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來
目前,綠色發展的理念已經成為社會共識,但在綠色發展實踐過程中,人們對綠色發展的認識卻有一定的偏差,存在三個迷思。
迷思一:只要視覺中的綠色。該觀點認為綠色就是自然的單純顏色的綠色,認為綠色多了就是綠色發展。在此認識下,一些地方大量種植草坪或者毀壞原始植被種速生林木。其實,這種所謂的綠色發展是偽綠色發展。只有顏色上的綠色,沒有生態質量的綠色,只是滿足了視覺的綠,并不一定能夠提高生態環境質量;那種不因地制宜種植草坪的綠,那種不顧客觀條件毀滅原始植被種植單一樹種的綠色樹林,其生態質量并不高,只是一個 “花架子”,被稱為是帶綠的 “綠色沙漠”,中看不中用。這種只滿足了視覺需求的綠色,與真正的綠色發展相差十萬八千里。
迷思二:要綠色不要發展。此觀點認為,為了保護環境,發展給環境讓路,不能有任何影響環境的發展,這是一種極端的環保主義,將綠色與發展割裂開來,導致綠色與發展絕對的對立。這樣做雖然保住了綠色,但不能解決人的生存或者富裕生活問題,這種靠發展停滯保持綠色的模式,不是真正的綠色發展。在優美的生態環境中過著苦日子,絕不是當地百姓要的生活,只讓其保護環境不讓其發展的模式是錯誤的,這種模式不是綠色發展。必須破除這種保護環境的迷思,給發展一定的空間和地位,才能解決貧窮問題。
迷思三:要發展不要綠色。該觀點認為,發展是要付出環境代價的,為了發展不顧環境的承受能力,只以經濟增長為目標。其結果是經濟高速發展,環境迅速破壞,導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資源環境 “空心化”現象,其后果是雖然經濟發展了,但環境被嚴重破壞,藍藍的天變得灰蒙蒙,青青的水變得黑黢黢,綠綠的地變得沙漠化,鳥鳴蝶飛的生物變得稀少,人吃的不安全,呼吸的不安全,喝的也不安全,連視覺都充滿灰色。這種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的經濟發展是不可持續的,最終會導致經濟的崩潰,導致發展與環境雙輸的格局。
要破解這三個迷思,首先,要認識到綠色發展重點還是發展,沒有發展就沒有綠色發展,發展是硬道理的理念沒有變;其次,要認識到發展方式的改變,不是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換取社會經濟的發展模式,而是與資源環境相適應,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經濟發展,是發展的綠色化,即對發展進行“綠化”,是“綠化”發展。綠色發展并不僅是要綠色,也不僅是要發展,而是要將綠色與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對發展的方式進行“綠化”,就是在發展過程中要保護環境,不對環境造成難以恢復性的破壞,在保護環境中發展經濟,不讓經濟發展掉隊。
(作者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