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
摘 要: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房地產市場的進步,土地資源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直接影響著房地產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必須在把握房地產市場現狀的基礎上,采取具有針對性的策略,對房地產市場進行有效調控,使土地資源能夠滿足房地產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本文對土地資源配置的概念、房地產市場的現狀、土地資源配置在房產調控中的作用及影響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土地資源配置;房地產;市場經濟;影響
土地資源配置的概念
土地資源配置概念
土地資源是人類生活和生產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物質基礎,一旦投入人類社會生產活動,就能為促進社會的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土地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在固定時期內,想要促進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必須樹立宏觀思維,把握客觀條件的變化,從動態角度詳細研究土地資源的配置情況。土地資源配置指的是通過一定的方式,綜合考慮時間、空間、數量等因素,使土地資源能夠滿足各方面的正常需求,實現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房地產市場現狀分析
我國土地遼闊,但是人口眾多,人均占有土地面積稀少。在建國初期,為保證人均土地資源的合理性,我國實行了土地公有政策。在國家和政府的宏觀調控下,依據相關的改革制度,對土地進行轉讓和出售,同時對房地產市場進行相關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當前,我國的土地市場依舊不穩定,土地資源的配置等還存在著一系列的現實問題,比如:違法出讓、隨意劃定、供給不平衡、住宅房不足、商品房空置等現象非常普遍,非常不利于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同時,國家在土地規劃方面的法律不健全,在不均衡的調控機制下,各地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波動。
目前我國的土地制度主要分為土地收購、儲備和供應三個環節,配置基本上是借助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進行,以此獲得對土地的使用權。這樣的一種市場供應方式,出發點是國家希望能夠節約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終使地方收入實現有效增加。然而,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收益,但對市場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一些地方官員、不法商人抱著僥幸心理,鉆空子、相互勾結,產生了“囤地”現象,使得地價升高,從而帶來房價飛漲,逐步形成了惡性循環。
由此可見,土地資源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有利也有弊,只有合理地調配資源配置,才能對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系列新的變化,土地需求也呈現出不同以往的特點,土地供應面積也發生了變化。當前,征用農用地、回收閑置地是我國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但這種方法只能緩解短期的困境,從長遠角度看,因為侵犯了農民的權益,并不能實現長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土地交易價格不斷攀升,需求仍然十分旺盛,相反土地供應卻跟不上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必須對當前的這一現象進行分析和把握,通過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應用,實現房地產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土地資源配置政策在房地產市場調控中的作用
目前,土地規劃和土地供應是土地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房地產市場的現實情況進行有效分析,需要把握投資與供應之間的關系,并在相關策略的引導和推動下,推動房地產市場供應結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土地資源配置中,供給、規劃、儲備數量等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需在遵循土地稅的基礎上,對相關的金融政策進行有效把握,通過調控房地產市場結構,促進房地產經濟的穩定發展。當前,土地資源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當土地稅增加的時候,土地成本也相應提高,導致房價增長,供應商會制定相關策略,快速銷售商品房,實現一定的經濟利益。同時,房地產開發商會通過銀行貸款,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適當減少房地產開發量,從而使供應量得到有效降低。土地資源的配置與房地產市場的供方和需方都有著直接的聯系,必須對各種影響因素及時進行考察,使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房價、投資等方面趨于穩定。
但是,由于房地產市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經濟、金融、社會、人文等的變化,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土地政策的制定與調整,在時間和空間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整個房地產市場經濟調控的大環境中,相關手段的應用只能在某些方面起作用,在整體調控中也只能起到少量作用。在高昂的房價面前,很多人仍然望而卻步,面臨著很大的經濟壓力。
土地資源配置對房地產市場經濟的影響
土地儲備規模的影響
土地儲備規模在土地資源配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因此在對土地市場需求進行考量的基礎上,需保證規模的合理性,充分把握各種影響因素,制定針對性的措施。定期補充和預警監控是土地儲備規模確定的兩種主要模型。定期補充的儲存時間較長,在對土地進行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后,對缺少的量進行相應補充。在這種模式下,可以免除一定的監控,通過定期檢測,以最少的經濟成本使投資者達到預期目標和規劃。這種模式由于需要較長時間的土地供應期,在我國并不適用;預警監控模型指的是對土地儲備的最低警戒線進行預先設定,如果低于這個數值,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和確定土地具體的量。在確定土地儲備規模警戒線的時候,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收集相關數據信息,使土地市場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
第二,在把握土地成本和時間的基礎上,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方式,降低土地的總成本,通過調整和確定土地規模促進房地產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土地供應時機的影響
土地供應時機指的是當土地儲備機構獲得土地使用權之后,土地通過土地儲備機構向土地市場推送的時間。可以從以下因素入手,對土地供應時機進行確定,保證其合理性達到規定的標準。
土地儲備資金成本及機會成本
土地的獲取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如果僅僅將土地作為儲備資源,在供應量受到影響的情況下,會加重資金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最終的經濟效益。同時,用于儲備的土地,其用途和功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在很多方面并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且由于自身的不可再生性,會造成資源的嚴重損耗。
基于此,土地供應時間確定后,應對土地的資金成本、機會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房地產市場的運行狀況
土地政策在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市場的運行、規模的大小、合理化程度等密切相關。因此必須對土地供應時機進行把握,對一系列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行詳細分析,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均衡協調發展。但在周期性變化的房地產市場中,制定相關的措施只能解決固定時期內的周期性波動狀況,整體的大范圍波動現象不能得到徹底根除,因此可以根據房地產的供需狀況,增加或者減少土地供應量,使房地產價格保持穩定,從而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運行。
土地供應結構的影響
土地供應結構對房地產市場的良好運行起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必須進行合理的調整,并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作為政府對房地產市場調節的重要策略,土地供應住房類型結構能夠充分體現政府對各類群體的支持情況,對房地產市場的運行狀況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需要對房地產市場均衡狀況指標進行明確,通過改變住房類型結構,進一步優化房地產市場,使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呈現出均勻化狀態。
結語
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下,房地產市場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而土地資源的配置在房地產市場經濟中占據著非常關鍵的地位,因此必須把握土地資源配置的相關特點,對房地產市場的現狀進行詳細分析。
當前,土地利用空間結構不合理、開發缺乏可持續性、配置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非常突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把握其在土地儲備規模、土地供應時機、土地供應結構等方面的影響,有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作者單位:安陽市金鼎房地產估價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張娟鋒,蔡為氣,周剛華.市場周期波動中房地產項目開發運營風險分析——以浙江省為例[J].中國房地產,2015(31).
[2]李忻忻,陳立文,夏錚. 基于房地產市場周期波動的土地供應時機研究[J]. 天津工業大學學報,2013(02).
[3]梁云芳,行成生.動態因子模型在房價波動因素分解中的應用——基于中國26個城市房價波動的分析[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