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雷+白歐


摘要:機床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對于裝備制造業具有突出的戰略地位。近年來,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回落,隨著人力成本的增加,創新能力的不足,高端供給缺乏、低端競爭惡化的不利局面日益凸顯。為改變我國制造業中小企業日漸惡化的生存環境,探討一種基于網絡化協同平臺的機床行業共享經濟模式,通過創新機床租賃模式,一方面幫助機床用戶降低對于設備購入資金、工藝創新等的要求,另一方面幫助機床企業消化閑置產能,降低運營成本,從而提升我國制造業整體的競爭力。
關鍵詞:機床行業;共享經濟;網絡化協同平臺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0.017
機床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裝備,幾乎所有金屬切削、成形過程均需借助機床實現,機床的加工精度、效率和柔性直接決定一國的制造水平。因此,機床在裝備制造業中具有突出的戰略地位。機床行業的上游供給主要包括數控系統、功能部件和鑄件,下游需求為裝備型產業,主要是汽車、機械、軍工(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業等)和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等。下游行業的產能擴張是機床需求的基礎,裝備型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是機床行業的先行指標。因此,受下游行業設備投資影響,機床行業表現出強烈的周期性。
1我國制造業發展困局
近年來,我國GDP增長放緩,由過去的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我國的制造業受各種內部因素和外部壓力的影響,在發展中國家以更低成本承接產業轉移和發達國家大力重振制造業的“雙向擠壓”下,產業競爭更加殘酷。一方面,制造業中小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產品附加值低,技術人才匱乏,技術創新尤其是高端與基礎領域的創新少有開創性突破;另一方面,機床需求總量下降,需求結構上升,這種趨勢倒逼整個中國機床工具產業必須調整轉型。因此,如何能幫助制造業中小微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創新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將成為機床企業實現自身產業化、站穩市場的根基。
機械加工行業是一個資金、技術密集型的行業,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去購置設備,去聘用操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如果設備的使用率不足的話,設備本身折舊產生的成本就占據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同時對于人力是一種閑置和浪費。一些企業也曾經嘗試用設備租賃和融資租賃的方式解決中小企業設備投入負擔太重的問題,但是無法實時有效的管理用于租賃的設備始終是一個比較難以逾越的障礙,同時以融資租賃為代表的大部分的租賃方式其本質是一種變相的分期付款(圖1),由于沒有結算依據和基準,只能簡單的采用以設備到用戶的場地開始進行按自然天、按月進行租賃結算的方式。
2共享經濟模式強勢突圍
伴隨著工業互聯網技術和工業云技術的出現和發展,基于工業互聯網和云計算的社會化協同機制具備了成熟的契機。本文提出一種全新的制造業生態,以智能數控設備和工業互聯網為基礎,整合廣泛社會資源,打造網絡化協同的云制造服務平臺,為企業和個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云制造服務。作為智能制造的實現基礎,網絡化協同平臺的目標是使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人與生產過程可以產生互聯,與裝備的智能化共同催生出智能裝備的聯網,通過裝備聯網消除信息孤島,生產過程中的信息與數據實現無阻礙傳遞,使生產過程可以得到實時的管理和監控,通過對數據和信息的分析和應用,對生產設備進行直接有效的在線管理,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工業互聯網像互聯網消除了人與人、人與商品的距離一樣,消除了設備與設備的由于地理位置阻隔而造成的信息與數據無法傳遞的問題,使跨地域的生產能力通過工業互聯網進行組合成為可能,可以實現根據訂單就地、就近生產,減低集中生產所帶來的物流成本。同時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協同平臺使制造業價值鏈的分享成為可能,生產過程中設計、工藝、制造、供應鏈、物流這些環節都可以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價值分享,以機床租賃為例,通過以機床的基本物理量(電流、電壓、溫度等)為數據基準進行結算,通過網絡化協同平臺進行實時傳遞和結算,這樣的結算方式透明精準,用戶在真正聯網開機加工的時候才進行計時計費,不聯網無法開機,不開機則不用計費,平臺則始終作為機床的擁有者和管理者,機床的購置成本和維護成本并不會轉嫁到用戶的頭上,徹底解決了中小企業的設備投資負擔重、后期服務成本高的問題。在這樣的模式下,作為機床的生產能力的運營方,在機床的全生命周期中提供服務,保證機床的精度和性能,網絡化協同平臺同時提供基于工業數據的設備維護能力。
基于裝備互聯,提供產能租賃云平臺,支持多種租賃模式,以實時互聯、按需付費、及時結算的新商業模式,實現基于網絡的智能裝備分享經濟模式(圖2)。云平臺提供線上生產能力的資源池,通過地理位置、裝備工況、工藝能力等多維度進行數據挖掘分析,實現訂單和產能的智能篩選匹配,并且組織起所有與制造任務相關的設備工藝、產能、人員、原材料、物料資料匹配等需求,讓供需雙方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3機床共享模式的未來
機床共享經濟模式降低了用戶對于設備購置資本的要求,同時廣泛整合社會資源,為用戶提供設計、工藝、制造、供應鏈、物流等生產過程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基于網絡化協同平臺的共享經濟新模式,機床企業從設備制造商向工業服務商轉型,這種轉型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有利于延伸和提升價值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
共享模式的推動,需要政府、產業界和資本的廣泛參與,只有聚集更大范圍區域和行業內的生產資源,才能實現企業間資源共享、產能協調,解決由產能分配不均帶來的產能不足和產能過剩帶來的資源浪費,改變不良的行業競爭業態,最終從根本上提升制造業整體的競爭力,實現吸引大規模生產需求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