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展
福建競得律師事務所,福建 南安 362300
婚姻家庭模式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存在差異,但家事糾紛卻不可避免。近年來,我國家事糾紛的數量不斷上漲,糾紛原因多樣家事案件的當事人存在特殊的身份關系,因此與一般的民事糾紛相較,更具有明顯的特性。家庭關系的不融洽引起了家事糾紛,是大多在家庭成員內部之間比較常見的案件。產生糾紛的主體相互之間的社會關系屬于伙伴型,成員之間的感情是這種社會關系建立的基礎,因此法律的調整不適用于伙伴型社會關系。因為在伙伴型社會關系中,彼此之間的信任和感情才是維持好成員關系的條件,而不是靠法律法規的約束。因此,家事糾紛中復雜的感情因素的存在,是家事審判疑難問題之一。
家事糾紛有一定的社會性,主要表現在審判的結果不但可以影響當事人的利益,還涉及到社會公益和社會秩序。如果不能妥善解決糾紛,很有可能會造成家庭悲劇,甚至可能威脅到社會的安定。因此,在審理家庭糾紛時必須注意解決后產生的效果,還必須要注意維持良好的家庭關系,消除當事人間的不友好情緒,實現和諧理性的家庭關系。例如,在審理少年案件時,發現很多少年案件與家庭關系不和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審理家庭案件時,要始終堅持以維護青少年的利益為原則,呵護孩子幼小的心靈。還有不少家事糾紛起于家庭暴力,而婦女或者老年人由于處于弱勢地位往往容易成為受害者,所以,國家有義務用特殊的方法來保護他們的權益。因此,解決家事糾紛時要顧及到的社會因素,是家事審判的疑難問題之一。
家事審判時,部分可以自由處分。例如,在離婚案中,是否協議離婚可以由當事人憑自己的意愿決定。但是由于家庭案件不僅涉及了家庭成員間的內部的利害關系,還關系到社會穩定,所以在審理這種案件時,需要國家加以職權干涉,限制當事人的處分權。例如,在婚姻效力的確定、認領子女或否認子女的身份等案件中,就不能完全適合運用處分原則。在家事審判中限制了認諾的效力,規定當事人沒有權利承認對方的訴訟請求。有些國家的規定是,只有法院對證據進行了調查后,當事人才可以承認對方說提出的訴訟,如波蘭。一般來說,當事人有權利決定結束訴訟,但是,在一些國家里規定當事人提出訴訟后就不可以撤訴,例如,在巴西,母親代理自己的孩子提起認父的訴訟時,沒有經過檢察官的許可是不能中途撤銷訴訟的。總而言之,在涉及類似身份能力和公共利益案件中,處分原則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限制,尤其是有關撤訴、和解、承認或放棄對方請求等行為,都必須要得到法院的同意。
將法院的審判活動放在社會的監督下就是公開審判,它對保障司法的公平公正及保護當事人正當利益都非常有利。雖然公開審判對于案件的審理有在制度上的保障作用,但是當公開審理與其他重要問題發生沖突時,就可以不公開審理。在家事案件的審判中,往往涉及到當事人之間情感上或生活上的糾紛,會有當事人之間不想公開的秘密,例如,親權糾紛里的未婚生子、夫妻糾紛里的婚外情、試管嬰兒案件等,這些都是當事人的隱私,如果當事人的隱私一旦泄露出去,將會給當事人帶來傷害。所以為了保護當事人的名譽和隱私,維護家庭和諧,家事審判應當不公開進行,但是必須進行公開審判。
現如今,我們國家在家事糾紛這一方面缺乏專門調解糾紛的機構,所以一些受理家事案件的法庭并不是專門的家事法庭,法官針對家事案件時只有時刻提醒自己,家事案件與其他民事案件的不同,進行特別審理,才能使家事糾紛公平、公正、合理的解決,這無異于是種難事,不能滿足司法專業化,就對法官積累家事案件的經驗以及提高司法效率不利。例如,一位審理離婚案件的剛大學畢業的女法官,對當事人進行調解時被一當事人問是否結婚,女法官說她沒有,于是該當事人對女法官說“你都沒有結婚,有什么資格管我們離婚,你懂什么是婚姻嗎?”女法官很尷尬,被問得啞口無言。而事實上,這也是我國司法現狀在面對這類問題時的尷尬。
隨著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變,同時思想觀念方面也有了巨大的轉變。婚姻家庭法頒布以后,在相關法律落實的過程中遇到許多關于家事糾紛審判的問題,雖然婚姻家庭法中相關的法律已經將家事糾紛的界定做到了細致規范,但是在實際案例中,婚姻家庭法對當事雙方的法律保護和公證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當下應該要推出一些能夠有效實現家事糾紛裁決審判的措施。家事糾紛的解決程序是家事審判,家事審判是一種特殊的民事訴訟。現如今我們國家在民事訴訟法這一方面沒有獨立的模式針對家事訴訟,理論界逐漸理解到家事糾紛與一般的財產糾紛不同,需要針對不同的情況來適用審判程序,但是對于家事審判的程序、性質上特殊的需求等等仍然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對于家事審判實務界普遍的沒有認識到其特殊性,審理案件中一般是沿用審理財產類案件的規則,這明顯對當事人的隱私保護不利,對家庭的和諧以及社會的穩定也不利,空白的程序和不完善的法律規定已經不能滿足家事審判的需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關于家事審判的理論研究不能停滯,借鑒和引進他國家事審判程序制度是我們國家民事訴訟程序改革與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針對我國國情來說,家事法院的建成還不能到位,應當一步一步走。隨著家事審判制度的深入研究,我們可以參照其他國家家事法院的設立情況,作為參考吸取經驗,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家事法院,出臺符合人民群眾意愿的家事審判制度。我國應提高法官自身意識和法院審判效率,同時在進行家事審判時,要充分尊重當事人本人意愿,弄清糾紛點,盡一切可能保護當事人和社會的利益,盡一切可能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恢復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