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發 劉吉麗 廖乾程 向玉玲
北方民族大學,寧夏 銀川 750000
人工智能領域的尼爾遜教授認為人工智能是關于怎樣表示知識以及怎樣獲得知識并使用知識的科學。而另一個溫斯頓教授認為人工智能就是賦予計算機生命,使計算機進行人類活動的智能工作。通過這兩種說法,我們可以知道,人工智能是通過研究人類活動,并將人類活動復制到計算機上的一種智能的人工系統。人工智能主要是研究如何使計算機進行思考,分辨等人類腦力活動的工作,人工智能的主要工作就是使計算機能夠模擬人類的腦力活動,模擬人類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
人工智能已經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比如建筑行業、餐飲行業、房屋行業等等。當人,人工智能的出色表現也促使一些國家將它應用于一些科學領域和法學領域。一些國家聯合起來制作了一套司法審判支持系統,這個系統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能夠為法官提供各種信息。該系統能夠實現全球聯網,能夠搜索與判決有關的所有信息,還有刑事上訴法庭需要的案件摘要和判決原則。法官在判決前可以將系統提供的有關信息作為參考。
法律信息系統,又稱法律資訊檢索系統,能夠為包括律師、法官、立法者、或平臺公民提供詳細的法律查詢。法律信息系統是人工智能最初應用于法學的產物。它能夠連接各國的網絡,查找所有與法學相關的期刊論文,詳細記錄了立法過程以及各種法命令以及判決等書面資料。法律信息系統由校方國家最早開始研究,他們主要研究計算機在法律資料制作、查找、應用這幾個方面。目前最先進的法律信息系統就是德國的JUSTIZ2000系統。我國在錢學森教授的倡導下開始正式計算機技術在法律方面的應用,目前我國的法律信息系統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相對于人力處理,計算機處理事件的速度更快,特別是一些含有固定程序的行政管理。由于計算機信息主要存儲在服務器中,通過網絡連接,不同行政機關之間可以直接實現信息的傳遞。同時還可以將信息通過電子郵件等現代通訊技術傳遞。
人工智能在法學中的另一種應用就是法律專家系統。制作該系統的技術人員將法律程序編排為計算機的流程,計算機的邏輯,形成一個龐大的體系。技術人員和相關專家聯手將影響法律的條件,合同的編寫,文書的寫作,流程的進行,法官的判決等構成法律的因素聯系起來,構建運行體系,從而為法官等提供全面的咨詢。
法律專家系統能夠存儲法學相關的知識,記錄有關的文件,并且能夠將法學知識構成一個法學知識庫。這個系統還能夠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推理,為法官、律師等提供有用的建議。因此,如果將真實的案件信息輸入到系統中,系統就可以根據一定的法律邏輯對此進行處理,得出結論,提出有效的措施,幫助法官判決案件。
現代技術的發展已經使法律專家系統具備初級的推理能力。律師在受理案件之后可以將相關信息輸入法律專家,查詢類似的案件和有關信息,在根據這些信息進行工作。例如小額訴訟程序,完全可以依靠人工智能系統對案件進行梳理,法官在根據人工智能得出的判決建議或審判思路辦理案件。
以往的司法信息大都以書面的形式存儲,在查找檔案時極為不便。即使后來人們將相關數據存入光盤之中,但是查找起來仍然需要依次讀取光盤里的文件,極為麻煩。但是將相關信息直接導入信息系統中,就不需要耗費精力尋找資料。只需要將關鍵詞輸入系統,就可以查找所有類似的案件以及相關信息。
同時,針對一些小額訴訟,工作人員可以將信息輸入系統,系統將按照程序對案件進行分析,根據錄入的法律邏輯辦理。當然,系統得出的只是可行性意見,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處理。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法官有著七情六欲,法官存在因主觀偏見甚至是徇私舞弊而使案件得到不公正裁決的可能性。特別是小額訴訟程序中,法官存在因為個人的主觀情緒而偏向其中一方的可能。而機器的長處在于記憶和檢索的功能強,可以為司法審判提供相對統一的推理和評價標準,從而可以輔助法官做出具有一貫性的判決;其次,機器沒有物質欲望和感情生活,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和侵蝕。智能機器較多地排除了人為的因素,有可能減少某些不公正的司法審判現象。
人工智能已經廣泛應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法學也不例外。人工智能的合理應用可以提高法官的辦理效率,保證案件的公平審理。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加強人工智能在法學方面的應用,盡早地實現半自動化的辦理模式,進一步提高案件審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