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煥
山東省青島療養院康復保健中心,山東青島 266071
舒適護理(Comfort care)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護理學科,主要針對護理活動和舒適展開研究,以減少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緊張和焦慮心態,讓患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社會效應等方面感受到舒適感,以促使患者積極地配合治療工作。為了給舒適護理模式在療養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提供數據支持,該研究對該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展開了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從該院接診患者中隨機選取12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按照單雙數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齡在22.5~69.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8±2.5)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在21.9~68.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4±2.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療養康復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進行舒適護理模式。具體的內容有以下幾點。
1.2.1 生理舒適護理 生理舒適主要指的是人體感覺的舒適,包括自然環境中的光線、溫度和濕度等因素給人的舒適感。①營造舒適的療養環境。環境管理在舒適護理中占據重要地位,特別是對于以療養康復為主的療養院來說,舒適的光線、溫度、濕度、聲響以及整潔度等都會增加人體的愉悅感。加強護理環境中的綠化和美化工作,可以在療養院中建設一些小橋、假山、噴泉和涼亭等,風格要與療養院的建筑風格相協調,在日常的環境管理中,還可以播放一些優美的音樂,營造出一個鳥語花香的環境。②改善療養室內的基礎設施。護理工作中除了要保持環境的舒適度之外,還要對室內的療養設施進行改善,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個人喜好,放置一些符合患者品味的裝飾物,如書畫作品和盆
栽等,提升室內環境的舒適感。此外,患者的護理用床也要保持舒適度,盡量為患者挑選一些質量較好并且柔軟度適中的床墊,讓患者在休息的過程中感覺到舒適,還要注意個人用品的衛生清潔工作,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整潔的療養環境。③護理人員要加強自身的儀表管理。護理人員是療養院的門面擔當,護理人員良好的精神風貌能夠帶給患者愉悅的心情。因此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要對自身的儀容儀表進行管理,行為舉止要保持端莊親切,穿著打扮要講究大方得體。
1.2.2 心理舒適護理 ①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心理護理作為療養康復護理中的一大關鍵因素,能夠對患者的療養康復產生重要影響。為療養員營造舒適的心理環境主要包括,對其政治思想、文體娛樂、文明禮貌和人際關系方面進行護理。療養院要為患者營造出一個健康的心理環境,讓療養員在住院療養的整個過程中能夠獲得心理上的滿足。②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提高自身專業能力、身體素質、技術能力等方面的水平。還要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能夠緊隨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斷地充實自己,提升自己,以更好的應對工作中的問題。③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需要護理人員加強與療養員的溝通,一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讓療養員放松對護理人員的戒備心理,敞開心扉與護理人員交流。護理人員根據療養員的反饋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1.2.3社會舒適護理 指的是來自人際、學校、家庭、社交、職業等社會關系的舒適。因為療養員來自全國各地,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習慣,而且文化修養、精神面貌等也不盡相同,護理人員可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引導工作,加強護理人員之間、護理人員與療養員、療養員與療養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做到求同存異,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增強人際關系帶來的舒適感。
1.2.4 靈魂舒適護理 靈魂舒適主要指的是信仰方面給人帶來的舒適感,一個健康積極的信仰能夠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指引著人們不斷前行,在經歷困境時也能鼓舞人們前行。所以在舒適護理工作中加強靈魂舒適護理,能夠振奮療養員的精神,使其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應對療養工作,從而促進康復。
采用該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則表示滿意度越高。非常滿意:分數超過80分;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以下。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材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滿意度調查表的調查,對照組總滿意率為75.00%;研究組總滿意率為93.33%,研究組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詳細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n(%)]
療養康復護理是治療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常規的護理模式中,沒有充分地尊重患者的主體地位,致使患者在康復療養過程中未能消除內心的焦慮心態,影響康復治療工作。舒適護理中注重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并且護理內容的綜合性較強,從外在環境到內在心理,還有對人際關系和社會效益等方面的護理,讓療養員能夠全方位地感受到來之療養院的人文關懷,放松心態,積極地應對療養治療。此次研究通過對常規護理模式和舒適護理模式的對比,結果顯示,舒適護理模式更有助于療養員放松身心,提高療養員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模式在療養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不僅能夠讓療養員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還能地提升療養員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作為一種有效的護理模式,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1]付婧.舒適護理模式在療養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療養醫學,2009, 18(10):899-900.
[2]李霞.舒適護理配合心理干預提升康復科護理效果的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 2016(5):236-237.
[3]侯鐵鳳,楊永明.在療養康復護理中開展舒適護理模式的意義和作用[J]. 中國療養醫學,2007,16(7):414-414.
[4]陳玉明.舒適護理模式在療養護理的縱向延伸[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 2015,17(3):238-239.
[5]周滿臻.舒適護理在老年康復療養中的應用[J].中國療養醫學,2004, 6(4):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