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我們堅決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四個扎扎實實”的重大要求,舉全省之力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役,貧困地區正在發生歷史性變化,各族群眾打心眼里感恩黨和國家的好政策。
一、堅定“四個意識”,實施精準方略,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
各級黨委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形成了強有力的組織領導體系。全省自上而下成立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任雙組長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實行五級書記一起抓,省級干部包“戰區”督戰,市縣鄉負責同志包縣、鄉、村指導工作。制定出臺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各地區各部門逐級簽訂責任書,層層壓實工作責任。
制定了完善的政策保障機制。出臺“1+8+10”政策舉措,省級專項扶貧資金年增20%以上,2016年以來全省落實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比“十二五”時期的總和還要多。將產業扶貧資金一次性安排到戶,把52萬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救助范圍。對藏區六州的貧困群眾提高產業扶持資金和易地搬遷補助標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實施了精準的扶貧幫扶措施。各地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現代服務業、生態文化旅游業、民族特色手工業和新能源產業等“五大扶貧主導產業”,構建“戶有增收項目、村有集體經濟、縣有扶貧產業園”的“三位一體”扶貧產業格局。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并舉,將移民集中安置區更多地安排在交通沿線、旅游景區、產業園區附近,為搬遷群眾發展生產、增加就業創造有利條件。大力開發公益性生態管護崗位。各行業部門在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上聚力、用勁,越來越多的貧困縣、貧困鄉村面貌大為改觀。
構建了全社會參與的大扶貧格局。全省建立領導干部聯點、“一聯雙幫三治”駐村幫扶、定點幫扶、結對幫扶“四大”幫扶機制。各地區各部門緊抓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援青重要機遇,主動加強溝通銜接,將受援重點向民生領域傾斜。先后來青的三批援青干部主動跑項目、引資金、解難題,為脫貧攻堅做出了積極貢獻。
狠抓了脫貧攻堅問題的對標整改。針對中央通報的問題,省委省政府及時動員部署整改工作,開展精準識別“回頭看”,調整加強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抽調得力干部充實到扶貧系統。同時,嚴格實行督查巡查、考核評價、執紀監督、通報問責等工作機制。在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目標責任考核中,將脫貧攻堅考核權重提高到70%,樹立了鮮明的工作導向。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親切關懷的結果,是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行業部門協同發力、扎實苦干的結果,是中央有關部門和援青省市、單位有力指導、大力支持的結果,是社會愛心企業、各界人士履行責任、回報社會的結果。
二、堅持正確方向,創新方法路徑,推動脫貧攻堅工作邁上新臺階
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我們要進一步增強脫貧攻堅的自覺性、精準性和實效性,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必須自覺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視察青海時,對我省脫貧工作提出了重大要求。我們要始終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和肩負的重要使命,著力補齊認識上、感情上、能力上、作風上的短板,堅決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堅決防止犯脫貧急躁癥,下好“繡花”功夫,不提急口號、不搞瞎折騰、不做假脫貧,確保脫貧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必須突出問題導向。我們堅持精準方略和問題導向,先后三次開展精準識別,逐村逐戶制訂脫貧計劃,做到了“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實踐證明,只有把“精準”的要求貫穿于脫貧攻堅的全過程,才能確保各項工作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的檢驗。我們要始終強化“精準”意識,不斷完善動態管理機制,格外關注特殊困難群體,進一步改進定點幫扶、結對幫扶工作,真正做到靶向治療、精準滴灌。
必須把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緊密結合。生態優勢也是青海最大的脫貧優勢。我們要積極探索建設生態大省、生態強省的思路和舉措,正確處理發展、生態、穩定三者的關系,把特色產業作為貧困地區加快發展的關鍵來抓,加快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積極培育農牧區新型合作經營主體,大力扶持帶動性強的經濟實體和致富能人,使貧困地區生態得到保護,使貧困鄉村生產得到發展。
必須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我們下大氣力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增強公共服務能力,使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改善了發展環境、積累了發展后勁、增強了發展信心。下一步還要牢牢把握歷史機遇,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各類投資繼續向脫貧攻堅領域傾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統籌推進教育、醫藥衛生、文化惠民、貧困戶危舊房改造等民生工作。全省貧困群眾因病致貧比例高,要繼續研究和完善相關政策,引導和幫助貧困群眾提升健康素養,增強防病能力,減少治病開支,減輕返貧壓力。
必須注重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我們堅持把扶貧與扶志、扶智、扶勤結合起來,與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有效激發了各族群眾的內生動力。解開貧困枷鎖,鑰匙在貧困群眾自己的手里。我們要深入推進思想脫貧,加強就業轉移脫貧工作,改進技能培訓,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五星級”文明戶創建、科普宣傳,千方百計讓貧困群眾的心熱起來、手動起來,堅決摒棄“等靠要”的思想。要普遍建立激勵機制,多采用生產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方式,多選樹能致富的先進典型,激勵更多貧困群眾投身到生產經營中來,使脫貧致富成為貧困群眾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三、緊盯目標任務,突出工作重點,全力打好脫貧攻堅硬仗
脫貧攻堅越往后,越要增強緊迫感,越是要抓緊每一天、做好每件事。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一仗接著一仗打,一個堡壘接著一個堡壘去攻克,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