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宇 戴曉林
鹽城師范學院,江蘇 鹽城 224051
任何一條改革道路都是荊棘叢生,司法制度改革亦是如此。配合法官員額制而實行的法官助理制度雖未在《人民法院組織法》、《法官法》中規定,但其勢必成為未來司法發展的重要部分。法官助理作為案件的“幕后工作者”,為法官分擔其事務性工作,讓其更專注地從事司法裁判,更高效地產出司法產品,真正實現“讓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的改革初衷。由此可見,法官助理的作用舉足輕重。本文意在探討法官助理在招錄方式及晉升環節中存在問題,并相應提出完善的對策,以為法官助理的隊伍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未來預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司法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輪司法體制改革正值難得的機遇,各試點法院市力破司法實踐中的沉疴頑疾。①法院人員分類管理是司法改革中的重要一環,而法官助理制度將起到平衡與調整作用。
1.法官助理的定義
法官助理,即法官助手,是直接協助法官從事審判業務的司法輔助人員。2000年2月,房山區人民法院在開創性地設置法官助理崗位時,就明確了法官助理的定位,即“負責法官的審判輔助性工作的輔助人員為法官助理,法官助理是審判輔助人員,沒有審判權”。②
2.法官助理的職責
法官助理的職責集中體現在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部分地方人民法院開展法官助理試點工作意見》(以下簡稱《試點工作意見》)中。該《試點工作意見》規定了法官助理應當履行的12項職責。如審核查閱案件訴訟材料,歸納爭議焦點和整理當事人提交證據;確定案件的舉證期限,組織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根據案情和法律規定,進行指定法定代理人或是辯護人的相關事宜等。③從規定的12項職責的內容來看,法官助理的職責既包含程序性輔助工作,又包含事務性輔助工作。該《試點工作意見》的規定成了當前我國試行法官助理制度的各個法院設定法官助理職責的標準。
通過上述法官助理的界定和職責設置,可以看出法官助理是法官審判案件的輔助人員,其自身沒有審判權;法官助理不是書記員,其審判輔助工作具有相對獨立性;法官助理與法官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約、互相監督。設立法官助理實質上是審判工作的再分工。
在各級法院審判輔助人員管理制度探索實踐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種招錄法官助理的形式:一是通過與高等院校合作的實習生形式;二是通過勞務公司招錄派遣至法院的勞務派遣制形式,三是通過面向社會招錄合同聘用制的形式;四是通過公務員招考的在編在崗的形式。如采用公務員招考方式的省份有湖北、四川、廣東等地,其法官助理招考與一般公務員招考同時進行,考試內容也一致。招考的要求為法學專業畢業且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重慶的法官助理招考考試形式也采用了一般公務員考試形式,主要考行政能力測驗和申論,但其是單獨舉行考試。法官助理一般享受公務員待遇,年薪在2萬元左右,但東西部之間的差距比較大。另外,法院內部選任的法官助理,則維持其法律職務、待遇不變,使他們在保留現有身份的前提下,行使法官助理的職責。
目前實踐中法官助理采用多種形式招錄,但卻因招錄的方式、條件要求不同而引發了諸多問題,進而也致使法官助理的晉升環節出現諸多困境。以下就這些問題詳述解析。
1.缺少法律依據
司法改革至今,配套法官員額制而產生的法官助理制度,實質上是舶來品。從2000年我國法院系統出現第一批法官助理至今,《法院組織法》、《法官法》以及訴訟法等法律并未對法官助理做出明確規定。最高院發布的《關于在部分地方人民法院開展法官助理試點工作的意見》(法〔2004〕208號,以下簡稱《試點意見》)和《關于在西部地區部分基層人民法院開展法官助理制度試點、緩解法官短缺問題的意見》(法〔2007〕335號,以下簡稱《西部試點意見》)等文件因不屬于法律、司法解釋的范疇,僅僅是司法改革的指導性規范文件,因此并不能將其視為法官助理合法化的法律淵源。④
相較于書記員的身份早就有法可證,法官助理一直處于難以驗明正身的尷尬境地,甚至有人將法官助理劃歸為書記員的分支。因此無論是上述哪種方式招錄的法官助理,從起初開始招錄就存在著無法可依的問題,法官助理也就成了沒有“戶籍”的崗位。
2.招錄資格參差不齊
