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月
內蒙古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工匠精神被重新提起,2017年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在講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再次提出弘揚工匠精神。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處于新常態時期,產業轉型升級離不開工匠在工作中愛崗敬業、執著專注的工作態度與創新精神,可以說工匠精神在當代中國具有重要價值。
德國、日本等國家十分重視工匠精神,堅守工匠精神,他們的制造業大而強,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而我國制造業存在較多的問題,產品競爭力不強,創新能力也不足,工匠精神的重提將促進企業提高產品質量與競爭力,為我國經濟發展助力。
工匠精神助力實體經濟的發展。實體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礎,從整體上來看,世界強國的實體經濟大多實力強盛。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促進各國經濟往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帶來了經濟風險,我國應提高實體經濟的實力,增強抵御經濟風險的能力。同時在國內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也出現了金融業、房地產業等虛擬經濟,造成很多企業“棄實投虛”,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實體經濟的活力,擠壓實體經濟發展空間,也不利于我國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工匠精神更加注重現實工作,它提倡工匠在工作中愛崗敬業、認真負責的完成每一項工序、精益求精、注重細節,這些優良品質契合了實體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要求,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精神保障。將工匠精神融入實體經濟中,不僅是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增加效益的要求,同時也是樹立企業品牌的要求。
工匠精神助推“制造強國”目標的實現。我國產品大多以“量”取勝,這不利于樹立中國品牌。質量問題的產生往往是由于企業急功近利,只追求利益,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只看中高速度、低成本,使得在生產過程中劣質產品數量上升,這也是我國制造業發展面臨的困境?!吨袊圃?025》提出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我國要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的目標,這就需要培育注重細節、追求高品質的工匠精神,增強中國品牌影響力。現在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經濟發展特別是制造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只是制造業大國,卻不是制造業強國,創新能力整體不高,隨著經濟轉型升級,工匠精神展現了其推動中國“制造強國”目標實現的重要價值。在這個追求效率與利益最大化的時代,忽視了對產品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極致變得不重要。但是就我國目前制造業面臨的挑戰而言,工匠更應追求精益求精,以取得在制造業中的勝利。一直以來我國制造業輸出的是較為廉價的產品,使得中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沒有核心競爭力,因此必須發揮以敬業、求實嚴謹、專注、創新為內涵的工匠精神的力量,加快制造業從低端走向高端的步伐,夯實實體經濟的基礎性作用,提高制造企業的競爭力。
總體來看,品牌的樹立,產品質量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是源于追求極致、注重細節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在中國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過程中具有重大的意義,不僅僅是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與產品品質,更為重要的是這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基礎。歷史證明,享譽世界的品牌必定將工匠精神貫穿于打造的過程中,一件產品要做到完美,都離不開工匠追求極致、精益求精的精神。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工匠精神助力實體經濟的發展,增強了抵御風險的能力,使中國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整個制造行業的良好發展。
