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尊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也處在不斷地更新變化之中,這也就造成了當今網絡數據種類多、數量雜的特點,也就進入了我們通常所說的“大數據”時代。所謂“大數據”通常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用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對數據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1]。因此,在其發展過程中,“大數據”就體現出了很多時代特征。首先,種類繁雜。當今隨著網絡通信的便捷性,越來越多的數據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對于我們對數據的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處理速度快。“大數據”與傳統數據相比,處理起來更加的迅速,但同時也給我們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困難。再次,價值高,范圍廣。“大數據”時代,信息流通速度越來越快,并且也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各個領域,并為相關領域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價值。
當前,“大數據”并沒有明確的概念,在法律界也沒有對它的明確的保護。但是,數據作為一種信息用于傳播,不具有自身的獨創性,并沒有受到我國相應法律的保護。但是,當今很多人對網上的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對這些數據進行加工,從而使這些數據具有了獨創性。這樣一來,根據我國當前的法律規定,把這些“大數據”進行加工匯編起來的集合便可以受到版權法中的“匯編作品”方面的法規來進行保護[2]。
1.獨創性的界限難以區分
當前我國的版權保護法所保護的知識具有獨創性的匯編作品,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對于一個作品是否具有獨創性仍是較難區分的,這就給當前我國“大數據”背景下的知識產權保護帶來了很多的限制因素。結合當前我國眾多著作權按鍵來看,這一情況目前在我國是普遍存在的。
2.“大數據”本身難以受到保護
在上文中,本文對我國當前“大數據”時代知識產權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簡要分析,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大數據”作為一種用于傳播的普通信息,并不具有獨創性,因此也不會受到我國法律的保護,隨著我國各個行業對“大數據”的編排方式的統一化,將會使眾多具有獨特意義的“大數據”本身得不到很好地知識產權保護。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切實做好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意義重大,因此,就需要我國法律部門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加強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其中,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健全立法,通過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來使“大數據”受到越來越充分的保護[3]。首先,在法律中必須明確索要保護主體的性質,確定明確的標準來判斷“匯編作品”的獨創性,切實的保護好“大數據”作品本身具有價值的內容。此外,還應該確定明確的懲罰措施,當某機構或個人違反法律,侵犯知識產權后要嚴格的執行相應的懲罰措施,以達到警惕的作用。
知識產權在“大數據”時代中是一項較為重要的權利,通過加強對于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力度來使更多的人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電視節目的設置等方式來加強人們對于知識產權保護的關注度。
在當前知識產權保護法中,對于很多違法行為及其處罰結果做出了規定,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還應該加大對于執行力度的監督與管理,嚴格按照處理決定來對違法人員或機構來施加出發,并保證處罰的切實落實。這一舉措將會有效的控制這類違法行為的發生數量。
我們處在21世紀的信息時代,大數據作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浪潮,是我們所無法遏制的。因此,在當今社會,切實做好“大數據”時代下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就成為了我們應關注的重要方面。本文對“大數據”時代的時代特征進行了簡要概述,并提出了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幾個創新舉措,希望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可以家住發展機遇,正面迎接挑戰,借助“大數據”的浪潮是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發展到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