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智
中國人民解放軍31609部隊,江蘇 連云港 222043
通訊技術的日益完善明顯的提升了人民的各方面指數,但是也正是由于信息化不斷深入生活之中,我國公民的個人信息也在不經意間處于危險之中。在很多通訊設備上的隨手一點就會將信息泄露出去,為此大家都非常困惱。那么相對于其他國家,我國刑法在保護個人信息上并不是十分完善,雖然近幾年來順應民意出臺了很多政策,但由于不法分子的不確定性,目前還是有待完善。
由于社會的急速發展,個人信息的價值逐步顯現出來,但是由于其包含范圍廣、包含內容較雜,因此至今為止,還是沒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明確定義,究竟什么是“個人信息”,這在我國刑法中是顯示正在制定中的。那么這種先天性的不足就導致了很多人的信息被侵犯時,執法者沒有根據去判定是否在刑法保護的范圍之內,這一點嚴重影響了我國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腳步,削減了很多相關政策的力度。不少犯罪分子由于發現這個漏洞,一直走在法律邊緣卻得不到制裁,攪擾著很多公民的生活。
刑法對于犯罪者具有懲戒作用,針對于犯罪者的犯罪原因、過程、手法以及認罪程度等都有相關刑罰規定。但是由于社會的發展飛速,犯罪分子花樣百出,對于公民的個人信息保護的刑法中存在著很多不明確的內容。如:“違反國家規定”一詞就沒有下發明確定義,但這個抽象的名詞是執法者判定的基礎,只有掌握好標準才能更好的抨擊犯罪者;再比如對于“情節嚴重”一詞也沒有約束文字去標明,雖然出臺了相關通知去指引執法者如何分析,但是每個人的判定角度不同,各地司法有自己的“情節嚴重”準則并不利于法律的公平性。
雖然我國刑法中有提到關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時的刑罰處置,但是卻并不完善,如:對于違法國家規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群體,會根據情節判定其是有期徒刑、拘役還是上繳罰金等處罰。但是卻沒有詳細說明怎樣的犯罪情節處以多少的罰金,這很容易導致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執法者遵循的罰金標準不統一,影響法律的權威性。
為了使我國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愈漸完善,筆者提出以下幾點方法:
目前對于“個人信息”的定義,我國學者各有各的說法,因此較難確定一個具體的定義,但是這并不是對此不管不顧的借口。如果無法進行詳細定義,那么就換一個突破口,如對此做一個范圍界定。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個人信息”、“個人隱私”、“個人資料”三個名詞區分開來,盡管三者相似但是其存在本質上的不同:個人資料一般為整理好的,用于對外使用的信息;個人隱私則是不想他人知曉,與公眾利益不掛鉤的信息;而個人信息的呈現形式就更多更雜了。而想要較好的讓大眾明白個人信息包含哪些內容,刑法可以對其進行范圍界定,而不是等待一個明確的定義。
我國通訊行業發展迅速,幾乎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這就導致了犯罪分子手段的多變性,而我國關于個人信息的刑法本就不完善,先天性的不足加上快速變化的形態,很多內容不明確也在情理之中。針對于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通過觀察個體總結群體行為規律的方式去完善,而相關人員也可以采用靈活的方式去下發到執法者手里。在“違反國家規定”與“情節嚴重”內容不詳細這一問題上,只有將:什么行為違反了國家規定,違反了國家什么規定和情節嚴重對應行為一一列舉出來才能讓執法者有依據可來,才能大大遏制住犯罪分子的觸法行為。
刑罰的完善對于我國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其樹立權威與堅持公平公正的態度。對于罰金刑,雖然我國《刑法修正案(九)》中有相關規定,但是表述并不明確,只標明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會被下發繳納罰金的處罰,但是沒有根據犯罪情節的輕重去設置繳納多少罰金,如果單憑執法者自身去判斷很容易出現受賄、徇私等行為,因此在罰金的金額設置上需要再度完善。比如:規定A犯罪行為需繳納A罰金,B犯罪行為需繳納B罰金,如果某行為高于A但還沒有達到B的犯罪等級就要明確繳納C罰金,如此詳細的罰金制度才有利于統一其發揮應有的震懾作用。
綜上所述,我國個人信息在刑法保護過程中存在較多實際問題,包括:“個人信息”定義模糊、刑法內容存在不明確性、相關刑罰規定不完善這三點問題,針對這些,筆者總結可通過對“個人信息”進行范圍界定,而不是明確其定義、對刑法內的不詳細內容進行補充,可通過對個體的研究總結群體規律、完善刑罰設置,對于需要處罰罰金的犯罪行為進行詳細規定這三點解決方法。目前我國對于公民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程度正在不斷加強,相信以后的個人信息會越來越安全。
[1]李霞.公民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研究[J].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02):47-49.
[2]李懷勝.公民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思路[J].中國信息安全,2017(01):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