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日,農業農村部通報了2017年度種畜禽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結果,其中種公豬常溫精液產品抽檢合格率為93.3%,較去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種公豬生產性能測定合格率為83.7%,較去年提高了2.8個百分點。全年共對55家企業956頭種公豬的常溫精液產品進行了質量抽檢,對19家種豬企業送檢的569頭種公豬進行了生產性能測定。
種公豬常溫精液產品方面,檢測發現有22家企業的64頭種公豬常溫精液產品不符合相應國家標準,不合格指標涉及劑量、有效期、精子畸形率、細菌數、前進運動精子數、精子活力等。
種公豬生產性能方面,有17家企業的93頭種公豬不合格,不合格指標包括測定期死亡、結測時體重未達85 kg和不符合品種種用要求等。
這也意味著送檢的種豬企業中僅有兩家的生產性能測定合格率達到100%,它們是安徽大自然種豬股份有限公司和威海大北農種豬科技有限公司。
農業農村部要求,各有關單位要根據通報結果,立即停止使用不合格的同批次冷凍精液產品。省級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據《畜牧法》等法律法規對相關企業加強行政執法,督促生產企業立即召回不合格的同批次冷凍精液產品并進行整改,將整改結果于2018年8月底前報送農業農村部畜牧業司。
同時,地方各級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種畜禽生產經營監管,督促種畜禽生產企業切實提高產品質量。各種畜禽生產企業要進一步強化生產經營管理,穩步提升種畜禽質量安全水平。
(摘編自:農業農村部網站)
為貫徹落實《農業部關于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持續提升我國獸醫服務效能,2018年6月29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18年獸醫社會化服務推進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精心謀劃,持續推動獸醫社會化服務發展;緊盯重點,扎實推進獸醫社會化服務發展;落實責任,組織抓好獸醫社會化服務發展。http://www.moa.gov.cn/govpublic/SYJ/201807/t20180702_6153439.htm
(摘編自:農業農村部網站)
2018年6月22日,廣東省農業廳網站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對《廣東省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發放和畜禽養殖備案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擬對《廣東省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發放和畜禽養殖備案辦法(試行)》(粵府辦〔2007〕107號)進行修訂。征求意見為期7天,歡迎任何單位和個人在6月28日前通過電子郵件、傳真、信函等方式提出書面意見,主要擬修訂2處。一是年出欄50頭以上豬場需登記備案:征求意見稿中要求年出欄50頭以上的豬場登記備案。文件中描述,1)養殖場、養殖小區規模:1.生豬年出欄500頭以上;2)養殖專業戶規模:1.生豬年出欄50至499頭。二是種畜禽生產經營要建立育種記錄制度:申請領取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條件中,征求意見稿刪去了提交材料中的第二條,“(二)申請報告。主要內容包括種畜禽場的基礎條件、技術力量、群體規模、種畜禽生產和技術資料、種畜禽保健和經營管理等”。提交材料中,“(三)種畜禽生產質量保證制度”修改為“(四)質量管理和育種記錄制度”
(摘編自:廣東省農業廳網站)
據農業農村部6月20日消息,為切實做好塞內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維護養豬業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安全,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做好塞內卡病毒病防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已經發現塞內卡病毒病的省份,更要高度重視,加強防治措施落實,做到早發現、早確診、早報告、早處置,防止擴散蔓延。
據介紹,塞內卡病毒病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塞內卡病毒屬的塞內卡病毒A引起的一種主要感染豬的病毒性傳染病。該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播,可以引起豬的鼻吻、蹄部冠狀帶水泡病變,與口蹄疫、豬水泡病和水泡性口炎等疾病在臨床上難以區分。該病主要在加拿大、巴西和美國等國家流行。
通知稱,塞內卡病毒病已傳入我國并在局部地區零星散發。各地要充分認識防治塞內卡病毒病的重要性,特別是已經發現該病的省份,更要高度重視,加強防治措施落實,做到早發現、早確診、早報告、早處置,防止擴散蔓延。
通知要求,各地發現豬出現水泡性病變等臨床癥狀后,應立即采集病料樣品,由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檢測。通知明確,各地要監督養殖場(戶)對患病豬進行隔離、監控,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對染疫場(戶)生豬及有關物品要采取限制移動措施,并加強對整個養豬場所的消毒和清潔,防止疫情擴散。通知還要求,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要組織有關單位,按照《2018年國家動物疫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計劃》安排,做好塞內卡病毒病監測工作,掌握疫病流行情況;組織對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塞內卡病毒病防治知識、診斷和鑒別方法培訓。各有關單位在前期研究基礎上,要進一步加快適用于基層使用的檢測技術研究,研發出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方便高效的檢測診斷方法,做好技術儲備。各地要做好基層獸醫人員培訓工作,加強防治知識宣傳,提高從業人員防治意識。
(摘編自:農業農村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