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杰川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 部分明確提出“更加注重軍民融合”,將其確立為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的重要內容,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的戰略途徑,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我們黨著眼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向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發出的莊嚴號令,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需要集民族之智、國家之力、軍地之長和企業之能。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部分,報告明確指出堅定實施包括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在內的七大國家戰略。習主席從國家發展和安全全局出發作出的這一長遠設計,是應對復雜安全威脅、贏得國家戰略優勢的重大戰略安排,是塑造大國地位、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科學決策。
在“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部分,報告進一步提出:“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強化統一領導、頂層設計、改革創新和重大項目落實,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對新時代軍民融合發展的目標、任務、方法和重點等提出了總體要求,標志著我們黨對軍民融合地位作用和特點規律的認識、判斷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和境界。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了《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意見》著眼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明確了新形勢下軍民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政策措施,是統籌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同年12月,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印發了《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首次從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角度,全面系統地明確了新形勢下軍民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重點領域和措施要求。
2017年1月22日,中央決定成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主任,這是建國以來,中央首次從頂層上為軍民融合發展進行的領導體制設計。
今年6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我們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是從國家發展和安全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應對復雜安全威脅、贏得國家戰略優勢的重大舉措。要加強集中統一領導,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突出問題導向,強化頂層設計,加強需求統合,統籌增量存量,同步推進體制和機制改革、體系和要素融合、制度和標準建設,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逐步構建軍民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工作規則》、《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工作規則》、《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近期工作要點》和《省(區、市)軍民融合發展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設置的意見》。
三個月后的9月22日上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善于運用系統科學、系統思維、系統方法研究解決問題,既要加強頂層設計又要堅持重點突破,既要抓好當前又要謀好長遠,強化需求對接,強化資源整合,向重點領域聚焦用力,以點帶面推動整體水平提升,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會議審議通過了《“十三五”國防科技工業發展規劃》、《關于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十三五”期間推進軍事后勤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實施意見》、《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密切相關的建設項目貫徹國防要求管理辦法(試行)》,部署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
今年11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對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作出全面部署。2017人大會審議2017年度軍費預算增長大約7%,以2016年9543.54億元預算為基數,2017年中國的國防費將突破一萬億元人民幣大關。目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已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軍事力量僅次于美、俄居世界第三位。目前中國軍工行業的基本分類主要有六大類別,具體可核定為核工業、航空工業、航天工業、船舶工業、兵器工業以及信息電子。業界普遍認為,中國軍事工業發展目前處在一個蓬勃發展期,中國科研及國防產業受到更多政策關注與資金聚集,尤其是最近10年,中國每年都有一些重大的軍工科研突破,彌補了過去基礎研究的眾多弱項,在航空、航天、船舶、兵器、軍用電子等高技術領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成果。我國自主研發的東風-31、J-20、055等海陸空裝備的陸續生產與服役,都標志著我國軍工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作為全世界為數不多的有著獨立完整國防科技工業體系的國家之一,過去五年,國防科技工業“上了三個臺階,實現了三個轉變”,“十三五”期間要乘勢而上,推動由軍工大國向軍工強國邁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