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麗麗
揚州大學,江蘇 揚州 225131
當代社會人口增長快速,城市化也急劇增進,動物對人的人身和財產損害,成為大眾所必須面對和討論的問題。如何正確發揮動物園的功能,減少和避免損害事件的發生,也是法律急需解決的問題。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一條規定:“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侵權責任法》中規定動物園動物損害責任為過錯推定原則。動物園的動物造成損害的,推定園方具有過錯,園方要是主張自己沒有過錯的,必須證明自己已經盡到管理職責,則不用承擔賠償責任,否則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動物園動物造成他人傷害或損害適用過錯推定有其合理性。
第一,動物園的動物,極大多數危險的動物都是被限制在一定范圍內活動,動物園對動物可能會致害的危險防范要全面的多。
第二,動物園不僅是營利,還具有較大的公益功能,比如科普宣傳教育,為游客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等。因此筆者認為動物園的主要義務是確保其履行好職責,而不是絕對的保護私人利益。
1月29日下午,野生動物園老虎咬傷游客,經搶救無效死亡。在經過放鞭炮、高壓水槍等未能成功驅趕之后,特警將老虎擊斃。之后的事故調查報告顯示,受害男子是擅自翻墻逃票且看到了警示標識。這件事引發了公眾的熱議。有的認為受害人活該,因不守規則;有的覺得老虎死得太冤枉,動物園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有的將“受害人死亡”與“老虎被擊斃”割裂開來,并因此互負責任……只有極少數人提到了“安全保障問題”。
安全保障義務是指服務場所的經營者,在合理的范圍內,必須保護他人人身、財產安全,否則,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我國侵權責任法規定“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當責任”。
動物園對游客負有積極作為的安全保障義務。體現在侵權法中就是“盡到管理職責”。其應滿足:第一,動物園的所有設施應能夠抗擊野生動物的破壞,避免出現瑕疵導致動物傷人;第二,必須張貼警示語、警示標牌,提供觀賞手冊、入園須知,且游客能夠清楚識別;第三,動物園應該不斷巡查;第四,積極救助;第五,造成損害的,都應按照過錯推定原則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首先,依照《侵權責任法》本案適用過錯推定原則。
其次,動物園對游客負有積極作為的安全保障義務,盡到管理職責,對于動物園里的建筑及設備要牢固,能夠防止動物的破壞、必須以游客能夠看清看懂的形式張貼警示語,標牌、在危險區域要不斷巡查、發生危險時要給予專業的救助。這幾個方面任何一個做的不到位,都有可能導致侵害的發生。動物園是公共場合,野生兇猛的動物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極其危險的事,因此需要承擔更高標準的注意義務和安全保障責任。本案例中,根據調查報告顯示,動物園對老虎活動區域實行了水域隔離、圍墻隔離、設置了電網,也有警示語、標牌,事故后的救助措施等等,也因為這些許多人認為園方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但是筆者認為,園方的設備設施管理存在安全漏洞與隱患,動物園未對園區圍墻存在的安全漏洞進行檢查、修正,并且放任“逃票攻略”等利用該安全漏洞的行為存在,本身就未能盡到公共場所經營者所應當具備的高度注意義務和安全保障義務。
然后,受害人雖然具有過錯,但也應該和動物園的管理職責分隔開,園方未能盡到公共場所經營者所應當具備的高度注意義務和安全保障義務就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本案中,受害人漠視和不遵守規則的行為,都應該加以譴責,但園方未對園區圍墻存在的安全漏洞進行修正,并且放任游客非經正常購票進入園區,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
最后,本案中,受害人對損害的發生是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受害人翻墻入園無疑是損害發生的主要過錯,應當對損害的發生承擔主要責任。動物園未對園區圍墻存在的安全漏洞進行檢查、修正,并且放任“逃票攻略”等利用該安全漏洞的行為存在,本身就未能盡到公共場所經營者所應當具備的高度注意義務和安全保障義務,對損害的發生應該承擔次要責任。
[1]<經營者安全保障義務的認定>.中國法院網法學案例點評,2013.11.
[2]王子晨.動物園動物損害責任問題研究[D].寧夏大學,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