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釵麗 丁豐華
(321004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 浙江 金華)
大學生黨員是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也是黨的骨干力量,大學生黨員綜合素質高低會直接影響到黨的建設和發展。高校必須對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保持高度重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至關重要。首先,它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客觀需要。只有提高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和政治理論學習,才能為人民和社會做貢獻。其次,它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本質要求。繼續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黨員樹立良好的三觀,提高綜合素質,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最后,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也是大學生黨員自身成長發展的需要。符合時代要求的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能夠使大學生黨員在各個方面得到系統的發展。
新形勢下,由于各高校對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工作的不夠重視、繼續教育內容單調形式單一以及大學生黨員自身存在的不足等各方面原因,高校學生黨員繼續教育仍存在諸多困難。
目前,高校對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不夠重視,需要進一步完善。主要圍繞高校的中心工作、整體戰略和大學生入黨前的發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入黨后教育和培訓,這將直接導致一些大學生入黨前后差異較大,以及黨員發展質量的下降。
就目前而言,繼續教育內容主要包括黨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先進性意識教育、宗旨意識教育等,但具體學習的內容沒有針對各學生黨員的專業特色和自身特色進行人性化設計,導致大學生黨員學習的內容較單調。部分高校黨組織的教育方式相對比較傳統,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沒有深入教育。
大學生黨員的入黨動機整體上呈現出復雜化的趨勢,大多數學生入黨動機有將入黨作為自己的政治追求、政治信仰。但部分同學申請入黨動機不是很明確,屬于隨大流提出了入黨申請,還有一部分同學入黨動機功利性,通過入黨來增強自身所謂的榮譽感。入黨動機的不明確,直接導致大學生黨員接受繼續教育缺乏主動性,出現理論知識匱乏,缺少奉獻精神,政治立場不夠堅定等現象。
社會的多元化,導致人們功利主義意識較為強烈,一些黨員自身的價值取向產生了偏差,出現入黨動機功利化的現象。雖然他們參加了黨的組織,但他們并沒有真正加入黨的意識,不是一個真正的黨員。重理論學習,輕實踐鍛煉的繼續教育,也導致了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的價值取向出現偏差。
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師資隊伍包括黨校教師、黨務工作者、輔導員、組織員等。然而,高校始終致力于科研、教學、學風建設和就業工作,忽視了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從而導致繼續教育師資隊伍出現了結構不合理、質量不高的現象。
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的水平與質量。
當前,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工作制度存在不健全、操作性不強、缺乏系統性等現象。繼續教育管理形式較為傳統和古老,也缺少相應的考核和監督體制,導致了一些大學生黨員呈現出思想散漫、立場不堅定、組織紀律散漫、道德行為不端等現象。
在理論教育等常規教育基礎上,根據大學生黨員的專業特色,豐富和拓展大學生黨員普遍關心和感興趣的內容。采用相對靈活的教育方式,重視理論學習的互動性,盡量避免單向灌輸式教育。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不斷開拓教育形式的新途徑,例如,適當組織志愿者活動、定期組織觀看紅色影片、開展時政知識大賽和黨建知識競賽等。
(二)搭建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三方協同平臺
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平臺的搭建可以從學校、社會、學生本人三個方面出發。
第一,學校方面。高校應增加優秀師資儲備,嚴格準入機制,加強黨務工作者的教育和培養,不斷提高他們的素質,充分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第二,社會方面。一是要搭建好實踐教育平臺,合理使用社會資源,積極倡導大學生黨員通過走企業、進社區下農村進行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二是創建繼續教育新媒體平臺,積極開展網上論壇、社會熱點的探討等形式的活動,增強與學生黨員的互動交流。
第三,學生方面。大學生黨員自身要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將“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實踐中真實了解自己、認識自己,不斷地檢閱和提高自己。
第一,構建監督管理機制。制定高要求的監督管理標準、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高校應對大學生黨員嚴格教育、嚴格管理,運用有效的管理方式,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第二,建立科學的考評體系和激勵機制。高校各級黨組織要健全大學生黨員考核制度,定期對大學生黨員進行全面的黨員考核評價工作,綜合評價學生黨員的學習成績、思想作風、理論水平、社會實踐等方面。高校要運用有效的激勵機制,引導大學生黨員樹立遠大的目標,并虛心向優秀黨員學習,共同努力,共同進步。
綜上所述,高校大學生黨員的繼續教育是一項持久性的工作,不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還要落實到行為上。豐富和拓展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內容、教育形式、搭建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三方協同平臺以及完善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制度才能做好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工作。
[1]陳瑜,劉輝,石榴花.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問題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21):53-54.
[2]陳麗冰,錢久李,陳翱.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的路徑選擇[J].教育與職業,2012(3):43-44.
[3]張華.加強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黨員純潔性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0(2):169-171.
[4]何佳,常亮.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創新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科技視界,2014(11):64.
[5]焦龍飛.當代大學生黨員培養教育環節與機制中存在問題的理性反思[J].科技信息,2013(10):100.
[6]艾莉,諶立巍,黃耀輝等.構建高校大學生黨員繼續教育長效機制研究[J].世紀橋,2012(15):15-17.
作者簡介:
童釵麗(1996~ ),女,浙江嘉興人,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在讀;
丁豐華(1982~ ),男,浙江義烏人,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黨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