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丹
摘要:常德是一個農業大市,鄉村旅游資源豐富,發展鄉村旅游既有利于鄉村環境的改善,又能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常德的鄉村旅游開發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值得改進的空間。據此,提出以全域旅游理念為指導,全面調動各部門、全體居民的積極性,在全區域、全時空提供全過程、全層次的旅游服務,以期達到促進常德鄉村旅游發展,讓旅游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全域旅游;常德;鄉村旅游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0.012
2017年“全域旅游”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完善旅游設施和服務,大力發展鄉村、休閑、全域旅游。”這是“全域旅游”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國政府網將“全域旅游”列為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的12個新詞之一。
鄉村旅游起源于1855年的法國,為一群貴族到巴黎郊外農村度假、學習和參與農村勞作,并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發展起來的。鄉村旅游,是以鄉村景點為特色,通過鄉村田園風光和風土民情來吸引游客,主要面向的是城市居民,通過城市居民的旅游帶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因此,鄉村旅游是旅游業與農業交叉融合產生的一種新型經濟業態。
鄉村旅游在滿足城市居民休閑需要的同時,所提供的吃飯、住宿、娛樂都能為當地農民帶來收入,還能帶動蔬菜、水果、禽蛋等農產品就地銷售,非常好地拉動鄉村經濟的發展,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能改善鄉村的交通條件和生態環境,因此發展鄉村旅游是非常有實際意義的。
1常德發展鄉村旅游的優勢分析
1.1常德鄉村旅游資源非常豐富
常德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農業發展歷史悠久,據考古研究澧縣的湯家崗在距今6500年前就有種植水稻。常德農業人口4501.8萬人,糧食、棉花、油料、蔬菜種植面積共計1195.3千公頃,以此為依托可以開發深層次的農耕文化的鄉村旅游,常德發展鄉村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常德有各種有特色的適合發展鄉村旅游的資源,比如優美的鄉村自然風光:像湖南屋脊石門壺瓶山、錢家坪的竹海、山清水秀的花巖溪、夷望溪,其中夷望溪還是電影《女兒船》的拍攝地;文化底蘊濃厚的歷史人文景觀: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李自成歸隱的夾山寺,孟家女哭長城和劉??抽缘墓适轮魅斯紒碜杂诔5拢贿€有獨具特色的鄉鎮:楓樹鄉的花海,盤堂鎮的向日葵,十美塘的油菜花等等。無論在常德市城區還是在各縣城,驅車十幾分鐘就能欣賞到優美的田園風光,這些資源都是常德發展鄉村旅游的保障。
1.2地域優勢
鄉村旅游主要的客源市場是附近的城鎮居民。常德屬人口稠密之地,且市區、縣城分布也很均衡,鄉村公路的建設已經做到了村村通,即使是最北的澧縣和最南邊的桃源之間的距離都不是很遠。因此周邊的鄉村能很好的滿足常德本地城鎮居民體驗鄉村生活需要。
常德位處湘、鄂、川、黔、渝邊境,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常德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常德有兩條連接東西的國道線319、207橫貫全市。長-常-張高速的貫通,使常德到省會長沙和世界聞名的張家界自然風景區均不到2個小時車程。在常德還有連接南北的二廣高速和連通東西的杭瑞高速,此外,常安、常吉、岳常高速能連接到更多的城市。常德境內現有焦柳、石長兩條鐵路,黔張常、常益長、常岳九3條新鐵路干線將匯集于此。今年年底通往長沙的動車開通,還有五條高鐵交匯于常德。這些交通方面的優勢有利于更加廣闊的客源市場的形成。
