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潔
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81
保障以及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是開展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的核心目標,只有確保建筑工程質量達標,才能夠確保建筑工程的合理使用,才能夠維護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并為整個建筑行業的健康與穩定提供重要支持。而在維護建筑工程質量的綜合措施當中,完善的建筑法律法規是確保工程質量的根本保證,所以我們要在建筑法律法規方面進行不斷探索,力求最大化的發揮建筑法律法規在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方面的優勢作用。
我國的建筑法律法規該制度條款當中有效確定了建筑行為主體,同時也對建筑行為主體給出了制度約束,因而在極大程度上保障了建筑工程的質量。我國的《建筑法》給出了明確的建筑行為主體劃分,它們分別是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勘察設計單位。這樣明確的建筑行為主體劃分有助于建筑工程質量責任主體多元化的實現,同時也可以保證建筑工程建設實踐當中擁有明確的質量責任劃分,進而促進質量責任的全面貫徹落實。于是每個建筑行為主體都需要依照法定的質量責任義務承擔好自身責任,不僅確保了質量責任劃分的公平性,還切實保證了各個主體的權益。例如,我國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給出了對建設單位的約束不僅僅明確了建設單位是工程質量責任主體,還對建設單位要承擔的具體行為責任進行了列舉。該條例也對施工單位給出了約束,如:施工單位需建立質量責任制度,為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負責,明確項目負責人。另外,建筑法律法規當中還對勘察設計、監理單位給出了約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約束制度,才讓建筑工程的性能、壽命、安全等得到保障。
《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保修辦法》是我國建筑法律法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建筑工程質量的提升提供了有效保障。其中給出的一個明確規定是:如果房屋建筑工程在保修的期限以及范圍內出現了質量方面的問題,建筑所有人或者是建設單位需要向施工單位發出保修通知。而施工單位在接到通知之后必須及時到達現場進行建筑質量的核查,并在約定時間之內進行房屋建筑保修。這樣的制度規定在提高工程質量方面給出了強有力的保證,而且受害一方能夠在損害賠償制度的保護之下得到賠償和彌補損失,能夠讓受害權益得到救濟,同時還可以起到預防以及制裁違法行為的效果。通過這一制度的建立以及落實,能夠讓施工單位承擔其錯誤行為的后果,并為錯誤行為承擔相應賠償責任。這一過程就是建筑法律法規制裁違法行為的過程;針對于意欲做出某些錯誤行為的施工單位,會從這些制度條款當中得到震懾和警示,也能夠從違法者受到法律嚴重制裁當中明確規范自身施工行為的重要性。這一過程就是建筑法律法規預防違法行為的過程。
在經濟全球化以及關稅壁壘逐步被打破之后,我國產品以及企業開始面對國際市場當中的激烈競爭,需要應對的競爭壓力逐步增加。為了提高對國際化趨勢的適應能力,全面推行質量認證體系能夠為質量認證體系逐步和國際接軌創造良好的條件。而且這樣的方法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消除國際貿易當中質量管理體系要求不一致帶來的一系列障礙,同時還可以最大化的滿足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需求。我國的《建筑法》在制度條款當中明確規定:國家對從事建筑活動單位推行專門的質量體系認證制度。相關單位可以依據自愿原則向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管部門或其授權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申請質量體系認證。相關單位的質量體系認證經檢驗合格的話,可以由專業認證機構頒發認證證書。我國建筑法律法規當中通過對質量認證體系的明確規定可以更加全面有效的對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活動進行有效控制;對于事先認識和考慮到的風險因素,能夠在質量認證體系制度的規范之下及時運用針對性的預防管控方法規避危險因素,保證建筑設備材料等重要要素質量過關;可以有效穩定以及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水平,維護建筑行業的秩序,促使建筑行業中構建建筑質量保證的良性循環機制。
我國正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以及依法行政建設,法律法規在各個行業當中起到的作用也在增強。各個行業都將法律法規作為重要的行為準則標準,特別是建筑工程更是將建筑法律法規作為提高工程質量的保障。本文重點分析建筑法律法規對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作用能夠為建筑行業的持續性發展提供方向指引,同時也能夠為我國進一步完善建筑法律法規給出一定根據。
[ 參 考 文 獻 ]
[1]趙雪潔.分析建筑法律法規對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作用[J].中外企業家,2017(7):162.
[2]張婷婷.建筑法規對建筑市場的規范作用[J].科學咨詢,2016(4):69-70.
[3]趙海玲.論建筑法律法規對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作用[J].品牌,2014(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