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蕾
內蒙古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隨著社會起源、發展和人類的不斷進化,派生出一個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社會角色即醫生,這個角色從開始存在就被賦予著極其重要的使命,即他們肩負著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醫生”這個角色是指具有特定專業知識、高超的技能和良好職業素養,以為患者進行檢查、診斷和治療為主要目的的職業。自從進入21世紀后,人類對生命健康、種族延續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故而對具有特定社會功能的醫生就更加依賴,對醫生這個角色也抱有更高的社會期望,所以醫生這個社會群體肩負人類社會重大責任。
在全世界醫療技術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中國的醫療技術也得到飛速發展,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導致疾病的治愈率提高,患者對醫務人員的期望和要求也逐漸上升;但是由于我國醫療改革等內外因素導致醫生的職業道德出現滑坡,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逐漸淡化,本文根據目前我國醫療環境的現狀,分析導致醫生職業道德滑坡的具體原因,如何重新培養樹立醫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形象。
恩格斯說過“一切以往的道德歸根到底是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盵1]建國以來,公立醫院在我國一直占據著醫療服務市場的壟斷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公立醫院開始進行著“畸形市場化”的改革過程。各項醫療服務在醫療機構中開始被市場化和商品化,然而政府卻嚴格控制醫務人員的醫療服務價格,導致醫院需要面對自負盈虧的困境,勞動價值被嚴重扭曲也成為醫務人員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三十多年發展導致惡果轉向患者,提供誘導需求和過度醫療,成為醫務人員將自己的行醫權利轉化為經濟利益的重要方法。這也造就公立醫院中的“雙向支配”,一部分收入來自合法正式收入,一部分通過過度醫療獲得更多績效工資及非正式收入。
1.政府對醫生的監督管理不到位
(1)與發達國家相比較后,目前我國醫療法律法規建設相對滯后,差距明顯。因此在我國法律法規不健全的大環境下,個別道德自律能力差的醫務人員抱有明顯的僥幸心理,尋找法律法規的空隙,導致醫療行業腐敗現象屢禁不止。雖然涉及醫生道德等各項法律法規已反復進行多次修訂,也強制醫院對新入職和在職醫務人員必須進行職業道德進行強化教育,但收效甚微,情況并未令人滿意。
(2)醫務人員因為“雙向支配”和“雙支配地位”等原因,對患者進行過度醫療,在藥費核算過程中大動手腳,增加患者經濟負擔;但是政府的監督機制不健全,給不良醫生滋生了惡性土壤。
2.法律法規對醫生的保護不到位
醫學本就是有許多未知的存在,雖然當今醫療技術正在高速發展,人類雖然已經攻克幾十年前的一些不治之癥,但是有許多疾病仍未找到解決方法,醫學的未知領域還有很大一部分;所以醫療是個高風險行業,但是因為我國的法律法規對醫生保護不到位,在出現醫療糾紛時不能快速的給予醫患雙方公平合理的裁定,導致醫務人員為了躲避可能要發生的醫療事故,回避推諉為高危病人進行手術,不僅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也使醫務人員喪失自己救死扶傷的職業道德。
醫學院對職業道德教育不重視導致醫生的職業道德逐漸成為醫學院的點綴和裝飾。醫學院在有關職業道德教育課程的設置、教學、管理上存在問題,導致醫學生在醫學院沒有得到系統全面的職業道德教育,無法養成職業素養,畢業后進入工作崗位,醫院對新進醫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不重視,導致醫生的職業操守缺失、道德滑坡,“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等職業理念逐漸淡化。
醫生的職業道德即醫德,是指醫務人員在醫療衛生服務的職業活動中應具備的品德。[2]無論社會如何發展,社會對醫生的職業道德要求仍未改變即擁有高水平的醫療技術,以“患者為中心”的高尚品德;但是部分醫生依然缺失這些基本職業道德,所以需要醫生通過不斷學習和“內省”重新確立正確的職業道德價值觀。首先,學習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認知事物的心理過程,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對于日新月異的醫學界,醫務人員更應該樹立終生學習的信念,只有堅持不懈的學習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優秀職業工作者。其次,醫生在工作中,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和反復“內省”對工作中的是非、善惡行為準則有明確的認識和判斷,從而重新樹立正確的職業信念。
面對醫生職業道德問題需要建設完整的法律法規,一方面,需要建立一系列完整而有效的監督考核制度,對于一些沒有職業道德趁機鉆法律空子的醫生要嚴格進行監督和考核,及時進行處罰和清理;另一方面,健立健全法律制度以保障醫療糾紛能夠妥善而快速的解決,能夠給予醫患雙方公平的裁決;避免出現醫生為逃避可能發生的醫療事故而推諉回避高危病人手術情況出現,使醫生不再因外在原因違背職業道德。
國家應該結合目前醫療行業出現的各種現象、醫患糾紛出現的根本癥結所在進行綜合分析,繼續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既要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也要解決如何讓醫生付出與收入合理、公平;避免出現醫務人員為了堅守職業道德卻要“餓著肚子行善”的“道德綁架”。
受到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無論從醫學院還是醫院都只重視對醫學生和醫務人員進行醫學知識的教育,忽視對他們進行道德教育,使他們大部分都產生錯誤的認識,認為評價一個優秀的醫務人員就是醫技高超,職業道德不在考慮范圍內。所以從醫學院校到醫院都需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使不論在校的醫學生還是在職的醫務人員都能夠認識到良好的醫德是什么,從而醫務人員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義務和責任;將良好的職業道德與日常工作和學習相結合,以身作則的更好為患者服務。
全世界醫務人員的行醫宗旨都是更好的患者服務,解除患者的病痛;美國梅奧診創始人于1910年提出:“患者的最大利益就是我們最根本的關注點”[3]。在梅奧診所醫務人員都是將患者的利益放到第一位,無論何時患者有需要,梅奧的醫務人員會組成一個團隊,在最短時間內制定出符合患者需要的診療方案。梅奧診所的理念和行動體現出醫務人員應有的職業精神,這正是患者對醫務人員的期望;這種職業精神也成就了梅奧診所,使它們成為美國享譽盛名的醫院。
從西方的醫學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到中國歷代傳統醫書中,我們發現除了對醫生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還把醫生應具備的職業道德也放在很重要的地位;這正是醫生這個職業的特殊性所決定,也是醫生這個職業偉大和神圣之處。一方面,我們既要學習西方先進的醫療技術也要學習例如梅奧診所的職業操守,另一方面,我們要按傳統醫學中的道德要求規范自身行為,要學習如“神農”、“孫思邈”、“李時珍”的“醫者仁心”的精神。醫務人員在承擔沉重的責任時,才能不斷學習提高醫療技術,并能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職業信念,與患者齊心協力共同面對醫學的各種未知,最終為患者解除病痛。
[ 參 考 文 獻 ]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3.
[2]丘祥興.醫學倫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
[3][美]利奧納多L·貝瑞,肯特D·賽爾曼著.向世界最好的醫院學管理[M].張國萍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