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學兵
【摘要】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中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將其運用到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不僅可以活躍實驗教學氛圍,提高實驗教學效果,而且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對實現實驗教學目標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組織流程與實踐案例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高中 物理 實驗教學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189-02
1.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
1.1有助于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劃分學習小組,由于小組成員的學習能力、學習成績各不相同,所以在共同完成同一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相互配合、相互學習共同取得學習進步。合作學習要求小組成員分工明確,發揮出群策群力的最大效用,這樣一來有利于保證物理實驗目標的實現。
1.2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高中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且與生產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遍存在著實驗內容枯燥、實驗操作機械的現狀,而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在主動思考、激烈討論、配合操作中提高參與實驗的興趣,轉變實驗教學現狀。同時,在合作學習中,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意識,使學生在思維碰撞中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1.3有助于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效果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自主選擇實驗材料、設計實驗方案、安排實驗時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使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技能,學會物理研究方法。此外,合作學習還可以讓學生共享學習資源,促進學生相互交流,大膽地提出不同的看法,活躍實驗課堂氣氛,從而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效率。
2.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組織與實踐
2.1“合作學習”的組織流程
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應明確該模式的實施流程,具體包括:一是劃分合作小組。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全面考慮學生實驗能力、物理成績、性別、性格、組織能力等因素,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每個小組人數為3-5人,保證小組成員能夠達到優勢互補,形成組內相互配合,組間公平競爭的格局。二是布置實驗任務。教師根據實驗教學內容,提出研究課題,布置實驗任務,確定實驗目標。教師要明確自身定位,成為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學生合作完成實驗任務。三是設計實驗方案。在教師的協助下,各學習小組自行設計實驗方案,讓小組成員交換不同的設計思想,通過討論確定最終的實驗方案,分析實驗方案的合理性。四是合理分工。讓學習小組根據實驗方案分配小組成員不同的任務,使小組成員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協作的關系。五是教學評價。學習小組通過實驗得出實驗結論,并且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對合作學習效果進行評價,主要包括小組自評、組間互評、教師評價等方式,確保教學評價的全面性和客觀性。
2.2“合作學習”的實踐案例
下面以《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為例,對“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進行分析。在實驗準備階段,教師準備好實驗器材,包括小車、長木板、打點計時器、鉤碼、鐵釘、紙帶、導線、刻度尺、細線等器材,并提出本節課的研究問題、實驗任務和實驗目標,讓學習小組設計實驗方案,并自由選擇實驗材料和儀器;讓小組之間相互交換實驗方案,對實驗操作進行合理性分析。之后,再對比分析不同實驗方案的結論,明確實驗的注意事項。教師要隨機參與到小組實驗中,對小組實驗進行指導,解決小組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小組順利完成實驗;教師組織評估,分別進行小組內探討和組間研討,對實驗設計方案、組內成員分工配合、實驗結論進行評估。教師要重點表揚提出優秀設計方案和創新設計理念的學習小組,肯定學習小組取得的學習進步。
3.結論
總而言之,將合作學習模式運用到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有助于轉變實驗教學現狀,充分發揮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在相互配合、共同研討中取得學習進步,實現物理實驗教學目標。為此,物理教師要善于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積極組織探究性實驗活動,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崔風輝.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 2014 (16) :164-164
[2]王其陽.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及實踐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4 (8) :4-4
[3]趙恒星.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與應用[J].社會科學:引文版, 2016 (6) :00217-002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