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邵飛


摘要:首先定性分析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投資資本、勞動力狀況、科學技術和社會性質、社會生態環境等因素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選取其中重要的三個因素作為考察對象,進行預測畢節市經濟發展情況。然后根據2001-2016年畢節市生產總值、就業人員和固定資產的統計數據,基于對畢節市經濟發展影響的科技進步、固定資產投資、人口發展三個因素,建立適合畢節發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模型。經過相關處理把模型變成一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利用回歸系數可以定量分析出影響畢節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回歸系數的假設檢驗分析結果的正確性,并對畢節市經濟發展給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回歸系數;假設檢驗
中圖分類號:O2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0.005
1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1.1資產投資
經濟發展規律告訴我們,資產投資尤其是固定資產投資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經濟持續增長的內在動力源泉。研究發現,固定資產的投資與經濟增長的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擴大投資的規模,能增加社會對能源、原材料、生產設備等的大幅度需求,從而加快經濟的持續增長。同時固定資產對經濟結構、民生改善、生態保護等方面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調整投資的規模、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是政府迫在眉睫的事宜。
1.2就業人口
研究發現,一個城市就業人口的多少對區域經濟增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儲備一定的人力資本。把提高就業人口素質作為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必要手段。目前國內很多城市的就業人口人力資本存量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因此地方政府在決策時應注重在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從而推進經濟建設的健康有序的發展。目前畢節市應該著眼于提升就業人口數量和質量,增加就業人口人力資本存量,這是畢節經發展的后續驅動力。勞動年齡人口指在16~65歲的人口,并不完全是經濟學中的就業人口,但勞動年齡人口與經濟中的實際就業人口存在正相關關系。
1.3技術進步
鄧小平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生動的說明了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作用。科學技術主要是對產業結構的影響進而通過產業結構的改變影響到了消費結構、收入結構、區域分工和貿易結構,甚至影響到了整個經濟的周期。當代經濟對科學技術的依賴越來越大,顯然已經成了第一生產力。畢節市要想進行產業結構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畢節的未來整個宏觀經濟的狀況,都有要依賴于科學技術。目前有的國家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已經達到80%以上。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已經超越資本和勞動的作用。
2經濟發展的生產函數模型的建立
本文經濟發展函數模型是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模型的基礎上進行變形優化和擬合而成的一個二元線性方程模型。在一定的社會時期內,當科學技術水平一定的基礎上,研究資本投入、勞動力投入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4實驗結果分析
從回歸模型計算結果來看,相關系數R2=0994509,說明所構建的建模型能滿足實際需要,擬合度十分高。并且P值為0和0.0526,都非常小,即說明資本和勞動力兩個變量聯合起來對總產量有顯著影響。
從上述線性模型來看,固定資產投入的彈性系數α=0.117,人力資源投入的彈性系數β=9.610,α+β=9.727,說明在一定的科學技術水平下,當勞動力投入固定,資金投入增加1元,畢節市GDP將增加0.117元;當固定資產投入固定時,勞動力投入每增加1個人,畢節市GDP將增加9.610元;當勞動力投入1個,固定資產投入1元時,畢節市GDP將增加9.727個單位。由于本文彈性系數滿足α+β=9.727>1,所以畢節市經濟發展的生產函數是一個遞增函數,表明采用現有的技術來擴大生產規模的方法增加畢節市GDP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建議畢節市政府適當增加資金與勞動力的投入,用擴大生產規模的方法取得更大經濟收入。
5結束語
本文模型具有很好的創新性,在對傳統模型的理解的基礎,取模型之長,利用最小二乘法對模型進行擬合,采用專業軟件求解,大幅度提高了模型的準確度。建立起的模型,能夠與畢節市實際發展緊密的聯系,結合當前具體市情,對問題進行求解,使該模型具有很好的推廣性和通用性。影響經濟發展的可變因素很多,而且不可能全部考慮到,所以構建的模型與畢節實際情況仍存在一定的誤差。
參考文獻
[1]周士楷.衛生統計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2]王能超.數值分析簡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姜啟源,謝金星,葉俊.數學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易丹輝編.數據分析系列教材:數據分析與Eviews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5]高鐵梅編.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EViews應用及實例(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