上述提及的四種招錄法官助理的方式均通過筆試加面試的方式,按比例擇優進行招錄。雖同招錄為法官助理,招聘方式大同小異,但在招錄的要求中,是否需要取得法律職業資格并沒有統一規定。一些地區法院的招錄要求中,明確指出必須具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書,而另一些地方的法院則并未強制要求應聘者取得法律職業資格,只僅僅將其作為筆試中的一個加分項或者是符合應聘條件的可選項之一,甚至在一些基層法院的招聘中并未出現對法律職業資格的要求。
1.考核機制不完善
《試點意見》中規定,法官助理的考核分為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時要參考合議庭的意見。而該條規定并不能完全解決法官助理的考核問題。主要存在如下三個方面問題:一是考核主體不明確。由法官來考核還是沿用現行法院人員的評價方式由法院統一管理評價,做法不明。二是考核內容不明確。雖然《辦法》規定了法官助理的12項職能,但是并未指出這些職能就是考核內容。這些職能是否等量考察還是有側重的考察?其他例如調研工作是否需要計入考核內容?不同法官承辦的案件數量、復雜程度不同,他們的法官助理負責的事項難易程度也有差異,如何評價他們的工作才不至于有失偏頗。三是在法官助理滿5年轉任法官時,這些法官助理時期的考核成績是否需要作為其入額的必備條件,還是僅以入額時的筆試加面試的成績來確定。諸如此類問題尚需明確細化。
2.未來預期不明
員額制的目的就是把目前我國廣義的法官進行分流,只保留最核心的審判法官,并使其成為入額法官,而其他人則成為司法輔助人員,其中有一部分則成為法官助理,當然,這也是進行員額制改革所確定的配套措施之一。⑤由未入額的法官轉任法官助理的人員,在未轉任之前他們是身負審判權的法官或者助理審判員,從原來的職位轉變為審判輔助人員,其心理落差是巨大的。倘若將其與新招錄的法官助理們等而視之,采取同樣的薪酬待遇以及晉升標準,這對他們來說實質上是“降職”,司法改革的初衷是提高司法效率與司法公信力,而不是使司法工作者背負精神與物質的雙重打擊。若此,他們對于司法職業的信心就會遭受打擊。如何配置那些未入額的但是資歷明顯高于新入職的法官助理呢?如何保證其對司法工作的熱情呢?屬值得進一步探索。
法院合同制聘用的法官助理由于沒有固定的編制,并不屬于公務員范疇,同時大部分的合同中規定的期限較短,一般為兩到三年,晉升空間狹窄,不少錄用后的法官助理以此為短暫停留的平臺,等司法考試或其他技能考試通過后就跳槽至另一個工作單位,因此存在較大的不穩定性,不利于法官助理隊伍長遠建設,進而難以形成優質、高效的司法體系。
無論是何種方式招錄的法官助理,若想進一步得到提升成為入員額的法官,其過程也是漫長的。以上海市公布的改革方案為例,法官助理分為一至五個級別,法官助理需在職滿5年后方可選任法官。這極大的延長了法官助理成為法官的期限。⑥同時又產生了新的問題,法官助理在轉任入額法官時該如何競爭?上下級法院之間是否可以在有法官名額時與基層法院競爭?法官員額制的限制勢必導致部分法官助理長期無法入額,那么五年的任職期結束后他們是否能晉升,有必要加以明確化。
1.明確法官助理的法律依據
法律規范的制定是實施員額制改革的保障,沒有法律規范的保障,員額制改革就沒有依據,就無法最終成型并實現預期效果。從工作內容上來說,法官助理的職責不同于書記員純事務性,他圍繞“審”和“判”作準備,在當事人與法官之間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所以必須法律明確規定法官助理的職責,明確法官助理輔助法官辦理案件的條件,可在法官的指導下辦理的各種事項。同時法官助理也必須具有較高的法律素養,對案件有清晰的理解,能夠準確把握司法流程,這樣才能更加契合作為裁判者的法官,提高辦案效率。應通過法律規定將取得法律職業資格作為法官助理必須達到的一項要求,以建立更加精英化的司法團隊。當然,法律法規除了明確法官助理的職責,辦案條件,各種權利,還必須明確其義務,不能過于放大法官助理的權利。
2.細化法官助理的入職條件和程序
聘任制法官助理應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操守;具有普通大學法學或法律本科及以上學歷;已取得國家司法考試職業資格證書:22周歲以上,身體健康,勝任工作。要加強對聘用制法官助理的管理和考核,應重點考核其承辦案件的質量和綜合業務素質,對于不符合條件的應予以解聘。⑦
司法考試是檢驗其對法律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想要建立專業化、標準化、精英化的司法體系,那么勢必對于司法工作者的要求也要提高。從工作內容上來說,法官助理的職責不同于書記員純事務性,他圍繞“審”和“判”作準備,在當事人與法官之間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這就促使法官助理也必須具有較高的法律素養,對案件有清晰的理解,能夠準確把握司法流程,這樣才能更加契合作為裁判者的法官,提高辦案效率。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制定一套完整的專門針對法官助理的法律,其中針對法官助理的進入標準,可以將通過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設為硬性條件,優先考慮法學專業人員,并且設立更加公平合理的面試制度,比如將法院的法官、庭長、院長等組成面試考官團,每次面試從中隨機抽取三至五名面試官。
