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順勇

一、偵查活動監督的現狀
H縣檢察院2013年至2015年開展偵查活動監督的數據如下,該院偵查活動監督案件共計320件,存在三個特點:一是從違法情形上看,監督主要集中在“其他”類違法;二是從違法案件性質上看,監督主要集中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侵犯財產,妨害社會主義管理秩序三類案件上;三是監督的面不寬不廣。
(一)違法情形集中
從違法情形上看,偵查活動監督的違法情形主要集中在“其他”類違法上,320件偵查活動監督案件中,“其他”類違法案件291件,占監督案件的91%。另有偵查措施違法、涉案款物違法、辦案期限違法、回避與告知違法、阻礙訴訟權利行使等29件,僅占監督案件的9%。
(二)違法案件類型集中
從違法案件類型上看,偵查活動監督主要集中在三類案件上,即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類案件,侵犯財產類案件,妨害社會主義管理秩序類案件,320件偵查活動監督案件中,此三類案件為297件,占監督案件的93%。危害公共安全和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案件僅有23件,僅占監督案件的7%。
(三)監督面不寬不廣
從違法情形上看,偵查活動監督主要有十一種違法情形,但監督到的違法情形僅有六種,即偵查措施違法、涉案款物違法、辦案期限違法、回避與告知違法、阻礙訴訟權利行使及“其他”違法情形(如表1),另有五種違法情形屬于空白,即偵查取證違法、徇私枉法、不當撤案、強制措施違法、指定監視居住決定違法。從違法案件性質上看,監督的種類主要集中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侵犯財產,妨害社會主義管理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和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五類案件上。
二、偵查活動監督面臨的困境
(一)偵查活動監督渠道單一
目前,檢察機關開展偵查活動監督工作,主要是通過辦理審查批準逮捕案件及審查起訴案件進行監督。通過審查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及移送審查起訴的案卷,依法訊問犯罪嫌疑人,依法詢問被害人及相關證人,從中獲取偵查活動監督線索,繼而開展監督工作。沒有注重從提前介入偵查機關的偵查活動,受理相關的檢舉、控告、申訴、來信來訪及執行逮捕情況等方面開展監督,獲取監督線索有限,致使偵查活動監督線索來源渠道單一。
(二)偵查活動監督主體地位弱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準確有效地執行法律。”第八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具體到檢察機關的偵查活動監督工作中,就是要處理好法律監督與協作配合的關系。實踐中檢察機關配合公安機關打擊犯罪多,對公安機關偵查活動過程中出現的違法行為監督較少,有的檢察機關的監督甚至屬于空白狀態。檢察機關這種種與公安機關協作配合,輕保持中立,對其進行偵查活動監督的做法,缺少了監督的果敢性,致使檢察機關在開展偵查活動監督工作中畏首畏尾,不敢監督,不好監督,不愿監督,最終導致監督主體地位弱化。
三、強化偵查活動監督的對策
為切實履行法律賦予的監督職責,加大對偵查活動監督的工作力度,拓寬偵查活動監督的渠道,檢察機關除要堅持以辦理審查逮捕案件、審查起訴案件的方式開展監督外,還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偵查活動監督工作。
一是依法依規適時介入偵查、引導偵查取證等活動,將偵查活動監督由事后監督轉為同步監督。在提前介入偵查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與公安機關的配合,還要注重現場監督公安機關的執法活動,及時高效地糾正偵查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促進公安機關偵查水平的規范和提高。
二是通過受理檢舉、控告申訴、來信來訪等進行監督。針對人民群眾就偵查機關在偵查活動中的違法行為提出控告申訴、來信來訪的,檢察機關應當高度重視,進行嚴格審查,注重從中發現偵查活動監督的線索。
三是對執行逮捕及捕后情況進行同步跟蹤監督。檢察機關應注重從公安機關是否依法執行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決定,是否依法撤銷、變更強制措施,是否依法移送審查起訴等方面進行跟蹤了解,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及時予以糾正。
總之,作為基層檢察機關,就要從多渠道著手,針對公安機關偵查活動易出問題的環節認真審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監督,并根據所發現的不同情況采取追捕、追訴、口頭糾正、檢察建議、糾正違法通知書等形式進行監督,以保證監督的有效性、針對性,從而把偵查活動的監督工作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赫章縣人民檢察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