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杰
摘要:“鄉賢文化”中的積極部分對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新鄉賢是中國傳統鄉賢在新的時代的延續與傳承,是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孕育出來的。新鄉賢文化更多的汲取了傳統鄉賢文化中的價值精華,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應有之意。
關鍵詞:新鄉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0.053
1新鄉賢的概念與特征
“鄉賢”的稱謂來源于東漢,是古代封建王朝對有作為的朝廷命官,或享有崇高威望、為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社會賢達(符合立德、立功、立言的標準),去世后予以表彰的榮譽稱號,亦是對其人生價值的肯定。其“賢”一般突出表現在教化鄉里、移風易俗、賑災辦學、興修水利、勸課農桑、鄉村自衛等方面。其品行、事跡往往成為官方正統宣揚的典范,也成為社會效仿的準則,對于捍衛封建正統思想和維護鄉村穩定有特殊意義,歷代官方、民間大力宣揚、隆重紀念。盡管,“鄉賢文化”中有著很多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相符合的封建糟粕,但其積極部分對于今天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亦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本文的新鄉賢特指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各行各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模范代表、時代先鋒等。新鄉賢是中國傳統鄉賢在新的時代的延續與傳承,同樣是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孕育出來的。比如,道德模范、慈善家、見義勇為者、勞動模范等等。因此,中華傳統文化孕育了新鄉賢,新鄉賢文化更多的是汲取了傳統鄉賢文化中的價值精華,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應有之意,新鄉賢天然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踐行者。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內涵闡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優良成果,它是對不斷發展著的社會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升華,它從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中汲取營養和智慧,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實踐經驗的有益融合與提煉。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需著眼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今中國的時代精神,注重全民素質的提升和社會和諧穩定。
從國家層面來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很好的詮釋了國家的發展戰略和美好愿景。沒有強大的社會主義中國,就不可能實現全體國民的共同富裕,更談不上個人的全面發展、幸福指數,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不可能實現。從社會層面來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是古今中外人們的共同追求,先哲們強調“人人生而平等”。華夏歷史上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就充分說明了文化的自由,“不患寡而患不均”“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等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平等與公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個人層面出發提倡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偉大的愛國者、民族英雄至今為人稱贊、緬懷,他們的愛國情懷凸顯了中華兒女的獨特品質、氣質。勤勞、勇敢、善良是中華兒女創造輝煌文明的品質保障。
在我國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時代背景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從國家、社會、個人層面凝練出當代中國政治生活、社會管理創新與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方式和理念,把“四個全面”、“經濟新常態”等黨的執政理念、國家發展戰略、社會管理創新理念等轉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內容中,為社會主義改革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和精神動力。
3新鄉賢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力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體現著社會尊崇和倡導的價值目標、理想信念、道德風尚和精神風貌,深邃的理論往往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載體為廣大人民所理解認同、身體力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積極深入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精神世界,把長期以來我們民族形成的積極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繼承和弘揚起來,使之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服務。”
