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媛媛
摘要:首先對財務報表舞弊的定義特點和財務報表舞弊基于的理論進行了闡述,進而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原因從內部和外部兩個大方面進行分析,最后針對原因提出相應的治理對策。
關鍵詞:財務報表舞弊;舞弊原因;舞弊治理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0.058
1引言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加快發展,上市公司數量增多的同時類型也多樣化,然而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行為卻屢禁不止,影響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利益相關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往往關注被投資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和發展前景及公司價值,而這些信息很大程度來源于公司的財務報表。財務報表存在舞弊時,利益相關者會由于錯判而損害自身的經濟利益。因此,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并研究相應治理對策對于維護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利益促進市場健康發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2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的定義
在我國審計準則《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41號———財務報表審計中對舞弊的考慮》中,對“舞弊”進行了如下定義:舞弊是指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治理層、員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騙手段獲取不當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為。
在2002 年 10月,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發布《審計準則公告》 第99號(SASNo.99),對財務舞弊的定義是:財務舞弊是故意行為,通常涉及到故意隱藏真實財務信息,欺騙外部財務信息的預期使用者。
從財務報表舞弊的定義可以總結出以下舞弊特點:一,主體通常是管理層;二,舞弊的客體是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信息;三,舞弊是一種故意行為;四,舞弊的目的是欺騙信息使用者并誤導其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
3財務報表舞弊的基本理論
3.1GONE 理論
在上世紀末, G.Jack Bologua、Robert J.lindquist和 Jiseoph T.Wells提出了該理論,4個字母的集體含義:Greed-貪婪、Opportunity-機會、Need-需要、Exposure-暴露,他們對舞弊風險因素做了以上四種分類。
“需要”因子是需求與動機。上市公司自身具有融資的需要,管理層個人利益的需要以及實現預期財務目標的壓力等,往往會使管理層進行財務報表舞弊。
“機會”因子。能夠進行舞弊意味著存在管理層進行舞弊的機會,例如管理層掌握著公司各個方面幾乎所有的信息,同時對會計工作有較大影響,企業內部控制不完善不健全等,這些都為舞弊的發生提供了機會。
“暴露”因子。當舞弊行為被揭露被公之于眾的可能性比較小又加之僥幸心理,舞弊滋生;當法律不健全,對舞弊行為的懲處力度和執行力不足時,舞弊滋生。
“貪婪”因子也與個體行為相關,通常管理層對于個人利益的貪婪會滋生舞弊。
3.2委托代理理論
上世紀90年代,該理論由美國經濟學家(伯利和米恩斯)提出,委托代理關系主要是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間的關系。
所有者與管理者之間由于利益的不一致以及這種委托代理關系使得管理者有了動機去進行舞弊。所有者想要自己的權益最大化,就會給管理者設定一系列的經營指標和激勵獎懲,而管理者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擁有很大自主權,對于企業的信息掌控力度遠大于所有者,為了實現經營目標以及實現個人利益管理者便往往利用職位之便進行舞弊。
4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原因分析
4.1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內部原因分析
4.1.1管理層個人利益的驅使
第一,財務指標能夠直觀清晰的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進行評價考核與分析。財務指標反映出的經營狀況良好時,管理層會獲得相應的收益報酬,相反當業績不佳盈利能力較弱時,管理層的物質報酬薪資水平減少,自身的壓力增大,因此當公司財務業績下滑時,管理層會基于業績考核而進行財務報表舞弊。
第二,擁有本公司股票的管理層為了獲取更大收益。為了解決所有者與管理者的利益不一致問題,上市公司一般對管理層實行股權激勵。為提升股價進而實現更大的個人利益,管理層往往會進行財務報表舞弊。
4.1.2獲取資金的需要
第一,獲取信貸資金。在貸款對象的選擇上銀行出于安全性考慮,更加偏向于經營狀況良好,盈利水平高的大企業。財務報告是銀行審核企業貸款的一個重要依據,因此為了獲取信貸資金,當上市公司經營狀況處于不佳時期時,通常會編制虛假的財務報告以獲取信貸資金。
