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航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3
營改增的推進,將營業稅轉變為增值稅,雖然政策相關方面的調整已經非常明確,但還具有面臨風險的可能性,甚至產生嚴重的后果。因此,企業需要積極響應這一政策,對涉稅風險進行合理的防范,并增加對營改增相關條例的了解程度,進而能夠降低稅收風險,提高企業自身的業務管理水平,使企業能夠在這一政策下進一步發展。
企業在營改增背景下,主要面臨以下三個方面的風險。第一,營改增政策對于不同經營類型的企業有不同的稅收政策,但是部分企業沒有對這一內容進行詳細的了解,進而對應繳納的稅務金額計算不準確,使企業陷入被動的局面,提高了被稅務機關從嚴征收的風險。第二,在開具專業發票的過程中,銷售服務、不動產等企業不能開具專業的發票。另外,相關的征稅項目,不能開具全額的發票。在經營企業開具相關發票的過程中,對于不相符的增值稅發票,管理部門會對其進行嚴格的審查。在審查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對發票進行造假,企業相關管理人員需要承擔經濟犯罪的責任。第三,營改增對于企業申報稅務的時間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但由于企業沒有重視相關條例導致企業沒有及時納稅,進而企業信譽出現問題,甚至對其進行罰款處理。
為了使企業能夠減少涉稅風險,企業管理人員需要規范合同管理,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整理采購、銷售合同。第一,在合同中增加供應商身份條款,明確納稅人,并建立供應商的稅務信息檔案,在其中明確開具發票的種類、時間、支付方式等信息,如先付款后開具發票,降低在開具發票后收不到款的事件發生率。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在簽訂合同之前,對其有充分的了解,保障合同的公平性。第二,企業在簽訂合同之前,需要對合同體現的數額進行明確標注,如是否含稅價,進而避免在計算稅務的過程中出現理解偏差的事件出現,避免企業出現涉稅風險。通過以上兩種方法規范合同管理,提高企業的自身業務管理水平,享受到國家政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避免由于合同疏漏,造成企業增多繳納稅額,引起合同糾紛事件的出現。
為了保障企業在營改增規定下,能夠對涉稅風險有合理的防范,需要企業嚴格管理發票審核這一工作,例如,企業可以安排專人進行這一工作,在開具發票的過程中,做好登記工作與領用工作,防止發票遺失的情況出現。企業還需要加強采購發票的認證管理,取得增值稅的專用發票,并在有效期內認證通過。另外,企業在管理發票審核這一工作時,可以在計算稅務的平臺中如實填報銷售額情況,增值稅發票開具情況、普通發票開具情況等內容,生成征期內增值稅應繳納情況。通過這樣的方法對發票進行審核管理,可以保障企業能夠正確繳納稅務,降低涉稅風險。
為了保障企業減少涉稅風險,需要引起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實現,第一,管理人員可以聘請相關的稅務人員對企業財務進行培訓,在培訓的過程中,稅務人員對營改增這一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財務需要認真學習其中的規章制度、收入確認原則、納稅時間等內容,在培訓之后,可以共同進行討論,企業財務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通過這種培訓的方法,能夠使企業財務對營改增政策的了解程度。第二,企業加強對財務的管理,在對其進行培訓之后,需要對其掌握情況進行考察,聘請稅務機關工作人員設定考察內容,企業員工進行解答,考察成績不合格的員工需要再次進行培訓,通過這種方法,能夠降低企業的涉稅風險,保障企業的稅務信譽。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為稅收管理工作增大的管理難度,為了進一步推進營改增稅收管理政策,需要企業加強重視程度,樹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意識,并將這一意識貫穿到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中,減少企業的涉稅風險。另外企業還需要對稅務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提高稅務人員對這一政策的了解程度,進一步保障企業的穩定運行。
[ 參 考 文 獻 ]
[1]范子英,彭飛.“營改增”的減稅效應和分工效應:基于產業互聯的視角[J].經濟研究,2017,52(02):82-95.
[2]金書森.全面營改增涉稅風險防控[J].現代商業,2017(19):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