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如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法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桂林兩江四湖旅游景區作為桂林旅游標志性的存在,也在這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不影響桂林市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應對兩江四湖旅游行政執法問題提出解決措施,以期改善行政執法現狀。
筆者認為,旅游行業的行政執法活動,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明顯區別于其他普通地區的行政執法,可以從行政執法領域內進行延伸,作為一塊單獨的研究領域來加以研究。
旅游行政執法是指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對從事或參與旅游活動過程中出現的不合法行為給予制裁,其最終目的是減少和杜絕違法行為的發生,以此來保證旅游市場的健康有序的發展。
1.主體方面
旅游行政執法的主體是有執法權的旅游行政部門或者是經相關部門依法授權的其他執法組織或個人。旅游行政執法要保證在行政執法機關、行政執法人員和行政執法手續這三個方面都做到有法可依。
2.權限范圍
旅游行政執法行為主體必須依其職權的權限實施執法行為,嚴格依照有效力的法律規定執法。對于行政執法主體的執法限制通常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行政事項管轄種類、行政地域管理、時間管轄、手段、程度、條件、委托權限。
3.內容要件
旅游行政執法行為的內容應該合法、適當。內容合法是指旅游行政執法行為調整和處理的社會關系應有利于社會公共利益,尤其應該考慮到旅游者的利益,實施執法的行為均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行政執法行為的內容必須適當,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什么都不管。
4.程序要件
程序是旅游行政執法行為的具體操作步驟。杜絕“重實體,輕程序”思想的產生,努力做到實體和程序并重,重視程序要件,讓每一項旅游行政執法行為都真正意義上合法,根本上保證旅游者的權益。
近些年來,兩江四湖景區在整合行政執法主體,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等問題上有了較好的改革成效,基本建成了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桂林市旅游執法支隊定期對兩江四湖景區中的導游進行證件檢驗以及行程安排的檢查,并啟用旅游執法記錄儀實現“可視執法”。桂林的可視車載執法記錄儀和手持執法記錄儀的聯合行政執法模式,既可使旅游行政執法行為的調查取證有了制度保障,也可供相關部門、企業或相關當事人隨時調閱,了解執法現場真實情況,起到監督執法人員文明執法的作用。同時“現場監督”記錄執法全程,進一步提高了執法人員規范執法的自覺性,為實現“陽光執法”提供有效的保障,也為兩江四湖旅游產業的發展,旅游部門監管效率的加強以及對旅游者利益的維護,起到了有效的保障作用。
但是,隨著公民維權意識的提高,對于旅游行政執法有了更高的要求,兩江四湖景區行政執法要與時俱進,時時改善工作,滿足人民的需求,助力桂林旅游業的發展。
構建旅游法律規范體系,一整套完整科學的旅游法律規范機制是上述種種問題得以解決的根本途徑。首先,針對問題解決問題。對于行政執法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如果有立法方面的空白,就應上報相關部門著手進行與問題相對應的立法,出臺相關的法規條例。其次,要充分詳盡地整合和優化現有的旅游法律法規內容,在已有的立法內容上形成初步的體系,切實地貫徹這些立法內容,嚴格按照立法要求來進行行政執法活動,另外也須注意“法無規定不可為”的問題。
明確行政執法職責,區分消費者權利義務。執法工作人員應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范圍,不偷懶也不僭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保證消費者與旅游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只有當所有人都明確了解了自身的權責,配合科學有效的執法,這樣才能使得在景區內發生法律問題時能夠及時有效的解決,提高了人民的滿意度,增強政府的行政執法能力。
旅游業是廣西自治區的支柱產業,也是桂林市的支柱產業,旅游市場的良性發展對地方經濟至關重要。因此,本文以桂林兩江四湖景區為例,探究行政執法的問題以及提出相應的策略。完善好立法體系是執法的重要保障,而對于不論消費者還是執法者,都要區分清楚權利義務,讓執法者在明確的權利義務指導下執法,讓旅游者在明白權利義務前提下進行旅游活動。以此盡可能地改善桂林旅游景區執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