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進義
秋天的獨龍江峽谷,千峰含黛,蔥蘢疊翠。碧綠如玉的獨龍江水,浩浩蕩蕩從雪山峽谷奔騰向海。黃頂紅墻的獨龍族特色民居掩映在青山綠水中,在晨光中展現出獨龍江鄉的滄桑巨變。
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勝利開幕了,村民們邊看邊交流,聽到激動處,不約而同鼓掌歡呼。
“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聽了這句話,我們激動萬千、感慨萬千!獨龍族是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一個少數民族,是全國28個、云南省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16個跨境而居的少數民族之一。1952年,周恩來總理正式命名“獨龍族”,使其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獨龍族人口只有6930人。
獨龍江鄉地處中國與緬甸、云南與西藏的接合部,是全國唯一的獨龍族聚居區,國土面積1997.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3%,境內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形成封閉式的地理環境。
由于歷史、地理原因,獨龍江鄉長期是一個集邊境、民族、山區、貧窮、落后于一體的封閉、半封閉小區域,獨龍族成為云南8個人口較少民族中經濟社會發展最為落后的一個民族。2009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只有4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908元,處于絕對貧困狀態。
習近平總書記對獨龍族等人口較少民族地區扶貧工作十分關心,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確要求。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在昆明親切接見了高德榮、娜阿塔、李文仕等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干部群眾代表,詢問高黎貢山隧道建設情況,了解獨龍族群眾生活變化。總書記深情地對大家說:“我來見大家,就是鼓勵你們再接再厲,也是給全國各族人民看:中國共產黨關心各民族的發展建設,全國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奮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
獨龍江鄉的各族干部群眾牢記囑托,只爭朝夕,擼起袖子加油干,努力趕上與全國各族兒女建設小康社會的腳步,大力實施“整鄉整族脫貧,實現獨龍江鄉和獨龍族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決策部署,先后協調落實獨龍江鄉幫扶項目建設資金13.04億元(含上海市對口幫扶資金7670萬元),全面實施“三年行動計劃”6大工程(共22類70多個單體項)和后兩年鞏固提升項目工程,使獨龍江鄉獨龍族同胞的“千年夢”初步實現,實現了歷史性的“六大變化”。
經濟發展大跨越。2015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670萬元,同比增長25.45%,全鄉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3元,同比增長38.73%;2016年上半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為802萬元,同比增長15.1%,全鄉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5元,同比增長19%。
基礎設施大夯實。獨龍江公路高黎貢山隧道正式通車,標志著獨龍族聚居區徹底結束了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期、不通程控電話、不通寬帶網絡、不通移動4G網絡的歷史。全鄉6個村委會全部通柏油路,26個自然村全部通車、通電、通電話、通廣播電視、通安全飲水,4G網絡實現全覆蓋。獨龍江鄉已成為一個集觀光、科考、探險、旅游于一體的獨具特色的邊境旅游小集鎮,也是云南省頗具特色和魅力的鄉鎮之一。
人居環境大改善。昔日簡陋的茅草房、木板房、蔑芭房已被水電入戶、衛生整潔、廣播電視設施齊全的框架結構安居房取代。一座座整齊有序、村容整潔、生產發展的獨龍族新村落拔地而起,“破、舊、臟、亂”的農村形象已一去不復返,如今獨龍江鄉已成為貢山縣安居工程建設的典范和旅游觀光的一張新“名片”。
社會事業大改觀。教育、衛生、民政等一大批民生項目的建成使用,獨龍族小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和升學率連續五年均保持100%,全族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斷提高,獨龍族有了第一個女碩士研究生,獨龍族歌手第一次在全國性比賽2013中國紅歌會中獲得冠軍并上了2013年春晚。獨龍族有了第一個敬老院,33名獨龍族孤寡老人得到集中供養。
特色產業大發展。草果、重樓、獨龍蜂、獨龍牛等特色種養產業初具規模,第一次讓獨龍族同胞有了增收致富產業,其中:2015年草果產量444.1噸,戶均實現增收2100多元;獨龍江旅游集鎮、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等一批旅游基礎設施項目的建成,為獨龍江打造4A級景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素質能力大提升。移風易俗蔚然成風,文明生活方式進入千家農戶,獨龍族農村群眾第一次實現人畜分居。獨龍族群眾市場觀念、商品意識、積累意識不斷增強,融入現代文明步伐不斷加快,獨龍族群眾從封閉、保守、落后的民族直過區走向開放、包容、發展的新天地,充分展現出了我們獨龍族同胞自強不息、人心思富、蓬勃向上、永記黨恩的精神風貌。
十九大后的時間安排表,我們已經悄然制定:十九大報告已經繪制了新的藍圖,也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我們將認真宣傳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帶頭擼起袖子加油干,積極投身到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戰役中。要堅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沒有良好的生態,就不會有草果的豐收,我們一定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好獨龍江,讓生態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和獨龍群眾一道建設好“綠色銀行”。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獨龍江鄉脫貧雖然取得了成績,但是與發達地區生活標準相比,差距還很大。十九大報告提出要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干,全面實現小康,我們不拖后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