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國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我國法律在應對高校突發事件方面比較貧乏,雖然我國頒布實施的一些法律法規中都為高校突發事件提供了依據,但是高校突發事件具有一些特殊性。高校是學生進行高等教育的地方,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地方,大學生具有高素質高學歷,使得人們更加信服,社會及政府更加重視,一旦有一些不好因素的涉及都會使得信息被無限放大,甚至扭曲事實。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大學生群體不斷壯大,學生的層次也越來越多,導致學校在管理方面存在較大的難度,在處理一些問題時也存在避重就輕的現象。另外,學生對于自身權利的維護意識也比較淡薄,學生自己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較差而選擇自殺,甚至有些大學生由于對別人不滿對他人進行人身傷害等等事件頻繁發生。
高校突發事件的發生與現如今的社會形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要想預防和應對高校突發事件的發生,首先就需要明白高校突發事件頻發的原因。總的來說導致高校突發事件頻發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自然環境因素。隨著我國工業化發展越來越迅速,對于環境卻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地球變得越來越脆弱,自然災害、生態危機以及一些病毒的爆發,導致我國很多地方發生自然災害,在災害中喪生的人口數量也是非常龐大的。這些災害的發生都是不可預測的,如果一旦發生就會給高校的師生帶來重大的傷害。因此,高等院校要做好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發生的準備。第二,網絡因素的影響。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非常的便捷,都說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方便學習工作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據有關部門統計,大約有8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高校里,大多數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都還在趨于成熟的狀態,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干擾。受到這些信息影響的大學生,他們很容易通過網絡發布一些與事實相違背、制造一些謠言,讓中國共產黨抹黑,煽動高校學生,影響社會的穩定發展,從而引起一些群體性的突發事件的發生。第三,高校管理薄弱以及學生自身的心理因素。我國高校在管理方面缺乏危機意識,對于突發狀況的發生沒有太多的應對措施,缺乏系統的管理意識以及相應的組織機構的組建。雖然在管理制度中有提到突發事件的應對方式,但實施度不高只是簡單的應付檢查,停留在較低的水平。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高校在平穩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有法可依,因此相關部門要制定專門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方式,最好可以有一個關于校園安全方面的比較完善的法律制度,依靠法律的力量更好地管理學校。在平時開展的教育輔導課中,可以根據相關的法律制度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高校要根據該校以往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總結,制定出相應的應急預案。在預案制定公布后,定期組織高校師生進行演練,在演練中發現不足可以及時改進,保證預案的可行性。
突發事件具有不可預測性,為了防止突發事件發生后不知所措,高校可以建立相應的應急機制,比如成立突發事件應急小組,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建立科學有效的信息處理體系,可以避免突發事件發生后信息過快的傳播,給高校帶來負面影響;保持與教育部門以及媒體的溝通,當突發事件發生后要及時向教育部門反映,得到政府部門的幫助和支持,在突發事件發生期間要及時與媒體溝通,正確引導大眾的情緒,把對高校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
高校在教學過程中要開設法律法規的課程或者是組織一些法律法規方面的講座,從而提高學生法律法規方面的知識。通過這些課程和講座,學生能夠加強對于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另外可以開辦一些心理咨詢室,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讓學生有更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可以適當的開展一些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演練,讓突發事件造成的傷害和損失降到最低。
[ 參 考 文 獻 ]
[1]易果平,易米平.新形勢下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研究[J].湖南警察學院學報,2011.
[2]秦浩.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