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成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4
當前在我國針對婚介機構的立法非常滯后,國內只有極少數的地區出臺了關于婚戀機構的管理辦法,但是由于法律的效力非常低,執行的結果也非常有限,而專門針對婚戀網的立法可以說幾乎沒有。由于在立法方面幾乎沒有什么作為,執行更是不到位,因而婚戀網會員身份的真實性出現法律糾紛就無法可依、無據可行,這給很多人造成了困境甚至心靈上的傷害。
從當前來看,我國婚介機構的法律地位不是很明確,同時管理的部門不統一也不穩定。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以后,婚戀網站更是如雨后春筍般崛起,但是法律并沒有隨著婚介機構的增加而完善。數量眾多的婚介機構以及一些知名的婚戀網站的法律地位,國家并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予以規定。同時婚介機構的登記部門也非常多,造成了一定的混亂,不利于統一的執法和管理。
由于婚介市場的持續發展和不斷繁榮,我國個別省市地區也出臺了政府規章和地方性的法規對婚介市場進行了一定的規范,但是并沒有設置和開設婚戀網站的合理標準。婚介網站的從業人員的資格得不到有效的審核和確定,一些不具備專業知識和缺乏基本職業操守的人員混進了婚戀機構和婚戀網站中,因而就會出現販賣會員信息的現象,給會員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以及身心的傷害,使得人們對婚戀網站越來越不信任,有的人甚至認為婚戀網站就是騙人錢財和騙人感情的,因而很多人對婚戀網站望而卻步,重新走傳統的婚姻介紹的途徑。
婚戀網站的成本低,效率快,盈利多,近年來婚戀網站的數量持續增加,但是相關的法律法規就比較滯后,因而造成了很多惡劣的后果。一些婚戀網站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就會雇用婚托對會員實施詐騙,而有的網站為了爭奪客戶的資源、為了增加注冊會員的數量,審核的環節上面把關不嚴。號稱實行“實名制”的網站也徒有虛名,他們變相的降低征婚資料的審核標準,對用戶身份信息并不真正的審核,一個虛假的姓名加上一個手機號或者郵箱就可以注冊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講,會員身份的不真實性是造成大量隱患的根源。
要真正的解決婚戀網站會員身份真實性法律的糾紛就要明確婚戀網站的管理主體。要真正的認識和確定婚戀網站的性質,婚戀網站具有盈利性的企業性質,因而,要確立婚戀網站在工商管理部門的登記制度,使得工商部門直接對婚戀網站進行管理,同時民政部門要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對婚介機構的運營進行工作上的指導。民政部門要推進婚姻登記信息的電子化和網絡化,要對婚戀網站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持,要加強婚姻狀況的本地和異地的核查,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已婚會員惡意交友進行防范,對一些騙婚行為進行打擊。
一些無專業知識和缺乏基本職業道德的人進入婚戀網站從事相關的事宜只能會加劇騙婚、惡意交友行為的產生,可以說,婚介服務人員素質的良莠不齊,是造成婚戀網站咋騙違約現象不斷產生的重要原因,基于此,就要明確婚戀網站婚姻居間從業人員的從業資格,要規定婚姻居間從業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婚姻居間從業人員必須通過國家行政機關的考試,婚姻居間從業人員要取得婚介師、婚姻家庭咨詢師、心理咨詢師等資格證書。總之,婚姻居間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對于婚介網站的發展至關重要。
要從法律上把關實名制,要在立法上明確婚戀網站在婚介居間合同中的如實告知義務和謹慎審查義務。針對與身份信息相關的婚姻居間活動,應當予以立法。婚介網站本身就起著居間人的作用,經常出現隱瞞重要信息和編造相關信息,如編造虛假的第三人信息提供給付費的用戶,如果被依法查到,就應該承擔相關的民事責任,如果因為過失、疏忽大意等原因沒有進行謹慎的審查,也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要講線上審核和線下審核有效的結合起來,審查程序上要嚴格的把關,同時要與公安部門和民政部門進行合作,有效的對會員進行真實性的驗證。
由于婚介機構的立法滯后、婚介機構法律地位不明、從業人員素質低、實名制把關不嚴等,產生了很多問題,給很多適齡青年造成了很多麻煩和傷害,因而,我們要探討婚戀網會員身份真實性的糾紛,并以此解決產生的各種問題。
[ 參 考 文 獻 ]
[1]顧杭燕.論婚戀網站的如實報告義務和審查義務[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4(08).
[2]張春普,張亮亮.對婚介服務合同含義、性質及其法律適用的探究[J].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12(06).
[3]熊夢.我國婚戀網站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現代商業,2012(17).
[4]諶玲.從網絡征婚侵權糾紛說起——關于婚姻居間合同的幾點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