第二,初次發行股票。公司發行股票主要目的是籌集到盡可能多的資金。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于初次發行股票有一項規定,要求公司連續 3 年盈利,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達不到要求的上市水平時,公司為了實現上市融資的目的很可能調節財務數據,進行財務報表舞弊。另外,一般情況下公司的盈利水平越高股價也越高,企業為了募集更多的資金就需要向外界傳遞積極的財務信息,在上市前常常會對財務報表做出調整。并且上市前的財務報表粉飾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以后年度會計報表的編制,許多公司在上市后想要保持盈利水平和財務狀況便不得不繼續進行財務報表舞弊。
第三,配股、增發新股。無論是配股還是增發新股,都對公司的盈利能力有較高要求。對于配股的要求有眾多,其中一項是上市公司連續三年凈資產收益率平均達到10%,最低不得低于 6%。增發新股的眾多規定中也有對盈利能力的明確要求:上市公司在增發新股前 3 年得連續盈利。所以,在公司經營業績不佳的情況下,上市公司為了達到配股、增加新股的目的,就只能通過調節財務報表使其盈利狀況看起來符合要求。
4.1.3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
第一,股權結構存在不合理性。國有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在上市公司中仍占有較大比重。表決權與股權比例相掛鉤,因此在決議時大股東擁有很大比例的表決權,為了謀求自身利益,大股東依靠自己的表決權對股東大會的決議進行操縱,進而影響董事會運作和監事會監督,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endprint
第二,獨立董事的獨立性較弱,對管理層的監督達不到預期。大部分獨董對管理層的監督只是表面形式,大部分獨立董事都同時兼幾份工作,時間和精力有限,自然對于公司的經營管理參與較少,且獨立董事的受聘和薪酬也會受到管理層影響,這些都導致對管理層的監督浮于表面不夠深入。
第三,監事會發揮的作用不顯著。監事會作為上市公司的監督機構,應對董事會和管理層嚴格監督,規范其行為。然而監事會成員是通過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的,他們權衡利弊之下只能任由大股東操縱,代表大股東的利益,其他那一部分通過職代會選舉產生的監事會成員心有余而力不足,力量不足以與之抗衡,導致的最終結果是監事會實質上是受大股東的控制,另外監事會只有有限的監督權,權力范圍實則很小,導致監事會難以制約董事行為。
4.2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外部原因分析
4.2.1缺乏嚴厲懲罰措施
我國對財務報表舞弊的處罰數額小到幾萬大到幾十萬,數額僅僅是舞弊所帶來的高收益的冰山一角。行政處罰主要包括吊銷執照、給予警告等,刑事處罰上也并不嚴厲。財舞弊所要承擔的成本較低使得舞弊者鋌而走險不惜為了更大利益而違反法律法規。
4.2.2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時缺乏獨立性
我國注冊會計師獨立性的缺乏,導致發揮不出其本應具有的強有力外部制衡功能。本應由股東大會聘請會計師事務對財務報告進行審計,然而我國上市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導致委托者與編制財務報告主體是一致的,從而使注冊會計師失去其獨立性,監督功能大大弱化。另外,著名的大型會計事務所占據了大多數客戶,小型會計事務所數量眾多業務量卻寥寥無幾,事務所為了保住和增加客戶量便過多地遷就被審計單位,不惜冒著風險協助上市公司管理層進行舞弊,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
4.2.3財務會計制度的不完善
我國財務會計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上市公司有機會巧妙利用會計準則、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達到自己粉飾報表調節利潤的目的。例如,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準則,通過對存貨多提或少提存貨跌價準備、對應收賬款不合理地計提壞賬準備等進行利潤操縱。再如,上市公司通過對折舊計提方法的調整以及對折舊年限的改變。
4.2.4政府相關部門監管不到位
企業的發展與地方政府的法規政策息息相關,而地方政府在制定法規政策時通常會維護自身的利益,地方政府更加傾向于制定有利于與其經濟目標相符的企業發展的法規和經濟政策,同時放寬對該類企業的監督,對于企業的財務舞弊行為往往選擇容忍和視而不見。
5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治理對策
5.1針對財務報表舞弊內部原因的治理對策
5.1.1加強管理層的誠信建設
發生財務報表舞弊的一個重大原因在于管理層的操縱和凌駕,歸根結底是由于管理層誠信道德的缺失。因此,治理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的一項重要舉措就是加強管理層的誠信建設。首先,讓管理層從主觀意識上認識到舞弊的違法性和不利影響,從而自動放棄舞弊。例如,可以通過舞弊案例、成功人士事例教學讓管理層從形象的案例中得已切身體會。其次,對管理層的道德行為進行評價并予以披露。例如,可以員工對管理層的道德和操守真實情況進行匿名評價,之后進行公示。
5.1.2健全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監督
要加強內部控制審計監督,完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環境,確保管理層沒有凌駕。例如,內部審計和公司財會機構保持高度的獨立性,并使內部職能部門相互制衡;管理層借助公司內部審計部門對下級人員和機構進行控制;在信息披露方面加大力度,將公司內部控制方面的實施情況信息進行一定的披露。
5.1.3完善內部治理結構
