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自強 陳榅鋒
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公安局物證鑒定室,福建 平潭 350400
指紋又被稱之為手印,它是人手表皮上具有明顯特征的紋路,幾乎所有人的指紋皆不相同,重復的概率非常小,約為150億分之一。因此,指紋可以代表人的身份。而變異指紋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存在,具體是指在指紋形成階段,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致使外形或特征發生變異,此類指紋具有非本質差異的特點,故此可作同一認定的依據。變異指紋最為突出的特點是隱蔽性,因紋形發生變化,從而常常會被忽視。同時,變異指紋會隨著人類的生理變化而發生改變。非生理性的變異指紋則十分不穩定,具有偶然性的特點,并且還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變異指紋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理性變異,另一種是非生理性變異。前者是人在生長發育階段,受一些因素的影響,使手的乳突線出現變化。這種生理性的變異指紋相對比較隱蔽,很容易造成誤查或是漏查,特別是在與早期的指紋樣本進行比對時,應當予以注意。后者主要是受到造痕客體、承痕客體或是外力作用的影響,以及取樣、運輸方法不當所致。
為便于本文研究,下面通過一則案例,對變異指紋的檢驗鑒定方法分析。
某高檔住宅小區于某年某月某日零時左右發生入室盜竊案,相關工作人員達到案發現場后,進行全面勘查,并在主臥室的門把手上提取出一枚汗液指印。通過對現場采集到的指印進行特征點干預后,并在市局的指紋系統中進行查詢,鎖定犯罪嫌疑人遲某,通過比對后發現,遲某右手小指與案發現場的指印存在9處特征相同。但在三面捺印指印中心的上方位置處卻存在一個具有連續特征的起點,這與現場遺留下來的指印中僅有一個起點的特征相對應,差異較大。從單個指紋的情況上看,差異點周圍的紋線并無明顯的變化,由此增大了指紋鑒別的難度。隨后辦案人員對遲某的指紋卡片進行調取,對平面捺印與案發現場的指印進行對比檢驗,進而認定,指紋差異為非本質差異,據此做出指紋同一的認定,即此次盜竊案為遲某所為,經審訊,遲某對作案經過全部交代,最終此案告破。
在對本案件進行檢驗鑒定時,運用了三面捺印的方法,三面捺印的形成過程具有旋轉性的特點。當人手與物體發生接觸時,可能會形成變異指紋,其成因主要與手指用力的方向及力度大小有關,在力的作用下,指紋可能會出現扭曲、移位等現象,進而會引起指紋特征變化。對罪犯進行認定的過程中,通常都會使用到指紋識別系統,三面捺印是該系統中最為基本的表現形式之一,對它的不斷完善,可以使指紋識別系統的作用率獲得顯著提升。在進行指紋檢驗鑒定時,可從如下兩個方面對指紋的假特征進行鑒別。
1.對特征差異的成因進行全面分析。對于三面捺印這種指紋檢驗鑒定方法而言,其本身具有既定的特點,故此可將捺印中力的方向作為立足點,從特整變化分析力的變化情況,據此判斷形成差異的原因。當從花紋變化看力的方向時,縮短的方向即為用力的方向;當從紋線的彎曲程度看時,則是判斷在指紋的形成中,有無位移的現象發生,這是因為彎曲度的變化方向總是位移的相反方向。然后從綜合的角度進行分析,看是否存在擠壓變形因素的影響,據此對差異點進行判定。在對指紋進行對比檢驗的過程中,切不可因單個差異點的周圍無明顯的紋線變化而做出否定的判斷。
2.以各種資源為依據進行分析。在本文所提到的案例當中,主要采用的是平面捺印與三面捺印比對分析的方法,進行同一認定。在此需要闡明的一點是,很多指紋識別系統中并沒有平面捺印。故此,在實踐中,應通過查重的方法,并借助其他的三面捺印進行分析,或是選取同案的其它現場指紋進行比對。
筆者認為,在實際的指紋檢驗鑒定工作中,要避免出現疏忽大意的情況,必須嚴格按照檢驗程序的要求對現場指紋或樣本指紋進行分析,并以指紋反映出來的特征情況,進行比對檢驗,看二者反映的特征是否完全吻合。在對特征點進行尋找時,可以采用先重點后一般、先易后難、紋線追蹤等方法來綜合論證。
綜上所述,變異指紋的檢驗鑒定是一項較為復雜且系統的工作,為提升檢驗鑒定結果的準確性,相關人員應當了解并掌握具體的方法,結合實際案件進行合理運用,從而為罪犯的認定提供可靠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