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映竹
2017年7月的一天,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革新社區“老吾老”養老服務中心。
社工吳霜正在給失能老人陳茂林喂飯。
半年前,陳茂林的生活還是另外一番景象:因工致殘失去雙手,離婚,再加上性格孤僻,陳茂林總是獨來獨往。
“老吾老”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發現后,總是“厚起臉皮搭訕”,邀請陳茂林進來看一看、坐一坐。
陳茂林圍觀了幾次象棋后,便同幾位棋友交上了朋友,成了中心的??汀?/p>
陳茂林所經歷的轉變,源自大渡口區養老服務的標準化建設。
2013年至今,大渡口區累計投入專項經費900余萬元,通過以點帶面、逐步推廣,建成“老吾老”服務中心27個,僅2017年1—7月,累計服務6萬余人次。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霸谶@樣好的政策導向下,我們力爭到2020年建成45個服務中心,進一步擴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覆蓋面。”大渡口區民政局長顏裕杰說。
問題倒逼
2011年,百年重鋼環保搬遷,萬余名職工遷往長壽區。但大渡口區堰興、革新、鋼花等老社區,還居住著大量重鋼離退休職工。
陳茂林便是其中一員。
2016年,大渡口區60周歲及以上人口已占總人口的21.8%,超過全市當時19.8%的老齡化人口比重。
“為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老有所養‘弱有所扶,我們率先提出‘養老在社區,養老不離家工作思路,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從事養老服務?!鳖佋=苷f。
為此,大渡口區民政局針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開展了多次調研?!罢{研發現,以前建成的養老場所建設風格各異、功能布局凌亂、水平參差不齊?!鳖佋=苷f。隨后,大渡口區民政局申請注冊了“老吾老”老年人活動中心品牌。
“我們重點從三方面開始探索社區養老新路子。”顏裕杰說。一是明確打造“老年人聊天、休閑、娛樂的活動平臺”,而非以往“片面追求床位”的新思路;二是由區民政局統籌把關、統一設計,各鎮街利用社區閑置用房,采用按圖承建施工的方式建設;三是提出“四個統一”標準,即統一的功能設置、統一的標識標牌、統一的服務標準和統一的裝修風格。
“現在的‘老吾老養老服務中心細到連抹布顏色都有規定?!鄙绻ば埲滩蛔〔逶捳f。
標準升級
2017年3月,長壽區長壽湖畔。
明國秀和老伴一起走下大巴車,對眼前的青山綠水贊嘆不已。
“很多老人為家庭奉獻了一輩子,老了想出去看看但又走不遠,單獨出行子女又不放心?!备镄律鐓^黨委書記胡修琦說,“‘老吾老和旅行社合作解決了這個問題。工作人員就在社區門口接送,參團的都是街坊好友,還有專業醫護人員帶著醫藥包和社工隨行?!?/p>
2014年5月,“老吾老”養老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被納入國家第一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
為深入推進項目試點,大渡口區進行了“兩步走”。
第一步:建立區級聯席會議制度。
“由區政府副區長作為第一召集人,民政、衛生、體育、教育等14個單位負責人為成員,對‘老吾老試點工作進行統一協調部署。”顏裕杰說。
第二步:統籌各級項目資金。
“每年從福彩公益金中劃撥150萬元至200萬元資金,專項用于‘老吾老項目,并爭取到市民政局每年80萬元的標準化補助經費?!鳖佋=苷f。
“兩步走”之后,“老吾老”由“老年人活動中心”升級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標準化體系隨之建立:先前側重硬件為主的“四個統一”標準,轉變為軟、硬件并重的統一建設規范、統一設施設備、統一文化氛圍、統一服務標準;規范了16項工作流程及操作規程,包括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儀容儀表、服務話語、接待禮儀等;站點服務內容也從早期的棋牌、觀影、手工、聊天等拓展到“助餐、助醫、助急、助浴、助游”等“五助”服務。
明國秀夫婦出游長壽湖,就得益于“五助”中的“助游”。
“我們采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招標專業管理公司,再由其與家政、餐飲、旅游等第三方公司簽訂合同購買服務,組成專業養老服務團隊?!鳖佋=苷f。
2017年10月底,“老吾老”試點工作驗收成功,成為全國第一家符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標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上門惠民
2017年9月的一天清晨,大渡口區萬有社區。
“空巢老人”陳大興家的洗衣水槽漏水,積水灌滿了整個陽臺?!耙郧岸际切÷?,沒在意,哪曉得突然一下這么嚴重?!?/p>
手足無措的陳大興趕忙撥打了“老吾老”熱線。
“陳爺爺本來身體就不好,患有支氣管炎,我和同事熊志林就怕他情緒激動,趕緊派人到五金店購買工具去修水管。”熱線專員劉磊說。
就這樣,漏水問題很快解決。
“目前,我們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上門服務。”李凱說。作為通過政府購買中標的重慶孝誠健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主管,李凱和團隊將服務送到了老人家門口。
比如送餐上門,在革新這樣的老舊社區,沒有電梯,社工都是爬樓送餐,等老人吃完,取回餐盒消毒后再自己就餐。
“60歲以上老人都可辦卡,不限戶口,一個服務中心輻射了多個社區。為保障安全,我們不得不限流。如此一來,服務就顯得供不應求?!崩顒P說。
因為“老吾老”環境舒適又有眾多娛樂服務,老人都想來此聚會。但因場地有限,中心常常被迫限流。對此,老人們只好無奈接受。
為了讓更多老人尤其是失能、失獨老人享受服務,大渡口區民政局引導“老吾老”進一步轉型升級——在繼續完善“五助”的基礎上,全力發展上門服務。
除送餐、陪同就醫之外,專業社工還會為失能老人助浴,節日上門為失獨老人煮飯等等。
技術提升
2017年6月,革新社區。
83歲的獨居老人李明珍在客廳被風扇電線絆倒。
萬幸的是,社工劉磊早先在老人手機里保存了自己的號碼,并設置了一鍵速撥。
電話撥通,劉磊火速前來,趕忙帶李明珍到重鋼醫院就診。很快,老人脫離了危險。
“一鍵速撥”之外,“老吾老”現在也搭上了“互聯網+”快車,朝“智慧養老”方向不斷探索。
2017年,大渡口區民政局安排專項經費61.8萬元,委托重慶孝誠公司開展標準化運營試點,并負責搭建“大渡口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化平臺”。
2017年11月21日,大渡口區居家養老信息服務中心。
呼叫中心坐席人員陳娟正在進行每日詢訪:“李伯伯,這幾天降溫了,要多添衣服喲,記得按時服藥,下周又有專家義診,歡迎您來參加?!?/p>
另一邊,李凱正站在大屏幕前,手握鼠標查看訪客數據。
李凱手中的數據,來自“老吾老”門口的觸摸式服務一體機:老人刷卡后可簽到、查詢活動及預約服務,信息中心則可通過分析數據滿足老人興趣,調整服務。
“2017年3月,我們升級了一體機。錄取老人指紋,是為保障數據真實性,通過現場義診,現已收錄老人健康檔案兩萬多份。分析各項指標后,我們可以為老人提供保健意見,并且定期更新追蹤?!崩顒P說。
除了一體機,微信公眾號也可以預約服務。為“互聯網+”做準備,“老吾老”定期開展智能手機操作教學。“服務反饋以現場采集和呼叫中心電話回訪為主。APP還在調試階段,將來老人可用APP預約所有服務,查詢自己的健康數據?!鳖佋=苷f,“下一步,現有的信息平臺還將鏈接第三方服務公司,收集云數據,做成大平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