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懷金+龔春燕

實施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對于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然而在當前的實踐中,落實綜合素質評價面臨著兩難考驗:要么其工具性價值被過分放大。而淪為“另一場分數的比拼”:要么不受各方重視,而陷入形式主義。近年來,重慶市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數字銀行”儲存挖掘學生成長信息,為落實綜合素質評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基于數字化應用技術,“儲蓄”學生成長信息
建立“數字銀行”的第一步。是利用數字技術采集、存儲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等成長信息。它主要借助以下幾個途徑。
其一,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以及各種智能學習終端與學校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為“數字化”采集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行為、興趣、偏好等個性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數字”環境。
其二,信息化管理在學校中的廣泛應用,使得學校采集存儲了大量的學生、教師,以及教育教學、班級管理、課程實施等各類檔案信息,為信息的數字化采集提供了基礎數據。
其三,學校、家庭采用互聯網技術,借助智能終端實現家校協同教育更為普及,為應用數字化技術采集學生信息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環境和物質基礎。
二、借助教育測評技術,“量化”學生成長信息
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需要有科學的評價指標作為導向。實踐表明。基于評價指標開發科學精準的評價工具,對學生成長信息進行“量化”,不但能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價值性,也能有效降低評價過程的操作難度。具體來說,對學生的成長信息進行量化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其一,構建科學、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其中不僅包含學生的學業水平、道德水平、身心健康水平、學習態度、交流合作、實踐創新等指標,還應包含學生個體成長背景以及家庭、學校等影響因素。
其二,建立自適應的學業評價工具庫。借鑒國際測評項目(如PISA、TIMMS等)的經驗與技術,通過論證、編制、預試、修訂、專家復審等流程。構建內容全面、參數優良、內容新穎的學生自適應學業評價工具庫。
其三,建立學生成長心理測評工具庫。基于心理測量技術,編制或引入國際通用量表,構建測評學生自尊心、自信心、自我意識、氣質等個性特點的測評工具。以及考查學生溝通與合作、抗挫抗壓、社會交往等社會適應性能力的測評工具。
其四,構建學生日常行為表現測評工具庫。通過對學生日常行為數據的全面采集和研究,挖掘出其背后隱藏的學生心理、學習習慣等信息,從而構建出涵蓋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成長、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實踐創新等方面的翔實而又可操作的日常行為表現評價工具。
三、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增值”學生成長信息
借助“數字銀行”落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其核心是通過對學生成長信息的前期處理和篩選,應用數據挖掘技術構建出恰當模型,從而挖掘出信息中的關鍵性數據及隱藏的預測性信息,以指導學校教育教學行為的改進,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主要可以利用如下幾項技術。
1.關聯分析,尋找影響學生發展的瓶頸問題
關聯分析,是用支持度和置信度兩個閾值篩選出有用的關聯規則,找出學生成長信息之間的相關性。如在評價一名學生的學業發展時。傳統評價可能只給出一個分數或等級,或由教師和同學給出一個定性評價。而通過對學生存入“數字銀行”的信息進行挖掘。則可以找出影響該學生學業表現的各類因素,再將學生的行為表現同大數據常量計算的閾值進行比對,就可以找到影響該生學業的主要瓶頸,如可能是學習方法不正確,或是生活習慣不科學,或是家庭氛圍不理想等。
2.聚類分析,對學生發展狀況進行科學分級
聚類分析,是直接比較綜合素質評價各指標(或學生個體)之間的“性質”,將性質相近的歸為一類,性質差別較大的歸為不同類。評價中,通過對“數字銀行”中的多項指標及個體信息進行聚類,把每項指標中學生的成就分成優秀、良好、較好、一般等多個層次。從而將學生的表現由人為的分級變成通過大數據科學客觀的分級,進而指導學生改進不足。
3.偏差檢測,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分析
偏差檢測,主要用于對綜合素質評價“數字銀行”信息中一些存在異常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檢測出潛在的個體特例或影響因素,如發現有嚴重心理抑郁的學生或在某些方面表現特別優秀的學生等,從而為個性化教學和指導提供依據。
4.預測技術,發現數據中的隱含信息
預測趨勢和行為,即根據現有的數據類型分析其發展規律,從而預測、推斷未來的發展趨勢。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通過構建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對采集的學生成長信息進行挖掘、分析,從而發現其中的隱含信息。
例如:在對學生甲的學業發展評價中,我們先是通過對其所在區縣、班級以及學生甲各科學習成績的分析,獲取了一張雷達圖,如圖1顯示,學生甲有嚴重偏向文科的情況,我們就將這一情況及時反饋給學生,并提示其調整學習計劃。加大對薄弱學科的學習。
接下來,我們又將學生甲在數學主要知識點方面的掌握情況,與區縣、班級整體情況進行對比,從而發現其存在的薄弱點(如圖2),然后將這一情況反饋給學生甲及其教師,以幫助其有效突破薄弱點。
除了學業評價外,通過對“數字銀行”中相關信息的系統分析,我們還可以掌握學生甲的身心健康狀況,如圖3顯示,學生甲在自我控制力、自我效能感方面需要加強。這樣他在下一步的調節中就可以有的放矢。
綜上所述,借助“數字銀行”對學生成長信息進行儲存和有效分析,可以彌補傳統評價方式和內容的不足,既減輕了評價負擔,又調動了師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得到更好的落實。
(編輯王淑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