鄉賢文化是古老華夏文明的突出代表,集中展現了鄉村社會愛國愛鄉、和睦鄉里、重義向善、勤勞勇敢的道德力量和人生追求,代表著古往今來鄉賢們的“兼濟天下、獨善其身”的理想抱負,蘊含著豐富的可資借鑒的社會治理智慧,對于凝聚鄉村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來,由于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古老的鄉村傳統秩序面臨逐漸解體的危機,如何重塑鄉村社會秩序和重拾民間信仰,讓處于社會轉型大潮中的中的個體不至于疏離傳統,讓在鄉或離鄉的個體有認同感、獲得感,是當前鄉村建設的當務之急。而新鄉賢恰恰可以在這些方面發揮獨特優勢:一方面,他們扎根或者出自故土,對我國鄉村社會悠久的歷史、傳統習俗、風俗等比較了解和熟悉;另一方面,他們又具有現代社會的新理念、新知識,對現代社會價值觀念和知識技能有一定的掌握、運用。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成了溝通傳統與現代的中介。他們在鄉村里一般擁有較高的地位和威望,他們的看法、意見、建議一般能為村民所接受,可以有效調解矛盾、消解紛爭、維護鄉民權益,成為鄉民的“代言人”,利于鄉村社會的現代化建設和治理。毫不夸張的講,在這里新鄉賢可以起到類似“安全閥”“消防栓”的獨特作用。他們以其獨有的現代知識、能力和睦鄉鄰,規范秩序和行為,讓現代法治觀念和傳統價值倫理在鄉村社會有機融合,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
4新鄉賢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全體國民行為規范和約束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實現形式和實踐效果。如果核心價值觀僅僅是抽象地、簡單地停留在華麗的詞藻層面,僅僅是尋常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甚至成為一種脫離人民群眾生活實際、可望而不可及的理論說教,就難以成為具有強大說服力、影響力、感染力并為全體國民廣泛認同和遵循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
廣大農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是當代中國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內容。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社會面貌發生了巨變,古老農耕文明流傳下來的傳統鄉村觀念、道德信仰、鄉風民俗受到劇烈沖擊,傳統鄉村出現空心化、衰敗化的趨勢,一些原本淳樸的村民呈現出道德失范、價值錯位等現象,令人擔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部分農村地區的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建設弱化、軟化或者沒有效果。而新鄉賢的典型示范和言傳身教,可以很好的起到移風易俗、勸人向善的作用。新鄉賢文化能夠塑造村民崇德向善、重義輕利的良好氛圍,增強鄉村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體來說,需要做到以下幾點。endprint
其一,充分發倔中華傳統文化資源,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新鄉賢身上代表的傳統優良家風——尊老愛幼、謙恭和善、勤勞上進、愛國愛家,新鄉賢發揚的時代精神——積極進取、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等等,都應該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資源和實踐載體。
其二,積極培育新鄉賢文化。有針對性的發揮離退休老干部(包括老黨員、老紅軍)、專家學者、時代先鋒(尤其是優秀新生代農民工等)、知名企業家、社會活動家等群體在打造新鄉賢文化中的引領、示范作用,積極開展新鄉賢建設工程。比如,倡導鼓勵新鄉賢回饋鄉里,踴躍捐資建學,大力投資新農村的公共服務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改變鄉村落后面貌,實現脫貧致富;著力培養具有現代專業知識能力和管理經驗又致力于服務鄉村、建設鄉村的當代新鄉賢。著力相關制度保障,落實有關政策,為新鄉賢投身新農村建設、發揮作用提供支撐平臺、活動舞臺——借助鄉賢理事會、鄉賢調解員、鄉賢資政會、鄉賢任“河長”等制度,鼓勵和支持新鄉賢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中國特色鄉村治理現代化進程,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有力支撐。
其三,創新宣傳形式,打造新鄉賢文化工程。新鄉賢文化的構建應著眼于傳承傳統鄉賢文化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載體應充分借助“互聯網+”的形式,發揮傳統媒體、新媒體、自媒體的優勢和力量(報紙、電視臺、微信等),大力實施新鄉賢文化工程:如“身邊的好人”“道德楷模”“最美鄉村教師 ”“幸福家庭”評選,各行各業中“愛崗敬業”“守承諾重責任”等典型人物及事跡的發掘、宣揚,相關題材優秀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的創作等,在社會上形成傳頌新鄉賢、真學真做文明人、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羅青. 馬克思主義創新理論發展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2.
[2]建新. 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動力與機制研究[D].沈陽:東北師范大學,2013.
[3]張艷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新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
[4]毛厚軍. 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創新研究[D].成都:西南大學,2014.
[5]段鵬飛,劉泓俠. 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在我國的實踐和創新[J]. 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09,(01):39.
[6]韓玉超. 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中國化進程研究[D].沈陽:沈陽理工大學,2014.
[7]王紅霞.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分析——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為例 [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 (3): 5557.
[8]楊軍. 論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的歷史文化載體——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為例 [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3,(7): 8790.
[9]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牢記歷史經驗歷史教訓歷史警示 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N].人民日報,2014-10-14.
[10]習近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