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對銀行業業務監管的放松,城市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成為可能,對城商行本身具有重大的意義。本文以城市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的意義為出發點,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而提出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城商行 投資銀行業務 分析 研究
一、城市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的意義
近年來,城市商業銀行在不斷的發展擴大,已經成為我國銀行業的重要部分。但隨著資本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面臨著諸多的挑戰。根據國內外銀行的情況來看,發展投資銀行業務是城商行實現自身目標的重要途徑,也是在競爭激烈的銀行業站穩腳跟的不二選擇。業績好、優秀的銀行中間業務的收入比例越高,而投資銀行業務具有高附加值、高收益的特點,這就使投資銀行業務成為中間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和位置。再有,投資銀行業務能夠滿足客戶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服務功能和水平,提高客戶對城商行的忠誠度,是城商行在銀行業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法寶。最后,投資銀行業務的開展能夠降低和分散風險,使得銀行業務各年多元化,提高銀行的整體抗風險能力。
二、我國城市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存在的問題
(一)分業經營制度束縛發展
分業經營方式不利于金融產品的創新和多元化,監管部門的溝通協調能力相對較為下降、金融產品的創新需要經過領導的層層審批,再加上風險,就會使成本和風險發生率極大的增加,這樣投行業務產品創新的積極性就會被挫敗。我國農商行的主要業務是資金融通,對多元化金融服務的功能和職能不重視,混業化經營不足,不能將信貸業務和投行業務進行整合,致使業務范圍比較狹窄,抗風險能力較弱。
(二)業務發展同質化競爭削弱
2008年金融危機的發生,各個國家的銀行業到收到不同程度的沖擊,而美國的投資銀行業務受到的沖擊極大,雷曼兄弟破產、銀行業之間的收購等,這些促使投行模式由獨立走向混業經營。我國城商行的主要業務是信貸,混業經營發展的障礙較大。當前我國城商行、商業銀行之間的投行業務同質性較為嚴重,服務的內容和產品之間的差異性較小,致使與信貸業務之間的雷同性較大,促使投資銀行業務不具備競爭優勢,導致融資成本的增加。銀行的內部人員已經意識到本單位存在的較大不足,如客戶體驗、投行的效率和機制等,所以單一的業務營銷模式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也不是銀行獲得競爭優勢的工具,這樣投行業務發展面臨著困境,認可度較低,客戶的忠誠度有減無增。
(三)人才素質的制約
當前階段,我國城商行內部的人才不能滿足投行業務的要求。投行業務是比較復雜的工作,不僅僅涉及到金融理論和實踐知識,還涉及到宏觀經濟的知識,因此投行的業務員必須是復合型的人才。而我國農商行的人才儲備大都分為兩類:一類是信貸型;另一類是會計財務類。這兩類人才不能成為復合型的人才,就很難適應客戶的高要求、多樣化要求,這已經成為農商行開展投行業務的阻礙。再有,從事投行業務的人員缺乏相關的經驗,不能準確把握市場的動態和定位,不能及時和適時的抓住機遇,不利于投行業務的發展。
三、對我國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的建議
(一)健全內部控制體系
健全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例如信用評估體制的建立、創新內部控制的方法、會計監督和監管的加強等,當然還可以通過規避操作風險等。不同的層次和級別應該設置不同的風控部門,這樣才能有效的發現、規避和防范風險,銀行損失較少。更重要是的對風險進行劃分,風險防范措施要有針對性。不可以以偏概全,才能有效的控制和規避風險。同時建立風險化解機制,盡可能的降低風險給城商行帶來的損失,增強城商行的競爭優勢。
(二)加快混業經營轉向
為了在銀行業獲得競爭力和競爭優勢,城商行要堅強對自身綜合性、全能化的建設,確保銀行資源的優化配置。首先,確保城商行各研發部門之間的合作和研究成果的共享,提高資源內部的使用效率。其次,推動城商行投資銀行業務的信息化建設,著重研發牌照類業務在證券投資、客戶業務等方面的應用。然后,為了適應混業經營發展的需要,要不斷創新和發展監管方式,完善信息披露機制、審計的獨立性,消除各業務之間的障礙和壁壘,強化溝通和合作、業務交流,確保監管的全面性。最后完善資源共享,加強投行與各大商業銀行客戶等資源的共享和聯合營銷,建立銀行內法人客戶的資源共享、統一視圖以及聯合營銷和管理制度。[3]
(三)加強對投資銀行業務人才的培養
投資銀行業務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智力密集型金融中介業務,需要一支過硬的專業人才隊伍作為支撐。[4]因此,塑造一批優秀的投資銀行家是非常必要的,這批人必須精通金融、財務等綜合型的知識,同時還可建立人才引進機制,引進法律、證券、IT等方面的優秀人才,提高投行業務人員的整體水平和素質。更重要的是,制定長遠的人才培訓機制,定期或不定期的拓寬投資銀行業務人員的知識和內容,為城商行建立起一批“能力縱深”的團隊,為提供給客戶多樣化、個性化服務奠定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還需建立一套符合銀行長遠發展的人員激勵機制,促使業務人員的潛能能夠發揮最大效用。
(四)健全和完善嚴格的風險管理控制
城市商業銀行在風險管理方面,要實施分級準入制度,即監管部門在認真分析投資銀行業務的基礎上,對投資銀行業務的風險管理水平和產品的風險進行科學評估,根據本單位投資銀行業務的特點和特性擬定科學、有效的分級業務準入的條件,這樣經過層層的把關和監管可以有效的阻止和避免一些不合格的產品和銀行機構進入資本市場,擾亂資本市場的順序。如此以來,風險管理水平較高、業務能力強的銀行就有機會進入投行,未來的發展空間和機遇都會相對較大。從另一方面,城商行必須完善和健全自身的風險控制體系,自覺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提高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水平。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要嚴格限制信貸資金和投資銀行業務之間的資金交易,同時對投資銀行部門的資金用途加強管理,甚至可以設立單獨的投資銀行風險管理部門來進行監管。[5]
參考文獻
[1]陸岷峰,徐陽洋,王婷婷.“十三五”期間城市商業銀行創新發展戰略[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4-17.
[2]武鼎乂.城市商業銀行發展投資銀行業務的策略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2(7):26-31.
[3]劉芳.我國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現狀及問題分析[J].全國商情,2015(47):81-82.
[4]黃宏楓.我國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發展研究[J].金融觀察,2017(6):97-98.
[5]洪林皓.對我國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的研究[J].商,2015(2):121-122.
作者簡介:焦春華(1975-),男,漢族,山東金鄉縣人,碩士研究生,濟寧銀行副行長(兼任濟寧銀行金融市場事業部總裁、董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