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先智
內容摘要:加強信息教育、培養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已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現代教育信息化讓語文學習進入一個新的的境界,優化了語文學習資源,提升了語文學習的品味,直接影響到了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 語文學習方式
隨著信息時代飛速發展,信息越來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傳統的語文學習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因此,加強信息教育、培養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已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現代教育信息化讓語文學習進入一個新的的境界,優化了語文學習資源,提升了語文學習的品味,直接影響到了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
1.教育信息化拓寬了學生語文閱讀的視野
教育信息化時代課堂內外可實現資源的整合,學生視野更加開闊。比如在課堂閱讀中,網上的對話消除了傳統語文教學中老師“一言堂”的弊端,對話更加平等。網絡超文本的鏈接方式,使閱讀范圍擴大、總量巨增,極大拓寬了語文學習空間,學生有了選擇的自由,找書極為迅速,下載更為方便。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閱讀和學習的環境,學生的學習天地不再局限在課堂,課外利用多種現代信息資源,有選擇地隨時學習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知識積累,而且開闊了視野,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語文素養。“秀才不出門”,真的能夠“全知天下事”。
2.教育信息化激發了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
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課中巧用信息技術能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對課堂的期待、對學習的挑戰,使教學過程呈現出情景交融、形聲并茂、生動活潑的局面,自主學習才能產生運行的動力。學生在網絡資源中獲得知識或感興趣的信息,就會去動手搜索查閱,這樣自然就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的潛能才能得以展現。信息網絡能為學生構建一個自主的學習環境,在這里學生可以自由控制整個學習過程,選擇學習時間、學習方式以及他們喜歡或感興趣的資源等,學生的自主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因此學習動力更足。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許多認知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化微觀為宏觀,化抽象為具體,化呆板為生動。尤其在學習中的疑難之處,再現情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啟發學生思維向深層發展,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引起其積極地情緒反應,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極大地激發了語文學習的動力。
3.教育信息化使學生學習語文易于達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傳統的初中語文學習方式大多是學生聽、寫、讀,很少交流,即使偶爾的討論,往往是流于熱熱鬧鬧的形式,總會有學生濫竽充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學生可以足不出戶,坐在家里學習的同時又與老師、同學保持聯系。同學之間跨越時間空間障礙,方便快捷的進行互教互學。不受班級、學校、乃至國家界限的的限制,進行交流學習,接受多大量的、多元化的指點和幫助。這種開放的學習空間可以對同一個問題進行多種不同觀點的觀察、分析和比,集思廣益。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有了自主學習、探究的天地,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合作探究精神,這正好體現了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大多語文教師一直在倡導學生自主參與交流、合作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教育信息化學習環境的新變化,使網絡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具備了更多的潛在優勢,可以為這種學習方式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4.教育信息化使學生學習語文實現了資源共享
傳統的語文教學教師以教材講教材,學生以教材學教材,盡管教材仍然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主課堂,但這種教與學的方式陳舊單一,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阻礙了能力的形成,限制了素質的提高,這樣的學生很難適應社會的需要。在教育信息化日益發展的今天,學生的生活空間里,蘊藏著取之不盡學習資源,學生可以科學合理的享用報刊媒體、網信息絡,廣播電視。既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才干。師生可以平等地共享人類的學習資源,優勢互補,集百家所長,補百家所短。
5.教育信息化可以使學生識記、積累、練習方式多樣化
信息化環境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容量增加,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使學生有效地掌握不易記憶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教會學生積累知識。平時散見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積累起來,教會學生了解知識間的聯系,分類整理,系統歸納,增強知識的系統性。積累資料,節省了時間,加大了容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運用計算機技術編寫有針對性的練習,電子白板展示,靈活方便,其練習效果非常之好。化學習被動為主動,化抽象為具體,還可以通過帶娛樂性的練習,能輕松鞏固已學知識。比如在練習中編各種形式的填空題、選擇題、是非題等,由電腦來判斷學生解答的正確與否,學生及時更正,提高了課堂練習的效果。
6.教育信息化使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
個性化教育是現代教育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征。尊重差異、發展個性才是自主學習的根本目的。傳統的課堂學習極少體現個性化學習,學生們共同討論教師提出的某一個問題,而信息化學習則提供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空間。傳統教育扼殺學生的個性發展,可能大多是迫于班級容量太大。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技術操作便捷的優勢,容易達成廣泛的學習目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學習基礎和認知風格,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練習習題、學習方法、步驟和學習速度,并且能及時得到同學、老師的指點或反饋信息,促進個別化的建構。個體差異性需求得到了滿足,多元智能得到了承認,知識的個人意義被真正發現,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這種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個人潛能也能夠最大限度地發現和挖掘。
7.教育信息化使學生練習寫作的方式得以拓展
寫作能力的培養歷來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文字的信息量越來越強大。在信息化環境中,互聯網上寫作日益頻繁。今天,博客、微信走進了千家萬戶,學生可以瀏覽他人或朋友的博客或微信,寫下一些評論性文字。或者把自己的優秀習作發表在博客或微信上。學生練習寫日志,可以把生活中的見聞、感想寫在博客或微信上與大家分享。還可以透過微信來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情。文章被瀏覽后,老師或同學可以點贊,別看小小的贊同,卻有著一種被肯定的感覺,帶來愉悅的好心情。通過師生、生生交流,學生的寫作興趣被激活,寫作量大大提高。也有些學生利用QQ空間寫日志,他們們互相加為好友,互相欣賞、互相評價等等。這樣,課外寫作帶動了課堂寫作,課堂上大家的寫作熱情也大大提高了。
8.教育信息化使網絡逐漸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
學生傳統的語文學習工具主要包括:字典、詞典等工具書,而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網絡上備有各種類型的網絡版工具書,各種字典、詞典等工具速查知識庫,與傳統的印刷型工具書相比,它們具有內容更豐富、使用更方便、數據更新穎等優點。那既是學習工具,又是良師益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難關,為了搜尋相應的知識點,不必再翻箱倒柜查課本,只需要在網上查找,就能找到幫手。一些教師將自己的教學內容及知識點或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知識的相關示意圖傳到網上,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的方式方法,增強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成績。
總之,信息化不僅可以豐富語文學習的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打開了一扇窗、搭建起一個平臺。盡管在學生運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遇到了諸多的問題和困難,但教育信息化的推進正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模式和文化觀念,同時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影響巨大,使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達到空前的水平。
(作者單位:甘肅省莊浪縣水洛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