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婷
廣東優游涵泳律師事務所,廣東 中山 528400
新的時代背景之下,在社會生活當中經常會由于各種原因產生社區的糾紛,此時為了能夠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律師參與社區糾紛的調解,能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為了能夠有效提升律師參與社區糾紛調解的質量就必須要從了解這一制度的本質入手,從而能夠尋求科學合理的手段。
律師行業對于社會來說意義重大,律師的存在幫助社會構建穩定的環境,同時也幫助發揮律師自身的行業價值。律師參與社區矛盾的調解,是其工作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其中在《律師法》中第二十八條就針對這一點進行了闡述:律師可以從事的業務之一就是接受委托參與仲裁、調解活動。面臨著社會發展當中越來越多的矛盾和豐富的社會情況,律師作為法律工作者必須要能夠站在法律的角度上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確保法律的貫徹落實。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要能夠維護法律的實施,并且也需要能夠發揮律師真正的價值。為了推進社會的和諧構建,促進律師調解工作的開展,最高人民法院針對這一內容也印發了相關的文件,指出,律師與其他各方的力量需要得到充分發揮,促進各種糾紛的解決。同時司法部針對這些內容也引發了相關的意見。
律師參與到社區的糾紛調解工作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律師自身在社會當中所扮演的就是傳遞法律觀念,幫助群眾按照法律規定進行生產生活的角色。律師參與有助于矛盾較快的化解,缺乏律師的參與,矛盾的化解缺少專業人士的指導,不僅不會得到有效解決,甚至還會產生惡性循環,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在第八屆律師論壇上就曾經就律師化解社區矛盾等做出了如下的闡述:律師不僅要用于維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與訴求,還需要能夠善于引導當事人放棄非理性的訴求,立足與法律據法力爭,維護長遠利益做好調解工作才能夠構建服務社會的和諧大局[1]。在法律相關的行業中,法官、律師等職業都是法律職業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官和律師在不同的地位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律師參與到社區的糾紛調解當中,能夠起到有效節約時間,節約司法資源,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的目標。在部分的農村地區和社區當中,出現法律矛盾或者糾紛,缺乏律師的參與,導致了私下解決的各種狀況產生,不僅影響到了生活的穩定,還會造成一定的司法不公正現象。
律師的職業特點能夠幫助其在社區糾紛的調解當中占有一定的優勢,這是從多個方面體現出來的,在社區的糾紛當中,律師不同與法官、警察,能夠發揮出自身的社會中介服務性質,保持中立的地位,因此當事人對于律師的地處較小,對于律師的意見也能夠更加注重,能夠和律師站在平等的角度上看待問題。律師參與社區糾紛調解的優勢主要具體體現在了以下幾點當中。首先,律師對于當事人來說能夠更加容易得到信任,律師的行業對于大部分的群眾來說都具有較高的可信度,群眾可以將律師作為信任的對象,信任其能夠幫助當事人合理合法表達真正的訴求。當事人在糾紛當中,對于一些職業的人具有一定的抵觸心理,而律師的介入能夠有效幫助當事人產生信賴的心理。
其次,律師由于自身的職業能力,能夠有效了解法律糾紛的各個環節,并且較快地了解到爭議案情的內容,熟知解決矛盾的手段。當事人的爭議焦點以及當事人的需求,都包含在案件的詳情當中,律師深入了解能夠有利于當事人的利益獲取。僅憑當事人自身,對于糾紛調解的環節和方式都缺乏認知,律師發揮好引導的作用,才能夠真正把當事人的合理利益進行維護[2]。
其三是體現在律師的社會矛盾解決專業技能上,在社會環境多變的狀況下,律師能夠不斷強化自身的能力,從而針對雙方爭議的內容進行較為公平的初步評判。當事人的和解,大部分都是在律師合理的方案基礎上,并且律師自身對各種談判工作的接觸量較大,具有較為豐富的經驗,每一次案件的經驗,都可以轉化成為日后工作的能力。律師的專業技能是從理論的學習以及實踐經驗的積累這兩個方面共同入手才實現的,這也是律師在工作中必做的內容。
最后在律師開展調解后的履行內容考慮當中,會針對可行性進行估量。律師會針對雙方的條件、需求進行調查,并且制定較為科學公正的履約內容以及步驟,保證將矛盾最終化解,解決問題的本質,保障在履約之后不會再出現其他的附加問題。
