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瑛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3
刑事訴訟簡易程序是相對于普通程序而言,在審理期限、合議庭組成、審理程序和適用法院等方面具有特點的程序設計。其核心的內涵是對訴訟程序的簡化,即主要通過對審理期限的縮短和對具體訴訟程序如法庭辯論、法庭問詢等的簡化來實現刑事訴訟整個程序的簡化。
我國為緩解司法資源與案件數量之間的緊張關系,在繁簡分流、不斷提高簡易程序適用率的道路上進行探索,經過努力,我國簡易程序適用率處于一個提高的過程中,但提高的幅度并不大,一些地區甚至是出現下降的趨勢。以渭南市華州區2015-2017年刑事簡易程序的適用為例:2015至2017年華州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案件數量分別為73、83、87件,簡易程序審理數量分別為:10、16、12件,所占比例為:13.7%、19.3%、13.8%,從數字可以看出渭南市華州區檢察院自2015年以來刑事案件總量變化不大,但2015年至2017年之間運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數量所占是一個波動趨勢,所占比例最高為19.3%,并不是如一般研究所認為的運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比例達到50%以上。雖然經過改革我國簡易程序刑事案件審理數量有所上升,但各地具體的情況各有不同,有些地區簡易程序的適用率較低,在提高簡易程序適用率上還有較長的道路要走。
簡易程序適用的主要案件的類型有故意傷害、盜竊、交通肇事、危險駕駛等,以較輕的刑事犯罪為主,其中危險駕駛、盜竊是比較常見的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類型,較重的刑事犯罪基本還是適用普通程序。
簡易程序通過不斷簡化案件審理的程序,限定審結期限來達到提高司法效率和節約司法資源的目的。但司法程序有著特定的價值,即通過嚴格的審判程序運作達到規范司法行為進而確保司法公正的實現,過度的追求司法效率必然導致程序價值的缺失。簡易程序的適用中,以形成法院、檢察院、被告人三方的合意為適用的前提,在這個合意形成的過程中,被告人對案件事實和罪行是否有異議是關注的重點。
在現行簡易程序的相關規定中,對法院的審理期限有嚴格的規定,一般要求法院在二十日內審理完畢,在制度設計上這是通過限制審理期限來達到進一步提高司法效率,但其過于嚴格和統一化的標準導致簡易程序在司法實踐中遇冷。同時由于一些地區案件數量多,任務重,法院基于實際情況更愿意選擇普通程序。
對于輕微刑事案件,刑事和解所具備的消弭矛盾的功能相比訴訟更為明顯,簡易程序主要適用于輕微刑事案件,但由于較短的審理期限限制,留給刑事和解的時間是非常少的,這導致簡易程序的具體運用中刑事和解功能發揮不足甚至得不到發揮。
保障被告人權利,構建控辯雙方平等的模式是程序價值實現的重要保障。因此,簡易程序的制度設計中應當充分保護被告人的權利,主要包括被告人的知情權、程序選擇權和辯護權。首先是被告人的知情權,法院應當將適用簡易程序的法律后果。其次是在適用簡易程序上應當保障被告人的選擇權,目前簡易程序中采用的是法院、檢察院和被告人三者合意的形式來實現程序的適用選擇。為了使訴訟程序的簡化的合意更為充分,應當在充分保障被告人知情權的基礎上,保障對簡易程序適用異議權的充分行使。最后是保障被告人的辯護權的充分實現,在簡易程序中由于訴訟程序的簡化,檢察院與被告人之間是更為直接的交鋒,為了保障控辯平等和對被告人犧牲部分程序權利的彌補,建立被告人法律援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建立不同案件類型的簡易程序是提高司法效率的發展方向,不同的案件類型對審理期限有不同的需求,在進一步提高司法效率的前提下,根據案件類型設置不同的審理期限是可取的,這與當前統一的標準相比,能夠實現針對性的程序控制,進而提高司法效率。除此之外,在設置審理期限時,應當充分考慮刑事和解等制度之間的協同性和整體性,防止審理期限對和解功能發揮的限制。
簡易程序改革仍在進行之中,其是對社會司法資源的精細配置體現,在改革中,通過對簡易程序審理期限和審理程序的調整、被告人權利的保護、檢察院監督作用的充分發揮能夠實現在提高司法效率的同時,實現公平正義。
[ 參 考 文 獻 ]
[1]賈志強.刑事簡易程序研究[D].吉林大學,2016.
[2]祖鵬.刑事簡易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