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思瑜
南昌大學法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1
法國和中國的刑法修改社會背景較接近,想直觀的了解法人犯罪的立法和司法實踐,筆者在此將中國97年刑法與法國《新刑法典》相比較并進行簡單的分析。
第一,我國與法國的法人犯罪與刑事責任相較而言,法國的更為明確詳細。如法國《新刑法典》,對法人犯罪和刑事責任作出了一般性規定,主要表現在第121-2條:“除了國家,法人依照第121-4條與第121條所規定的差異,并在法律或法規有規定的場合內,對其權力或代表的利益實施的犯罪承擔刑事責任。但當地行政主管部門和只安排勞動者工作的公共事業的活動,委托之下的犯罪,為承擔刑事責任的聯合工作組。公司刑事責任不排除作為犯罪或刑事責任的自然人的同罪的共犯。
這樣一來,中國刑法上的單位犯罪,就采用了雙罰制原則①;刑法和其他法律法規有具體規定時,就采用單處罰原則,即單位是一種罪過只有那些直接負責的懲罰,如單位建設工程質量的重大事故的罪行,只需懲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它直接責任人員。這些規則與法國新刑法的類似規定相比,就顯得加簡單和粗糙了。
第二,縱然在中國與法國的刑法中,都有對法人犯罪主體和范圍進行規定,可卻又有所不同。法國新刑法明確規定的一般規則,刑事責任的法人犯罪語言的主體是標準化的,統一的,不容易引起分歧。法人犯罪主體范圍也是不同的②。如《法國新刑法典》第121-2條規定,法人犯罪的主體是具備相當性的權威及代表的。我國在考慮到法人和其他部門的情況下,無法簡單的在中國這樣一個國家使用“法人犯罪”來涵蓋所有此種意義與范圍內的犯罪。因此,進一步的解釋是:法人犯罪的范圍是除國家外的各類法人。正如已經提到的“單位”本身就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它的范圍是什么,往往是有爭議的。可是,依據我國實際情況,公司進行的一些犯罪活動,卻不具備法人資格,僅僅是以法人的稱謂來犯罪,故,不能定性為此類的犯罪。中國使用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法國卻只使用法人,從犯罪主體的范圍來看,中國要大于法國。
第三,兩個國家的共同點體現為法人犯罪有故意和過失之分,但又有不一樣的具體規定。在一般刑事責任中,《法國新刑法典》第121-3條規定,“無犯罪故意并不構成重罪和輕罪,但基于自覺地、過失、疏忽而把他人置于危險的行徑可能構成輕罪。在毆打重罪與輕罪的第二卷,明確規定“法人按照第121-2條件的規定對人類有重罪刑事法律責任聲明”。而在我國新刑法中并沒有對故意犯罪或過失犯罪的單位或者法人作出一般性的規定。不過從我國刑法相關的具體規定來看,單位犯罪除了由故意構成,也是可以由過失構成的③。但,單位犯罪主觀態度基本上是基于故意。如對消費者權益的侵犯、造成的環境污染制定的刑法處罰規定等。
第四,中、法分別在刑法中規定了法人犯罪適用范圍,但范圍相差很大。一般的刑事責任的法國新刑法典第121-4條指出“犯罪行為即:1.實施被指控的行為;2.試圖實行重罪的犯罪行為或在法律規范情況下實行的輕罪行為。”作為一個法律人應當依法為其實施這一范圍的犯罪承擔責任。新的刑法典第二卷第五來自法國,法國規定僅限于法人犯罪控制,直逼自然人犯罪的范圍。在我國刑法中,法人在一定范圍內(指犯罪行徑)負刑事責任,在其范圍小方面,據統計,共有96種單位犯罪被指控,單位犯罪主要分布在第三章中,違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第六章中擾亂社會管理秩序的犯罪,其性質主要是經濟犯罪④。
綜述所述,通過淺顯地比較我國與法國在法人立法方面的異同,我國法人立法還需從犯罪主體、處罰單位、等方面進行細化,明確權責范圍,防范法律漏洞,建立更加規范化的法制社會。
[ 注 釋 ]
①周密.美國經濟犯罪與經濟刑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②張貞.從中外刑法的有關規定談我國單位犯罪的進一步完善[J].山東法學,1998.
③陳澤憲.新刑法單位犯罪的認定與處罰[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7.
④婁云生.法人犯罪[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
[ 參 考 文 獻 ]
[1]周密.美國經濟犯罪與經濟刑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2]張貞.從中外刑法的有關規定談我國單位犯罪的進一步完善[J].山東法學,1998.
[3]陳澤憲.新刑法單位犯罪的認定與處罰[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7.
[4]婁云生.法人犯罪[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