律師為了能夠更加有效進行社區的糾紛調解,首要的舉措就是不斷提升個人的能力,只有自身的素質過硬,才能夠應對更多的狀況,提升調解的質量。作為一名律師,第一必須要能夠充分具備法律的基本素養,能夠了解在社區糾紛調解當中所涉及到的法律內容與種類,我國的法律體系較為健全,針對生活、生產當中的各種情況也大部分具有明確的規定,律師必須要能夠了解到法律條例當中的內容,并且將理論合理應用到實踐當中,講法律作為自己工作的依據和參考,參透法律的內容,才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素質促進糾紛調解工作的開展。律師的個人能力還受到律師對于當前的社會環境了解程度影響,我國的社會發展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生改變的,在社會環境的變化下,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社區群眾訴求,這些訴求都源自于生活,因此律師必須要能夠了解社區生活的內容和他點,這樣才能夠開展后續的各項矛盾調解工作。而為了提升對于社區矛盾調解的能力,律師就必須要能夠進行具有一定針對性的學習,以求更好適應社區對于律師服務質量和層次的要求。最后律師必須要端正工作的態度,以飽滿的熱情來進行工作,還需要能夠堅守司法的公正性,堅守職業的底線以及道德,做到在符合國家司法公正的前提下,同時本著造福社會服務群眾的思想去開展工作。
社區的情況是法律服務開展的重要前提和影響要素,律師為了提升糾紛矛盾調解的質量,就必須要能貼近社區的情況,找準切入點。首先,當前的社會環境當中由于用房的問題,經常出現居民和物業公司的矛盾,例如常見的房屋設施維修、小區丟失車輛或者是物業服務不到位等,這些狀況十分常見但是有需要迫切得到解決。居民會由于這些問題到社區要求進行調節,但是社區的工作人員缺乏法律的意識以及調節的能力,在解決不恰當之后甚至會訴訟到法院,針對這些情況,就需要律師發揮自身的功能,減少對于司法資源的站用,為居民們整理出較為常見的糾紛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措施,幫助居民提供貼心的服務,維護自身的權益。小區的居民以及物業公司之間的矛盾,或者是居民與居民之間的矛盾如果能夠得到教師的專業服務,在訴訟之前得到有效解決,就能夠大大降低時間、金錢上的浪費。
其次是律師可以在參與涉法涉訴信訪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但是同時暴露出了很多社會的矛盾。律師利用自身的能力與職業特點,開展涉法涉訴信訪工作能夠起到以下的作用:律師有效保護了上訪群眾的合法權益,這也是對國家的治安穩定做出了共享[3]。律師能夠利用客觀中立的勸導,幫助群眾冷靜下來用正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最后律師貼近生活實踐開展工作,還能夠把法律的知識傳播到每一個角落,幫助社區的法制建設開展。律師可以開展“結對子”,精準幫助普法工作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開展普法教育,同時也帶來教育和生活上的幫助。
相較于傳統的律師開展社區糾紛調解工作來說,新時期也必須要能夠創新思想和手段,把握社區工作的特點,從不同的方面實現創新。首先必須要能夠增強宣傳的力度,在群眾的心理樹立良好的法律工作者形象。在社區當中很多的居民并不是十分了解律師這個行業,也不能夠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律師,因此,就必須要能夠和居民像朋友一樣坐在一起談話,了解需求,向群眾介紹自身的職業工作內容和特色。其次是有償服務和無償服務有機結合,在社區的生活當中,可以定期開展免費的法律知識講座,這種講座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普及法律的知識以及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幫助將法律知識傳遞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同時開展無償的法律咨詢活動,幫助一些生活特別困難的群眾無償進行法律援助。而在有償的法律服務當中必須要能夠合理明確標注各項要求以及服務的內容[4]。最后,可以同上門服務的形式來讓居民享受到私人律師式的法律服務。在很多情況下,比如糾紛太過復雜或者是造成的后果較為嚴重,就需要專業律師能夠專門負責一起糾紛,為居民帶來良好的法律服務體驗。這樣的工作可以在社區設立專業的法律服務站,讓群眾可以迅速找到律師,尋求法律服務,并且讓律師盡快上門,能夠一對一快速解決問題。律師必須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了解最新法律行業動態和典型案例,適應社會變化的節奏。
綜上來看,在進行社區的糾紛調解時,必須要立足于律師合格的自身職業能力和個人素質基礎之上,同時需要擁有對社會服務的意識,將自身的知識能力轉化成為穩定社會環境,調解糾紛矛盾的武器。律師的價值與意義不僅體現在法庭上,更體現在生活當中常見的社區糾紛化解,這是律師行業內部需要認知到的內容,也是律師行業的社會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