1.設置合理的法官助理考評制度
法官助理考核機制的不明確勢必會給司法隊伍的穩定埋下隱患。針對考核主體的問題,應由法官先行評價,法院職能部門最終確定較為合理。一方面法官最了解與自己工作配合的法官助理,能給出直觀的評價,但是有也可能出現法官個人情緒,所以另一方面相關職能部門通過最后把關來最終確定評價是否客觀合理。
針對考核內容不明確方面,應將法官助理的十二項工作職能作為考察內容,除此之外的工作如調研任務等也應納入考察范圍;不同承辦法官所承辦案件量不同情況下,法官助理工作強度也必然不同,該影響因素在考評法官助理時,也應當參考。
五年法官助理期限屆滿后,擔任助理期間的考核應作為入額必備條件。五年的時間并不短,而這期間在法官助理職位上的表現能夠真實反映該司法工作者對于司法輔助性工作的熟練度以及專業性,基于擇優而選的方針,這些考核是必要的。當然法官助理是否有資格入員額也需要通過以考試為主,考核為輔的考試模式來評判。這些考試涉及的內容區別于司法輔助性工作內容,而是側重于司法審判,更全面地判斷這些預備入員額的人員是否有能力去勝任法官的工作。
2.給予法官助理明確的未來預期
未入額的法官轉任法官助理的,為了緩解從助理審判員、法官到法官助理的落差,不挫傷其積極性,同時也避免其成為改革的阻力,必須盡最大限度地保護其既得利益以及合理的可期待利益。那么,在過渡期內,可以為其保留等級、津貼等,或者對于有一定資歷的法官助理可以晉升為高級法官助理,并提高他們的工資待遇。
針對法官助理隊伍的流動性和不穩定性,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法官助理的工資待遇,甚至可以為一些非本地的或是住房有困難的法官助理提供周轉房等生活保障,在升職方面給予優秀的法官助理更多的機會,允許法官助理擁有通過考核而入額法官的機會。法官助理五年工作期滿后仍未入額為法官的,可以將其超出任職年限的工齡作為未來進入員額內法官工齡計算,折抵法官任職年限。其次,可以給予超越五年年限的法官助理以相應工資待遇的提升,確保不因為法官與法官助理之間待遇相差過于懸殊而導致離職現象產生。⑧
強化法官助理工作職責范圍的業務能力培養、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規則和考核標準,并切實有效的將考核結果與法官助理的薪酬待遇結合,使法官助理產生對該職業崗位的尊重和專注,才能有效保障司法改革后司法輔助人員隊伍的穩固和健康發展。
隨著司法改革的深入,司法隊伍必將朝著精英化、職業化道路前行。法官助理作為法官的基石應該從法律上給予它明確的肯定和身份,避免其陷入“無法可循”的境地?,F今為緩解法官員額制產生的“案多人少”的燃眉之急,法官助理的招錄方式多樣,導致招錄的人員法律素養參差不齊,隨著改革的成熟,法官助理的招錄必將從經過法學專業素養培訓的人員中進行。明確考核機制以及晉升機制,保障法官助理的物質及精神權益,方為良策。從而才能避免司法腐敗,積極地充實司法隊伍,完成司法工作,傳遞司法精神。
[ 注 釋 ]
①吳思遠.法官助理制度:經驗教訓與難題突破[J].法律適用,2016(09):117.
②劉練軍.法官助理制度的法理分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7(04):13.
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部分地方人民法院開展法官助理試點工作意見[EB/OL].http : / / www .court .gov .cn / jianshe-xiangqing-327 . html,2010-02-24.2018-03-26.
④劉練軍.法官助理制度的法理分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7(04):13.
⑤拜榮靜.法官員額制的新問題及其應對[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2):59.
⑥張太洲.現行與展望:我國法官助理制度完善機制研究[J].海峽法學,2016(02):105.
⑦李忠林,李曌.法官遴選應向聘用制法官助理敞開大門[J].山東審判,2016(05):116.
⑧張太洲.現行與展望:我國法官助理制度完善機制研究[J].海峽法學,2016(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