第一,通過逐步穩健降低國有股的比重,改變原有的股權結構、構建多元化的股權結構,形成多個大股東相互制約相互制衡的局面。例如,引導機構投資者的長期持股,目前我國的機構投資者主要進行短期投資,對長期投資理念不予支持,因此為了使股權多元化,應培育具有長遠投資理念的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能參與到上市公司的治理之中,并對管理者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有益于內部制衡和約束。
第二,提高獨立董事的參與度,確保其獨立性。對于獨立性而言,可以建立獨立董事薪酬基金,其基金費來源于上市公司,可以綜合考慮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數量、資產規模等因素確定一個籌集資金數額。在發放工資時由獨立董事協會統一發放給獨立董事,使獨立董事的薪酬發放獨立于上市公司,這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獨立性。對于參與度而言,可以增加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的比例,使其更有話語權。
第三,充分發揮監事會的監督功能。例如,實行公司監事會與內部審計機構對股東大會與經營管理層直接負責選拔綜合素質較高的人員作為監事會成員,監事首先最基本的要有強烈的責任心以及道德感,其次要具備財務會計、經濟金融以及法律等方面的專業知識。
5.2針對財務報表舞弊內部原因的治理對策
5.2.1加大財務報表舞弊懲處力度
加大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行為的懲罰力度,加大執行力度。例如,可以將處罰金額與舞弊涉及的金額掛鉤,并處以額外的賠款罰款,舞弊涉及的利益越大,上市公司所承擔的賠償相應越大;必要的時候還要增加刑事責任使之與民事賠償相互配合,這會很大程度上提高其舞弊成本和風險,舞弊者在自己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就會自動放棄舞弊。加大財務報表舞弊懲處力度產生了由外對內的制衡。
5.2.2增強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
注冊會計師的外部審計對于上市公司起到外部制衡外部監督的作用,而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是保證制衡和監督質量的關鍵。因此,治理財務報表舞弊要增強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由于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仍然存在一定問題,合理性也有待提高,審計機構的決定和其報酬的支付實質由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所控制,致使注冊會計師失去其獨立性。為此,可以借鑒美國 J·Ronen 教授提出的財務報表保險制度:上市公司先通過保險公司購買財務報告保險,本質上是在上市公司與會計師事務所之間搭建一個中間橋梁——保險公司,然后由該保險公司獨立自主地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上市公司進行獨立審計,以此避免注冊會計師獨立性受影響。另外,還可以實施實行交叉審計、定期輪換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限制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對同一公司審計的年限和同區審計。
5.2.3細化會計準則要求
會計準則的制定者應當將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更加明確的細化,在保證準則具有一定靈活性的基礎上,將模糊的概念和規定進行更細致化界定,在更大的程度上減少相關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 另外,管理層在對會計估計或會計政策做出調整時,必須將本次對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調整理由和影響清晰明確的對外進行披露。
5.2.4加強地方政府監管力度
地方政府要客觀公正地處理企業發展與政府自身利益之間的關系,建立健全與企業會計處理相關的地方法規,嚴格執行法規的相關規定,減少制度、政策上的漏洞與灰色地帶,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和制約,對上市公司進行財務報表舞弊起到有力的外部監管作用。
6總結
通過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進行內部外部原因分析,進而研究相應的治理對策,力求減少和防范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行為,有利于維護利益相關者尤其是中小股東的利益,促進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S].2006.
[2]王海俠.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與財務舞弊的防范[J].會計之友,2008,(1).
[3]張繼德,欒艷輝.我國企業財務報告舞弊的成因和防范——以華沐通途信息披露“疏忽”為例[J].會計之友.2013,(33).
[4]王桂英.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問題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7).
[5]徐佳.上市公司會計監管機制研究[J].財會通訊,2014,(2).
[6]胡宏兵,張子涵.現行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及應對[J].財會月刊.2016,(14).
[7]黃進敏.淺談企業財務報表舞弊及審計對策[J].會計師.2017,(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