1.3政府重視鄉村旅游的發展
在國家旅游局官方網站發布的《鄉村旅游扶貧工程行動方案》中,常德共有75個自然村被列入“全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凡被列入國家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的,會享受更多優惠政策和資金投入,用于鄉村道路建設、生活衛生條件改善等方面,為發展鄉村旅游奠定良好的基礎。
常德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鄉村旅游的發展,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動鄉村旅游與全域旅游緊密結合。比如,全力打造國內外知名的“全域桃花源”旅游目的地。
在市委、市政府、各級旅游主管部門的支持和組織下,旅游企業、旅游協會的負責人和大學研究鄉村旅游的學者,多次到鄉村進行實地調研考察,努力挖掘新的鄉村旅游點,以期為市民推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綜上所述,常德有著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地域優勢也非常突出,再加上政策的支持,在這種大環境下,常德的鄉村旅游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2全域旅游視角下常德發展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
2.1產品同質化,缺乏特色
全域旅游,不是一窩蜂地去發展旅游,而是應該因地制宜,發展適合自己的,獨具特色,且不易模仿鄉村旅游品種。
桃源楓樹鄉的花海賞花游,當時轟動一時,甚至出現在花海附近幾公里的范圍內,一個停車位都難求的情況,但是隨著歡樂水世界、詹天湖也有成片的花海,楓樹鄉的花海不再新奇,單純的賞花游無法形成持久的競爭力。十美塘的油菜花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去觀賞,但在常德來講是十分常見,任何一個鄉或村都可以開發出來,所以特色性不強。而其他大多數的鄉村旅游主要就是農家樂等形式,主要活動都是以吃農家飯、觀光、垂釣、棋牌、采摘為主,千篇一律,毫無新意。
2.2旅游人才缺乏
鄉村旅游需要既懂旅游營銷和開發,又熟悉鄉村生活的管理人才。常德鄉村旅游的開發處于較低層次,旅游管理人員的全局意識和高度明顯不夠。比如楓林花海和十美塘的油菜花取得成功后,其他鄉鎮紛紛搞起賞花游,看多了,難免審美疲勞。各鄉各村開發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種,而不是一味模仿,這需要旅游管理人員的協調。鄉村旅游的季節性很強,鄉村旅游企業出于成本的考慮,不愿招攬太多專業素質高的員工,服務人員大多都是來自附近鄉村的村民,村民一般文化水平不高、服務意識淡薄,上崗前又缺乏系統有效的培訓,使得服務水平跟不上鄉村旅游發展的需要。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務人才的缺乏都是構成鄉村旅游進一步發展的障礙。endprint
2.3基礎設施差
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差是影響旅游感受的一個重要點。由于新農村建設和村村通,道路的交通環境變好,但停車,如廁、住宿、餐飲每一個細節沒做好都會讓旅游好感度變弱。而實際上,常德的鄉村旅游并未設置規范的停車場,像星德山、楓樹鄉等地的停車都是農民家的院子,進出都很麻煩,甚至會出現刮擦的情況。很多地方的廁所甚至是原始的茅坑,這種如廁方式很多來體驗鄉村旅游的城市居民無法接受,住宿和餐飲也是如此。民宿旅游是近幾年受到熱捧的一種旅游方式,但民宿旅游并非真正的住農民家,受游客喜歡的民宿旅游在建筑上要有獨特的小情調,干凈整潔的環境,衛生標準高的餐飲,可以說是精致旅游在鄉村的一種表現形式。
因此發展常德的全域鄉村旅游,就是要把旅游意識、旅游元素融入鄉村基礎建設中,完善基礎配套、服務配套,同時整合提升分散的旅游資源,形成常德鄉村旅游整體優勢。
3全域旅游視角下常德市鄉村旅游構建路徑
3.1將全域旅游的理念融入鄉村旅游設計中
全域鄉村旅游是以鄉村為核心,打破景區界限、整合周邊資源的全域旅游。作為全域旅游目的地,并不需要“一應俱全”,關鍵是要突出特色。
