院和有關部門的信任程度,才能夠達到提升證人出庭率的目的[1]。新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明確規定了對證人的保護措施,將該規定進行落實是需要相關法政機關做到的,從根本上加強對證人的保護力度,才能讓證人信任法院,提供高質量的證詞,推動案件審理進度。
對拒不出庭的證人執行強制性的出庭措施是符合新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的,這是為了利用刑罰對不配合的證人產生震懾效果,通過普及法律知識讓所有人認識到出庭作證并不是由個人進行選擇的,從而提升證人出庭率,保證法院審理的順利進行。例如,《日本刑事訟訴法典》第160條和第161條明確規定了證人拒不出庭會受到的懲罰,包括罰款和拘留等,展現了日本對證人的法律管理,值得我國對此進行借鑒。從法律的層面制定懲罰條例是為了讓證人在不配合法院審理前能夠對利弊進行考慮,明白不出庭作證后果的嚴重性,對比出庭的影響和不出庭的影響,在權衡過后自覺選擇出庭作證,讓有關部門對證人的管理具有便利性。結合新刑事訴訟法的頒布情況,分析實施時出現的問題,可以酌情選擇對拒不出庭的證人進行部分權利的剝奪,包括人身自由權利和經濟權利等,以輿論的力量對證人進行施壓,從而在不影響證人身體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實施對其不配合工作的懲罰,讓證人得到教訓后能夠反省自己[2]。懲罰拒不出庭的證人還可以對其他證人起到警示的作用,廣大人民群眾了解了不作證的后果,就會在需要自己進行作證的時候自覺站出來,從而保證了新刑事訴訟法的順利實施,減輕了法院審理案件的負擔,提升案件審理速度,讓犯罪的人員能夠接受法律的制裁,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綜上所述,證人出庭作證問題會對新訴訟刑事法的實施造成印象,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并加以應用,保證法庭審理的公正性、客觀性和全面性。證人的證詞對整個案件審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新刑事訴訟法的實施在證人出庭作證方面會出現一定的問題,保障證人人身安全,加強對證人出庭作證的執行力度,保證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