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農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寧夏石嘴山 753600)
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是單位或個人開辦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動物隔離場所、動物屠宰加工場以及動物和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場的生產經營活動;經獸醫管理部門審查,符合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撲滅等條件批準后,發給的動物防疫條件許可憑證。有注冊備案的許可證號。
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是從法律法規的立場對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動物隔離場所、動物屠宰加工場以及動物和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場的一種認可,也是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的需要,更是能起到規范動物防疫活動、預防動物疾病發生和傳播的示范作用。
申請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有以下幾種作用:一是憑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登記注冊,辦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二是享受國家或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扶持;三是養殖占地,需要農牧部門及鄉鎮政府出具相關材料或證明;四是辦理專業養殖合作社,從而申請銀行貸款。
近年來,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張和國家惠農政策的出臺,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動物隔離場所、動物屠宰加工場以及動物和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場也在不斷增多,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的企業、個人及養殖專業合作社也隨之增加。
一些個人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完畢后,農牧部門的監管人員再也進不去該養殖場。不能進行依法依規的監督檢查,與養殖場負責人失去聯系,電話不接、短信告知不回。因為個別養殖場區地處偏僻,在一些荒廢的破舊廠房改造而成,附近的人也對負責人無所知…造成監管人員監管責任被迫落實不到位,監管難以有效落實,更是對政府公共管理資源的“浪費”。
根據《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第三十二條之規定:“本辦法第二條第一款所列場所停業的,應當于停業后30日內將《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交回原發證機關注銷。”
那么問題來了,在養殖場負責人“失聯”的情況下,這些“僵尸證件”發證機關如何注銷?這就使得監管處于非常尷尬的境地,也是監管工作的難點之一。
2002的年國家出臺的《動物防疫條件審核管理辦法》中提出飼養場等相關企業要辦理《動物防疫合格證》,且該證有效期是一年。2010年國家出臺的《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要求相關企業要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該證沒有有效期,屬于終身制。一些個別養殖場負責人心理因素作祟,總認為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不易,萬一注銷,待再需要用的時候依照現有的辦理條件自己的養殖場是不符合條件,辦理不下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的,所以每年都對證件進行年審,卻想盡辦法躲避監管。這也是監管工作的另一個難點。
《動物防疫法》《動物防疫條件審查管理辦法》等相關專業法律法規是從業監管的執法人員熟知的法律法規,但就從事動物養殖、販運、屠宰等行業從業人員而言,依舊是相當陌生的法律法規。監管人員雖然每次都有向養殖場(戶)、屠宰企業的負責人宣傳過專業的法律法規,但負責人的慵懶不作為或者不重視,都是造成專業法律法規不能進一步深入傳達的原因。
認真開展組織調研,對何為“僵尸證件”需要有細化、縝密的界定標準,以避免誤傷或者“該清退的為清退”。相關部門制定清理淘汰標準,在落實中,各個部門單位要層層嚴格把關,而不是由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動物隔離場所、動物屠宰加工場以及動物和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場的負責人借由“特殊情況”各執一詞。建議將連續三年未進行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年審的企業或個人,尤其是聯系不上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動物隔離場所、動物屠宰加工場以及動物和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場負責人的情況下,采用登報、文件在官方網站公示等方式注銷其《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為了避免政府“公共管理資源”的浪費,同時也提高了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為更需要的群眾服務。
建議將2010年后終身制的《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更改有效期限為3-5年,到期后向相關職能部門(政務大廳)再續或辦理延期。
提高執法監管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強業務知識培訓工作。重點加大對養殖場主及廠區從業人員相關法律法規和疫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讓廣大從業人員認識到防疫條件不達標的危害性。促進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動物隔離場所、動物屠宰加工場以及動物和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場防疫條件的改進和防疫意識的提高,已達到有效防止動物疫病傳播擴散流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