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圍
【摘要】本文依據國際上影響較大的自然災害數據庫EM-DAT,以及世界銀行1962年~2015年的統計資料,選取28個國家的面板數據,對自然災害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回歸結果表明:經濟增長一方面會顯著減少因災傷亡人數,另一方面會增加自然災害發生的次數,加大自然災害經濟損失,且不同國家的影響程度不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造成的經濟損失程度大于發達國家;一國產業結構偏向工業主導,自然災害經濟損失同樣增大;自然災害對于經濟增長并沒有顯著影響。本文所探究的自然災害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辯證關系在防災救災的工作中具有指導性的作用。
【關鍵詞】自然災害 經濟增長
一、引言
基于自然災害的社會經濟性,我們一般認為經濟增長與其的關系是辯證的。本文試圖在前人的基礎上,收集數十個國家近幾十年的面板數據來證明上述的經濟增長與自然災害的辯證關系。本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引言,第二部分來探究經濟增長對于自然災害的影響,第三部分來探究自然災害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第四部分為結論。
二、經濟增長-自然災害
(一)變量、數據與模型
1.被解釋變量。為了度量經濟增長對于自然災害的影響效果和程度,我們選擇了兩個指標:因災傷亡人數和經濟損失。這兩項數據我們選自于災害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Disasters;CRED)的緊急災害數據庫(EmergencyDisaster Database;EM-DAT),并對其進行了對數轉換。
2.解釋變量。我們選取國內生產總值度量經濟增長的程度,以2010現價美元計算,并進行了對數轉換得到了解釋變量gdp。最后,我們選擇了人口密度(density)即每平方公里的居住人數作為控制變量。以上所有數據均來自于世界銀行數據庫(World Bank data)。
我們共選取了28個國家從1962年到2015年共582個數據。
3.計量模型。我們首先運用靜態面板數據的模型進行研究,模型如下:
yi,t=αXi,t+ηi+εi,t (1)
其中,yi,t為被解釋變量,分為因災死亡人數(population)和經濟損失(damage),Xi,t為解釋變量,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人口密度(density)和產業結構(ind_add/gdp),ηi為不可觀察的國家效應,用于控制國家固定效應,εi,t為誤差項。我們分別先以population作為被解釋變量,進行F檢驗和豪斯曼檢驗,確定選取固定效應模型還是隨機效應模型,然后再以damage作為被解釋變量,重復上述步驟。
接著,我們又采用固定影響的變系數模型進行分析各個國家的自然災害經濟損失,模型為:
damagei,t=ηi+βigdpi,t+εi,t (2)
其中,變量damage為經濟損失的對數值,ηi為國家固定效應,變量gdp為國內生產總值的對數值,βi為i個國家的系數值,εi,t為誤差項。
(二)計量結果分析
我們首先以傷亡人數(population)作為被解釋變量,得出了模型1與模型2。在模型1中,我們將所有解釋變量都納入模型,豪斯曼檢驗的結果(p=0.09<0.1)指示我們應該選取固定效應模型。雖然變量GDP顯著,然而,另外兩個變量并不顯著,因此我們去除了另外兩個變量,得到了模型2。模型2的豪斯曼檢驗結果(p=0.31>0.1)促使我們選擇了隨機效應模型,最終變量gdp在10%的水平顯著且系數為負,表明當經濟增長1個百分點時,因災傷亡人數將下降0.106個百分點。這符合我們之前的判斷:經濟增長后,促進了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使得因災傷亡率會下降。
接著,我們又以經濟損失(damage)為被解釋變量,得到了模型3、模型4。在模型3中,卡方值為2.47,p值為0.48,因此選擇隨機效應模型,同模型1,除了GDP,其他兩個變量都不顯著。因此我們首先去除了不相關的兩個變量,得到了模型4。模型4仍是隨機效應模型(p=0.74>0.1),系數值為正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經濟損失對于經濟增長的彈性值接近0.8,驗證了經濟增長與自然災害損失同向變動,經濟增長的同時帶來了更大的經濟損失。。
三、自然災害-經濟增長
因為內生性問題,我們選取面板工具變量固定效應模型,其中變量cpi、變量open和變量public為外生變量,變量disaster為內生變量,變量density為工具變量,分別以變量gdpgrowth、agrigrowth、indusgrowth和servgrowth為被解釋變量做回歸,結果如表1所示。
計量結果分析:模型1報告了不同變量對整體GDP增長率的影響,模型2、模型3和模型4分別報告了不同變量對農業增加值、工業增加值和服務附加值增長率的影響。從回歸結果看,自然災害對于經濟增長率的影響雖然為正卻不顯著,表明自然災害與經濟增長之間并沒有明確的關系。一種可能的解釋是,自然災害造成物質資本、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本等生產要素的毀壞,阻礙了經濟增長;然而在災后重建過程中,由于重建需要,導致對基礎設施、房屋重建和制造業材料的需求增加,從而提高了產出增長率。
四、結論
總而言之,本文想表達的是:自然災害并沒有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經濟增長是減少自然災害負面影響的根本。本文著重探討的是自然災害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正確和全面地理解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我們才能更好地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參考文獻
[1]楊萍.2012:《自然災害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基于跨國數據的實證分析》,《財政研究》第12期.
[2]朱靖,黃寰.2014:《自然災害與經濟增長之辨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