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遵勝
摘要:發認罪是指犯罪的人在犯罪以后的態度,其中包括了行為人是否是否積極退贓,是否主動賠償被害人損失,是否如實交代犯罪事實。認罰是指犯罪的人在認罪的基礎上,司法機關根據犯罪的人的具體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作出與罪責相適應的量刑,犯罪的人對司法機關作出的量刑予以接受。
關鍵詞:認罪認罰 檢察機關 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這是以實體法刑法的根本條文對被告人認罪認罰制度的確認,這也是刑法中的自首與坦白原則。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試點方案》。指出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要明確法律依據、適用條件,明確撤案和不起訴程序,規范審前和庭審程序,完善法律援助制度。選擇部分地區依法有序穩步推進試點工作。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確立和試點,體現了現代司法的寬容精神,對完善刑事訴訟程序,進一步推動了刑事訴訟層次化改造,使“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實現現了操作層面上的程序化和具體化。
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檢察機關的作用
一是強化了檢察機關量刑建議權,增強了檢察機關公訴工作的能動性。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檢察機關的自由裁量權前移至審查起訴階段,對于犯罪情節輕微,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的案件,檢察機關可以直接作出相對不起訴處理,對于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協議,取得被害人諒解的,檢察機關可以作出刑事和解不起訴處理,這極大的維護了犯罪嫌疑人的權益,也避免起訴到法院,挽救了多數知錯悔改的人。
二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確立,賦予了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方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提起公訴時可以建議法院適用建議程序審理,也可以建議法院適用輕微案件快速辦理,并適用從寬處理的建議。增強了檢察機關公訴工作的能動性,為檢察機關在引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減少對抗,確保自身合法權利。
三是有助于公訴人樹立全新的司法理念,著重體現了從快辦理、從輕量刑,通過被告人對程序的選擇,確保了其自愿認罪權、自愿選擇程序權、知悉程序后果權的合法行使,強化了對被告人的權利保護,促使公訴檢察官從根本上改變重實體、輕程序,重定罪、輕量刑的觀念,以適應該制度所帶來的工作方式和理念的變化。
四是在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前提下,建議法院適用快速辦理機制,提升了司法辦案效率,縮短案件周期,確保了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二、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注意的問題
一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刑事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審查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供述的合法性、自愿性、真實性及犯罪嫌疑人的認知能力。把認罪態度和案件事實相結合,把認罪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性質辯解區分開來,在司法實踐中,存在事實予以否認,但是認罪的現象,也存在事實予以承認但是不認罪的情況,對上述現象如何認定,不同的司法辦案人員可能有不同的認定,要避免這種不同的認定給當事人帶來的不合理的判決。
二是要嚴把證據關和法律適用關,自覺接受外部及內部監督,如果把關不嚴,不接受監督,也容易引發司法腐敗,對公平正義造成實質性的傷害。既不能為了追求公正而忽視效率,也不能為了追求效率而忽視公正,否則就是本末倒置。辦理任何刑事案件,必須遵循罪刑法定、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三是要確保案件質量為原則,在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對符合條件和擬適用認罪認罰制度的案件,必須堅持以查清犯罪事實為基礎,注重對偵查機關收集證據的客觀性、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以確認被告人認罪的自愿性和犯罪行為的真實性。
四是要確保當事人的合法權利,檢察機關在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理案件的過程中,必須充分保障案件當事人的各項訴訟權利的落實,特別是犯罪嫌疑人的辯護權利和程序權利,不該少的權利一定不能少。
三、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建構與完善
一是檢察機關要加大對偵查過程中是否自愿認罪,取證過程是否合法,有無刑訊逼供、誘供等違法行為的監督力度,同時,公訴人在法院開庭審理時也要對是否告知被告人訴訟權利等切實履行監督職責。
二是要強化程序保障,刑罰關系到一個人的自由與生命,因此必須小心謹慎,在被告人自愿認罪之前,必須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明確進行說明,說明相應的法律后果。
三是重視律師及辯護人的參與作用,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案件,即使有些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但是仍需指定律師為其辯護,以便充分保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
刑事被告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既是一項符合我國司法改革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正和效率不可偏廢,作為檢察機關,只有在司法實踐中堅持刑事訴訟的根本原則,不斷進行探索和總結,才能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試點工作中充分發揮好檢察職能,更好地服務于當前的司法體制改革。
(作者單位:赫章縣人民檢察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