各鄉各村在發展鄉村旅游的時候,要避免同質化,要向個性化、主題化方面,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鄉村旅游的發展方向。比如,楓樹鄉是維吾爾族聚居鄉,可以在鄉村旅游的打造時,除開花海的觀賞,重點突出維吾爾族的特色,比如建筑、服裝、風俗甚至清真食品制作特色都可以是亮點。其他鄉村在開發展自己旅游品種時,不能一味地模仿,而是要找出自己的特色,建設一鄉一特色、一村一韻味的魅力鄉村和休閑養生的自然生態景區。
現在很多家庭都熱衷于在周末帶小朋友親近大自然,鄉村可借此開發受歡迎的旅游品種,比如鄉野家庭游,幫助大人帶小孩緬懷童年,舀蝌蚪、捕蟬、捉泥鰍、摸魚等。還可以利用各種節日,開發臨時性的鄉村旅游活動,比如植樹節的時候,組織家庭走進鄉野,舉行一場充滿意義的植樹活動。另外,加強與幼兒園、小學聯系,將自己的景區作為組織春游和秋游的場所。
一個地區的旅游吸引力不是由某一個或某幾個景點構成,而是由該地區全域形象構成的。在實施全域旅游戰略,用精品旅游線路把其他旅游景點串聯起來,單個景區變成系列景區,實現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才能真正把游客留下來、把消費帶起來。在這方面常德也可以借鑒長株潭親子聯票制度,把各鄉村旅游景區好景點串成串,既解決了父母節假日帶小朋友出游的問題,又解決了鄉村旅游客源的問題。
3.2借全域旅游東風將旅游變旅居
旅游業正在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旅游將從傳統旅游發展到“旅行”,進而發展到“旅居”,這個趨勢將越來越明顯。
隨著熱門景點的旅游總是看人多于看景,人們在度假時更重視旅游的休閑性。發展全域旅游不僅限于單純開發景點,而是在建設好景點的同時,實現鄉村生態、鄉村環境、鄉村經濟等方面全方位的品質提升。比如,實現鄉村整體衛生保潔、環衛設施、衛生廁所、建房裝修全覆蓋,讓鄉村變整潔干凈、還保留鄉村原有的質樸,而這既帶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也讓老百姓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好。鄉村生活環境變好后,游客自然更愿意停留下來。
和康養產業相結合也是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空氣質量差是城市的通病,而這方面鄉村卻有絕對優勢,很多鄉村旅游景區都是天然氧吧。發展鄉村旅游時結合民宿旅游開發適合中長期養老、療休的旅游品種,讓旅游變成旅居。
3.3將體驗旅游和鄉村旅游緊密結合
鄉村旅游最豐富的就是農林牧副漁這些自然資源,將體驗旅游和鄉村旅游緊密結合是非常好的一種選擇。農業體驗方面,將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緊密結合可以采取體驗水稻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油菜從播種到收獲,棉花從播種到制作成棉被的全過程,油菜花和棉花還兼具非常棒的欣賞價值;林業體驗方面,可以讓旅游這體驗菌菇采拾、野果或茶樹果的采摘;加工體驗方面,做豆腐、榨油都非常具有特色;自然體驗方面,野菜藥草采集、觀星、昆蟲采集、標本制作,都是非常好的體驗方式。這些體驗式旅游是其他任何景點旅游、觀光旅游所無法比擬的,能給旅游者帶來很好的體驗感受,又給體驗者,特別是學齡階段的體驗者上了非常生動的自然課,領略了大自然的美好。
參考文獻
[1]趙梅芳.常德市鄉村旅游發展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9,(10).
[2]陶莉.基于體驗理論的常德市十美堂鄉村旅游產品開發策略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12).
[3]廖小玲,陶莉.常德市鄉村旅游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經濟發展研究,2013,(11).
[4]張道中.“旅游+”開啟鄉村旅游“4.0時代”——以樹山為核心的全域旅游構建[J].旅游管理研究,2017,(01).
[5]任芮瑤.基于全域旅游視角的蒲城縣鄉村旅游發展策略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6,(08).
[6]白然.全域旅游視角下承德市鄉村旅游發展路徑研究[J].城市旅游規劃,2016,(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