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穎
大慶師范學院法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712
共享經濟一詞近幾年逐漸活躍在大眾的視野范圍內,共享經濟的產生和發展無疑是新時代的產物。它象征著資源利用最大化,并且極大程度上節約了資源保護了環境。在共享經濟被大力支持和發展的背景下,共享經濟的代表產物――網約車,卻暴露出了令人惶恐的一面。
網約車平臺的運行模式是大部分C2C的模式,這種模式其實針對注冊司機的限制很少,所以平臺對注冊司機的監管就存在滯后性并且平臺對司機處罰力度僅停留在罰金和警告的層面上,對司機的警醒程度也不大。上述情況首先體現在網約車平臺對申請注冊的司機審核內容不全面,大部分網約車平臺對申請注冊的司機審核僅停留在基礎資料的審查,如身份信息、是否有駕駛證、身份證和駕駛證是否匹配等基礎資料的審核,而忽略對車輛信息的審查,如忽略審查車主與申請人是否是同一人的問題。其次,對已經注冊成功的司機的監管也僅依靠乘客的評價和投訴,這些評價中存在有些乘客習慣性的好評、有些乘客在司機要求下給予好評,可見評價并不具有代表性;而乘客通過投訴渠道向網約車平臺對司機進行投訴之后,平臺給予的處罰辦法除了罰款之外也只有停止營運而已。我認為這種處罰力度并不能阻止網約車惡性案件的發生。第三,在實踐過程中,存在著現實開車的司機與注冊司機不相符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無疑是網約車平臺存在最為嚴重的安全隱患。
2018年5月,一起極其惡劣的案件激怒了廣大人民的神經,這一案件的發生,在輿論方面無一例外的對各大網約車平臺進行了聲討,雖然出行公司及時出面道歉,并向被害人家屬進行了賠償,但是通過這次案件網約車自身管理的漏洞也暴露出來。關于本起案件,最應該關注的點應該是犯罪嫌疑人在還未完成本次單時就提前退出軟件,這項操作顯然是不符合規定的,而犯罪嫌疑人在進行如此違規操作后,平臺沒有及時的向乘客進行調查反饋,這本身為犯罪提供了溫床。在后期調查過程中,有大量網友反饋網約車存在乘客還未上車時司機就了解了乘客是否漂亮、防范意識弱等信息,而乘客只知道司機的電話和車牌號,這種評價本身就對乘客造成了騷擾。對于這種帶有騷擾性質的評價,網約車平臺不但沒有進行及時的管理而且還允許有著騷擾乘客情況的司機繼續上路接單,這就是平臺的失職。由此不難看出網約車平臺對注冊的司機的管理較松散、監督不及時的現象確有存在。
解決網約車惡性案件的問題越來越刻不容緩,除了政府及公安機關管理,各大網約車平臺也需要從自身方面改進,具體要做到一下幾點:
首先,網約車平臺應該嚴格對申請注冊的司機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除了審查機動車駕駛證方面還應審查該司機是否有不良記錄,不良記錄方面包括是否有案底,犯案的類型是什么樣的;法院里是否有未審結的案件或者是否存在欠款的情況等。平臺在對注冊司機進行這些方面的審查后會過濾出一些品質上存在問題的司機,可以有效的提高司機隊伍素質降低犯罪率;對已經注冊的司機進行資格審查,統一司機隊伍的資質。
第二,平臺應該全面審查評論區的評論,將對乘客構成騷擾的評論予以刪除,并對作出該評論的司機予以處罰,如暫時禁止接單并處一定數量的罰金。
第三,完善GPS跟蹤系統,與公安系統聯網,一旦發現司機異常退出及時與乘客取得聯系了解情況,在聯系不上乘客的狀況下及時與警方取得聯系。
第四,根據社會綜合治理這一開放性、全方位的基本刑事政策及犯罪防控基本方針,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犯罪防控策略。同時,群策群力構建完善民防體系,積極預防網約車惡性案件的發生。[2]
網約車是一把是雙刃劍,利用的好它就是推動經濟飛速發展的利刃,利用的不好它就變成了砍向人民的屠刀。規范網約車市場準入規則,嚴格審查司機資質資格,對有效遏制網約車惡性案件有著一定的效果,但從根本上解決網約車惡性案件上述措施是遠遠不夠的,它還有賴于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還有公民素質的提高、防范意識的加強。只有全面完善過后,才能有效的維護各方面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