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輝 李 盼
1.吉林省檢察官培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2.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人民法院行政庭,吉林 伊通 130700
為了能夠在根本上完善及確立民法總則,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編纂民法總則實屬必要。盡管在編纂民法總則的過程中,尚未對民法總則編纂模式采用何種模式取得一致意見,但大多數人在民法總則過程中主張采取德國民法立法模式。而德國民法在實際應用中,其根本的特點便是采取總則與分則體系結構,主張未來的民法典采潘德克頓體例對于設計總則編無任何爭議,但在民法總則中,學者對于其具體的內容及觀點對于民法總則中是否應就民事責任制度作出一般性規定具有不同的意見。
民法總則的應用是面對相對平等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產生財產關系且需要對關系進行調整時,相對而言,民法總則在關系調整中較為公平。民法總則與其他法律一樣均具有平等、濫用權力、資源等基本原則。與其他法律存在的差異在于,民法總則屬于私法,其能夠對市民社會關系的平等性進行調整,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民法總則在應用中更加強調平等性與公平性。
對于合同與非合同責任在劃分的過程中,主要遵循的依據在于民事責任是否由合同關系而引起。其中合同責任主要指的是合同上的責任,同時違約責任所發生的民事責任以及因合同的變更與解除過程中,所產生的所有民事責任均屬于合同責任的范疇。而非合同責任則主要指的是因締約過失責任以及侵權民事責任等非因合同關系所導致的所有民事責任,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訂立以及履行相關的合同時,雙方必須要對法律與社會道德進行嚴格遵守。例如,張某與A公司雙方共簽訂了一個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但張某在A公司進行一年工作后,因B公司給張某所承諾的高薪水而選擇跳槽辭職。在分析該案例過程中,張某跳槽辭職的行為是基于與A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基礎上,因而張某的做法已經違反了在與A公司所簽訂的合同中約定的工作期限,所以張某需要向A公司支付一定的違約金。若在此過程中,張某是由A公司無故辭退,則A公司便屬于無故解除勞動合同違反了當初雙方簽訂的合同規定。則A公司需要向張某支付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
財產及非財產責任劃分的依據為是否為財產,而對于財產責任在劃分過程中所遵循的依據則為轉移財產權利與支付金錢為內容,其中涉及到財產的返還、違約金支付以及損失賠償等一系列民事責任。而非財產責任與其正好相反,屬于金錢及財產之外為內容的民事責任。例如,李某作為A公司車間的操作員,在某一次加班過程中,因自身操作失誤毀壞了公司一臺重要機器。在該案例分析中,對李某應該承擔所有的民事責任,并對其所造成所有損失進行相關賠償。加班可以通過《勞動法》中的相關規定來給予李某加班費,非正常上班期間造成機器毀壞而不能成為其拒絕賠償的理由。
對于責任的劃分,其依據應該是否僅僅需要一方當事人承擔相應的責任;而雙方責任主要指的是民事法律關系當事人雙方均存在過錯,所以應該為雙方各自所造成的損失承擔相應的責任。《民法通則》中對于單方與雙方責任具有明確規定,單方責任主要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中,如果一方的當事人存在過錯應該向對方承擔的民事責任,反之則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例如某貨運公司鄧某作為駕駛員,將一批貨物從武漢運往北京。在對貨物進行運輸的過程中,鄧某因犯困開車而造成誤闖紅燈的現象,與超車的另一司機張某相撞,兩車的運輸貨物均受到損失且張某受傷。鄧某與張某均應該承擔車禍所造成的損失,由于雙方在該事故中均存在過錯,因而均需要承擔其不可推卸責任。
對于共同及單獨責任劃分的主要依據在于承擔責任者為一人還是多人,但在劃分前需要予以明確的是:是否為同一方承擔責任。而共同責任則是指民事責任為兩人或兩人以上為責任人,而單獨責任指的是民事責任僅有一個人為責任人。
綜上所述,在特別法上,我國立法一般均規定了法律責任或權利保護一章,在該過程中法律責任不僅涉及到刑事責任,也包括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在權利保護中涉及到的民事保護方法,《民法總則》不僅非常適用于民法分則,同時也適合于特別單行法。因此,在民法總則中對于民事責任的共同規定進行了規定,且也非常符合我國立法的傳統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