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在工作中表現出的精益求精、敬業、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與價值取向。一個工匠要想在競爭的環境中取勝,成為優秀的工匠,他必須具有一技之長。如果一位普通工人能夠向工匠精神靠攏,注重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夠在職場有自己的作為,清晰明確的規劃職業發展,這將有利于其在工作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工匠精神是勞動者職業發展的需要。職業教育力求不斷提高勞動者的技能水平,培養勞動者良好的職業心態,為勞動者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職業發展往往需要一個人有耐得住寂寞、堅守做好事情的信念、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與肯干、精業的工作行為,這也是工匠精神對工匠的基本要求。當今崗位競爭激烈,對技術性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也就是就業門檻越來越高,只是一味的毫無創新思維的勞動者不再被高端企業青睞。因此理應對勞動者加強工匠精神的教育與培養,增強勞動者的競爭力。勞動者需將工匠精神融入自身職業發展中,使自身不僅具有較強的理論素養,也有較高的工作能力,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蛻變”,使自身的理論與實際能力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在職場中站穩腳跟。同時工匠應該把職業提升為事業,將個人事業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力爭成為中國巨匠。
工匠精神是勞動者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打造的每一件產品都有自己的印記,產品就是他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當然工匠在打造一件產品時,是全身心投入于工作中,高度專注,工匠精神體現在他們的專注中。在我國歷史上出土的文物中,很多文物都以其細致的工藝而被世人喜歡與稱贊,這些物品都是由古代的工匠細心打磨而成。每位工匠從事的職業不同,所涉及的工作范圍、工作強度等都是不同的,但是任何職業都不能被替代,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需要每位工匠都熱愛自己的崗位、認清自己所從事職業的目標、看到職業的社會價值,增強職業認同感。在這個征程中工匠們進行一磚一瓦的接力,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成就,成為手藝卓絕的藝人,實現自身的價值,推動人類的文明進步。現在的工匠不再是手工藝人,而是產業工人,是適應現代化發展的工人,流水線的工作就是實現他們價值的平臺,自我價值蘊藏在產品中,在平凡的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現代社會技術不斷發展,高科技產品無處不在,但是產品往往傾注了工匠們的勞動。消費者通過接觸產品可以感受到勞動者的付出,體會到勞動者認真打磨、反復琢磨的工作方式,這無疑體現了勞動者的價值。工匠精神是勞動者的工作精神,體現了千千萬萬個勞動者職業發展的要求和自身價值,對于形成尊重勞動的社會風氣具有重要意義。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生活方式也變得豐富多樣,但是隨之帶來的是急躁、焦慮的社會浮躁現象。企業想快速獲得效益,不管產品質量如何,因此出現了類似毒奶粉、地溝油等一系列危害人民生命的事件。工人也在工作中不負責任、急功近利,只是完成工作的“量”而沒有完成工作的“質”,工作缺乏精神力量的指引。他們普遍心態浮躁,想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就,可是這樣做往往物極必反,可能會帶來巨大的代價。工匠精神提出工匠應放下浮躁心、功利心,專心致志的完成工作,有利于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工匠精神對創造平和的社會心態有重要意義。日本著名實業家稻盛和夫認為工作就是提升心態,磨練人格的“修行”,工作就是一場修行。工匠精神提倡工匠修煉職業心態,在浮躁功利的社會風氣中修行自己的價值觀。不管外界是如何的嘈雜,工匠的內心世界是安靜的,他們應該放下浮躁心、功利心,耐得住寂寞,不斷修煉職業心態,培養積極健康的心態,學會用智慧管理情緒,踏實肯干,一心一意走好自己的路。摒棄一切雜念,不隨波逐流,不世故,保持自身內心中的堅持與篤定,這樣的工匠才能做出好產品??偟膩碚f,工匠做事情的過程,就是把自己沉淀下來的過程,不急不躁、不驕不躁、不被外界的誘惑所打擾,在困難面前不放棄、鍥而不舍,朝著目標努力,這不僅有利于工匠個人的發展,對整個行業平和心態的創造大有益處。
工匠精神對形成尊重勞動的社會風氣有重要作用。《大國工匠》的播出,讓很多人重新認識了工匠,認識了他們的職業,了解了工匠這個行業的發展歷程。工匠精神是勞動者的精神,是“敬業”的延伸,工匠精神將促進形成尊重勞動、尊重技術、尊重知識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工匠的社會地位。同時工匠精神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市場需求的重要保障,質量做的好,市場需要也會擴大。工匠精神注重創新也是契合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要求,益于在全社會營造出尊重創新的良好氛圍?,F在的工匠主要是指產業工人,工匠精神是他們的精神價值,是他們勞動價值,一定程度上工匠精神對于輕視勞動的現象有糾正作用,對克服社會浮躁心理大有裨益。
發展實體經濟呼喚工匠精神,優化產業離不開工匠精神,提高質量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為勞動者個人價值的實現助力,也促進形成良好平和的社會氛圍。工匠精神是一種堅守信念的精神,是一種對事業執著的態度;同時工匠精神也植根于每一位工匠內心中,需要他們不斷地去體悟和踐行。全社會應崇尚工匠精神,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精神發展的沃土,使中國產品經得起消費者的挑剔,使中國品牌走向世界,使中國制造業的筋骨更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