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淞瀚
摘要:物理學科對于我們而言是一門重要學科,它對于高考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是由于其擁有龐大的知識體系與復雜的知識內容,很多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對此望而卻步,因此很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實際上,現實生活中包含著諸多物理現象,物理知識就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它和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我們需要了解這些物理現象,知曉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并且探究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方式,拉近物理知識與我們的距離,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與學習,提高物理成績。
關鍵詞:物理知識 現實生活 聯系 應用方式
一、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物理是一門源自于生活的學科,它與現實生活之間存在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我們的生活中也包含著數量眾多的物理現象。因此,只要我們留心就能夠發現,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存在于多個方面,例如我們常見的重力學、光學、比熱容等現象。譬如,羽毛球的下端要比上端重,這是為了保證羽毛球在下落時下端著地,避免上端羽毛受到損害;又譬如,還有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光,光是一種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現象,它也是物理知識的一種,而且對于我們的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我們看書、閱讀、學習需要借助燈光,教室中白熾燈逐漸減少而日光燈逐漸增多,除了日光燈使用能源較少,還因為日光燈不容易形成陰影,減少了陰影對我們學習與視力的影響;還有,很多人在天氣寒冷時喜歡喝熱水取暖,因為水的比熱容比較大,能夠增加人體內的熱量。這些都是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我們可以通過這些對物理知識進行更好的學習。
二、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方式
(一)物理知識在衣服上的應用
物理知識在生活當中體現較為廣泛,如在太陽光下,衣服的顏色會因為反射太陽光顏色的不同而不同,太陽光包含著多種顏色,一般情況下,衣服的顏色由自身反射光的顏色所決定,與衣服顏色不同的光則會被衣服自身所吸收。因此,白色衣服在不同顏色光的照射下會顯現出不同的顏色。夏天天氣較為炎熱,人們樂于穿上黃色、白色、綠色等淺色調的衣服,冬天天氣十分寒冷,人們的衣服則以黑色、藍色等深色調為主,這是因為物體顏色將決定熱輻射的程度。物體顏色越淺,越難吸收熱輻射,物體顏色越深,越容易吸收熱輻射,因此,短袖、襯衫等夏裝以淺色調為主,羽絨服、棉服等冬裝以深色調為主。
棉花是眾多冬裝的主要材料,因為棉花中含有較多空隙,空氣在其中不容易流動。空氣的導熱性能不佳,因此,人體內的熱量能夠長時間保存,使用棉花制作的冬裝也能夠起到保暖的作用。
有些衣服容易起靜電,這與衣服材質有著很大關系,腈綸、滌綸、人造絲等材料中包含容易引起靜電的物質,因此容易起電,而純棉材料的衣服則不容易引起靜電,因此,在挑選衣物時需要注意原料。
(二)物理知識在食物上的應用
物理知識也經常應用在食物上。比如,煮雞蛋是很多人喜愛的食物,因為方便快捷而且能夠補充大量的營養物質。雞蛋剛剛煮好后,如果過于著急食用,就會將雞蛋清與蛋殼一起剝下,因此,很多人習慣在雞蛋煮好后將它浸在涼水中幾分鐘,這樣很容易剝離蛋殼。這是為什么呢?那我們就要利用物理現象中熱脹冷縮原理來作解釋了:大家都知道,一般的物質,都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同時,不同的物質受熱或冷卻時伸縮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說來,密度小的物質,要比密度大的物質容易發生伸縮,伸縮的幅度也大,傳熱快的物質,要比傳熱慢的物質容易伸縮。雞蛋是硬的蛋殼和軟的蛋白、蛋黃組成的,它們的伸縮情況是不一樣的。在溫度變化不大,或變化比較緩慢均勻的情況下還顯不出什么,一旦溫度劇烈變化,蛋殼和蛋白的伸縮步調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滾燙的雞蛋立即浸入冷水里,蛋殼溫度降低,很快收縮,而蛋白仍然是原來的溫度,還沒有收縮,這時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殼壓擠到蛋的空頭處,隨后蛋白又因為溫度降低而逐漸收縮,而這時蛋殼的收縮已經很緩慢了,這樣就使蛋白與蛋殼脫離開來,因此,剝起來就不會連殼帶“肉”一起下來了。
又比如,水只能把餃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餃子炸成黃色的,用物理角度來講是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將菜放在鍋里炒能熟,來說明熱傳導現象等都可以充分的證明物理在生活中與物理息息相關。
(三)物理知識在建筑中的應用
在建筑方面,中垂線是用來檢測墻體豎直的主要方式,這是因為重力的方式是垂直向下的,因此在建筑工地上,很多工人習慣使用中垂線來檢測墻體。
在建造影院或劇場時,往往會將天花板與墻面布置的凹凸不平,這是為了對觀影和演出過程中產生的聲波進行吸收,避免出現大量回聲,影響觀影和演出效果。
在建造居民樓時,施工隊伍會選擇在窗戶下方安裝暖氣設備,這是因為冷空氣受熱時密度減少,體積膨脹,上升氣流因此而形成;室內的冷空氣也會因此下降,這樣兩股氣流便會成為對流,室內溫度會逐漸上升,居民能夠在一個溫暖的環境中生活。
(四)物理知識在出行中的應用
出行中,我們會發現汽車輪胎與鞋底會設置上花紋,而花紋的存在從物理角度來講是為了加大輪胎或鞋底與地面之間的摩擦,避免在行進過程中出現打滑、摔倒等,降低事故出現的幾率。例如,在雨天,水會沾到輪胎或鞋底表面,因為有花紋,水就能從這些花紋的間隙中迅速的流走,而不致于使輪胎和鞋底與地面的接觸面因為有水而變得更滑,這些實際上是為了增加輪胎和鞋底與地面的摩擦力,從而使車和人在雨天行走時不發生滑動。現實生活中的輪胎有干胎和雨胎之分,如果在比賽過程中遇到了下雨的情況的話,各個車隊都會給車手換上雨胎,雨胎的上刻有花紋,就是為了使賽車在高速行駛過程中,仍然能夠保持與地面良好的抓地力,不致使輪胎發生側滑。還有,冬天下雪后,環衛工人會在雪較為密集的地方撒鹽,這是因為鹽的凝固點較低,鹽與雪接觸后會加快雪的融化,避免車輛在雪上行駛時因摩擦力過小而出現事故;很多重型車輛例如載重汽車、推土機等,都裝有寬大的輪子與履帶,這是為了降低這些重型車輛對地面的壓強,避免地面出現損壞,同時保證車輛正常行駛。
三、結語
物理知識廣泛存在于生活之中,與生活有著較多的聯系。物理知識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所體現,這些包含著較多的物理原理,我們應該學會發現,并且對相關內容進行探究,強化自身物理學習,使所學的物理知識得以有效的發揮。
參考文獻:
[1]王紹銘.淺談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J].智能城市,2017,(02).
(作者單位:南陽市第一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