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銅仁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梵凈山,是武陵山脈主峰;烏江、錦江,匯入長江。
念好“山字經”,寫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銅仁走綠色發展之路,正是守住了這三條底線,才描繪了一幅發展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畫卷。
“山字經”怎么念?沿河十二盤,山路彎又彎,大山入云端。近年來,十二盤人苦干實干,修路,修水窖,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產業。如今的十二盤,珠瑙山上郁郁蔥蔥,漫山遍野的梨樹、李樹、板栗樹,讓荒山變成了金山。
同時,銅仁還通過大力發展山地高效農業,讓茶、中藥材、果蔬和畜牧業等生態富民產業蓬勃興起。如今,在銅仁市每一個鄉鎮,都建有農業園區,其中35個園區躋身省級園區。
“水文章”怎么寫?流經石阡、思南、德江、沿河等縣的烏江,是銅仁“水文章”濃墨重彩的一筆。近年來,銅仁市打破空間限制,從打造烏江特色產業經濟帶,到布局烏江生態經濟走廊,努力寫好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銅仁篇章。
“生態牌”怎么打?銅仁把發展旅游作為“保生態”的首選。銅仁有“一山兩江四文化”,即梵凈山,烏江、錦江,民族文化、佛教文化、生態文化、紅色文化,文化旅游“家底”豐厚。銅仁連續舉辦多屆旅游發展大會,不斷做大梵凈山龍頭,挖掘溫泉、溶洞等特色旅游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創新開展“園區景區化、農旅一體化”,把農業園區打造成星級景區。久久為功,綿綿用力,銅仁旅游實現井噴式增長,成為貴州省的閃亮符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