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子軒
開展巡察工作以來,全市共巡察基層黨組織3971個,發現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三大問題”8573個,違反六項紀律方面問題7313個,涉及黨員干部問題線索2338件。根據巡察移交的問題線索,已立案審查528人,紀律處分460人。
近期,隨著渝中區商務局黨工委將《2017年黨內政治生活集中活動清單》和《黨支部黨內組織生活十二項基本任務清單》落實為行動,該局黨員干部越發感到:黨內政治生活更加嚴起來、實起來了。
而前不久,巡察反饋意見還指出:該局部分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薄弱,黨建工作虛化……從政治生態亮“警示燈”到回歸“嚴”“實”,背后是該區巡察工作的持續發力。
換屆以來,在市委的領導下,各區縣深化政治巡察,堅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不動搖,用好巡察“千里眼”“顯微鏡”,查找政治生態“病灶”,開出治病“良方”,使基層政治生態不斷優化。
巡什么?定位向深處著力,重點向焦點聚集
“從南岸區試點,到2016年巡察工作在全市全面展開,經過不斷探索實踐,巡察定位一步步清晰,政治巡察已成為共識。”市委巡視辦有關負責人說。
2017年7月21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學習貫徹新修改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要求深化政治巡視巡察。
各區縣緊盯基層政治生態,以黨章黨規黨紀為尺子,把共識變成共為。
為深化政治巡察,江北區認真梳理形成涵蓋7個方面的《政治巡察內容參考要點》,并根據中央、市委關于巡視工作新精神及時進行了補充完善。 “現在,每輪巡察進駐前都會收到參考要點,對我們精準發現問題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該區巡察組的同志說。
火力聚焦之下,問題隨之浮出。
“把業務工作做好了,黨建工作自然就做好了。”當江北區委第一巡察組工作人員與該區市政園林局綠化所黨支部成員談話時,這句話成為不少談話對象解釋黨建工作缺失的“擋箭牌”。
沒有離開業務的政治,更沒有離開政治的業務。區委第一巡察組組長鄧康說,錯誤的“政績觀”導致綠化所政治生態出現了問題。
該區市政園林局黨委巡察 “體檢報告”顯示:整體政治生態是好的,但也出現一些苗頭性問題,比如用信任代替監督,導致二級班子成員“各人自掃門前雪”;出現了貪腐現象;通過違規發放福利等方式,拉攏人心……
“政治生態既是黨風、政風、社風的綜合體現,也是黨員干部黨性、覺悟、作風的綜合體現。”市委巡視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各區縣突出政治巡察,直插基層,著力發現侵吞挪用、克扣強占惠民資金尤其是扶貧資金等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不作為、亂作為、妄作為、胡作為等脫離群眾問題,以及“雁過拔毛”“村霸”等微腐敗問題。
怎么巡?找共性問題、挖個性問題,病灶一攬子“打撈”
“巡察的主要任務就是發現問題、形成震懾。”市委巡視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巡察實踐看,個性問題、共性問題一攬子“打撈”是鮮明特點。比如,合川區對問題反映突出的黨組織主要負責人采取“先調離后巡察”方式“撈回”的問題中,既有被巡察單位執行民主集中制有差距的情況,也有村干部套取改廁資金的問題線索。
“為發現問題,我們每輪巡察帶題不定題。”北碚區巡察辦負責人介紹,該區緊盯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三大問題”和前期巡察整改不到位的單位和部門,全面搜集數據資料,分類納入“基層巡察綜合數據庫”,巡察前提供給巡察組,由巡察組查找數據背后的問題。
“建卡貧困戶資料怎么會有增改痕跡,是誰改的?”2017年3月,璧山區委第二巡察組進駐八塘鎮巡察。工作人員在查閱青云村建卡貧困戶資料時,發現該村建卡貧困戶由3戶改為4戶,且前3戶與第4戶資料填寫筆跡不一致。
巡察組立即向村干部追問,并專門前往村民家中調查核實,最終發現該村未經群眾評議程序直接增補建卡貧困戶的問題。
“抽絲剝繭,不放過任何疑似問題。”巡察組不劃范圍、不打招呼,直奔村居站所,查看資料、詢問干部,掌握實情。
2017年7月,璧山區公布巡察意見反饋情況:八塘鎮黨委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未成常態;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重形式、輕效果,農村賬務管理問題突出……
各區縣從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出發,以巡察為武器,凈化政治生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開展巡察工作以來,全市共巡察基層黨組織3971個,發現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三大問題”8573個,違反六項紀律方面問題7313個,涉及黨員干部問題線索2338件。根據巡察移交的問題線索,已立案審查528人,紀律處分460人。
怎么辦?板子精準打下去,不改到位不罷休
凈化政治生態,要害在“關鍵少數”。
對巡察發現的問題,璧山區委巡察組直接向區衛計委黨委書記柯真碧原原本本反饋問題,并將反饋意見抄送區委、區政府分管、聯系被巡察單位的領導,督促其落實“一崗雙責”,對管理范圍內單位的巡察整改進行督促指導。
“問題反饋不修飾,辣味十足。”柯真碧表示,有一種坐不住的壓力。
針對國有企業建橋公司存在的以董事會、辦公會代替公司黨委會研究重要崗位人事任免等問題,大渡口區委第一巡察組及時約談公司主要負責人,督促問題整改。
巡察就是要發現問題,整改就是要解決問題。“巡察發現多地存在‘蒼蠅式腐敗問題,表明有些地方的政治生態不容樂觀。”市委巡視辦相關負責人說,對個性問題,建立臺賬,列出清單,實行對賬核查、綜合評估、嚴格銷號;對共性問題,交由有關責任部門專項整治,舉一反三,堵塞制度漏洞,扎緊制度的籠子。
整改要“復診”,不過關要“用藥”。
2016年10月12日,銅梁區委對2015年以來已巡察的28個黨組織集中開展整改情況“回頭看”。2017年初,因巡察整改不力,該區2個區級部門和1個鎮(街)黨組織主要負責人被集中約談,1個區級部門黨組書記、分管負責人、紀檢組原組長被誡勉談話。
通過問責,督促被巡察黨組織按下整改“快進鍵”。截至2017年8月底,銅梁區累計向被巡察黨組織反饋問題126個,其中立行立改57個,明確被巡察黨組織限期2個月整改到位的69個重點問題,整改期限過半時,已有35個整改到位,34個整改進度均超80%。針對發現的破壞黨內政治生態、基層黨建工作不嚴不實問題,迅速啟動專項治理。
查病查得準,治病治得快,防病防得嚴,巡察已成為重慶凈化政治生態的一把利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