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鑫
摘 要:人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來源,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必須要重視對人的管理。因此,在企業管理中如何科學有效地運用人性化管理,是當今企業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只有在企業中科學地運用人性化管理理論去進行管理,才能有效地實行管理,充分發掘人力資源。而在企業中實現人性化管理需要從多個方面同時著手,才能卓有成效地做好企業管理工作。
關鍵詞:人性;人性化管理;管理哲學
管理哲學是運用哲學的思想和方法,對管理理論和實踐進行反省研究的一門交叉性學科。它既具有哲學的某些屬性,又具有管理學的某些特點。毛澤東曾說:“科學研究的區分,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對于某一現象的領域所特有的某一種矛盾的研究,就構成某一門科學的對象。”企業管理哲學也有著自己特定的研究對象。隨著時代的進步,企業家們越來越重視企業文化和企業哲學的作用,每個企業都有它的企業哲學,這在某種意義上比什么都重要。如何正確認識并理解企業管理中人的各個方面的基本屬性并根據此來進行管理,是保質保量完成管理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決定性因素。
管理中人性的表現及特點
管理中人性的表現
人性即人之所以為人的、不同于動物的規定性。人是處于社會關系中的人,是具有精神需求的。人性并不僅僅是指單一的自然性,而是把人的自然性、社會性和精神性三者有機整合起來所形成的一個復雜概念。
人的自然性主要表現在人都有其生理方面的特征和需要。一是滿足生理需要的本性。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人的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的自然屬性的集中表現。二是滿足安全需要的本性,是人的自然性的最高表現。
人的社會性是指人都具有由社會關系總和決定的本質特征和社會需要。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在于人是社會性的存在物,具有滿足客觀社會需要的本性。社會性是人的最基本的屬性。
人的精神性是指人除了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之外,還具有精神需要。僅僅把人作為自然和社會的純粹客觀的對象來理解是不完整、不準確的。人的精神性主要表現在:人具有自覺性、自制性、能動性、滿足文化需要的本性、滿足心理需要的本性和滿足理想需要的本性。
人性的特點
復雜性
人性是復雜的。任何人都是自然性、社會性和精神性的有機整體,三者是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的。但是,這三者也有互相排斥的方面。人受社會環境及其主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其基本屬性及其表現具有可塑性、多重性。因此,人性是復雜的,必須全面而不偏頗地看待人,才能正確地理解人性。
物質性
人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稱之為“人欲”。人性的物質性既體現在對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也體現在對金錢、權力、物質等的追求。物質性是人性的一個基本特性。
權變性
人性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復雜的社會環境因素不斷變化著的。唯有從現實的經濟文化環境和人性情況出發,具體地、發展地考察人,才能正確把握人性。
人性化管理及其意義
人性化管理的概念
所謂人性管理,就是在個人、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適度滿足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促使每個人擁有并保持良好的私德和公德,適當體現出人的社會價值。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在管理中要以人為中心,尊重人,培養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和能動性,從而促進員工的發展,提升他們的競爭力,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人性化管理的特點
人性不是抽象的、固化的,而是具體的、可變的。處于不同條件下的人,其基本屬性及表現也就各有各的特殊性。實施人性化管理的方法也必須要因人因時而變,否則就達不到管理的有效性。因此,人性化管理必須是動態的、具體的,也就是說,權變性是人性化管理所固有的基本特性。
實施人性化管理的意義
“人性化管理是重中之重,是管理的核心內容。”只有科學地運用人性化管理,才能有效地實行管理,充分發掘人力資源,卓有成效地做好企業管理工作。
實施人性化管理,才能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從而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人性化管理是建立在對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滿足基礎上的,通過物質和精神激勵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與人的基本需求是相適應的。只有正確地認識人性,采取與人性要求相一致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才能最充分地發揮人的作用,發掘出巨大的人力資源。
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實行人性化管理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人性化管理能夠增加企業的活力和生命力。一方面能夠使員工之間相互友愛、富有人情味,另一方面也會給顧客一種被尊重、被關心的感覺,促進企業的發展。
實施人性化管理的基本方法
運用正確的控制手段,實現企業價值與個人價值的有機整合
人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但由于人是受社會環境制約的,所以,并不是在所有情況下,每個人都能充分地實現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這個時候就必須運用一些控制性手段,但又不能濫用這些手段。因此,對人的管理,要正確運用控制手段,才能使管理確有成效。要注意考慮到員工的個人價值,并將這種個人價值同企業的社會價值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員工的積極性。
正確運用規章制度
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規章制度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方面。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有利于在企業中形成良好的環境。在制定規章制度的時候,要注意與企業的文化、價值觀念、目標、信念等充分結合起來,也要考慮到員工個人的需要,這樣制定出來的規章制度才能起到強化積極方面的作用,才能使員工自愿地遵從它。其次,要把規章制度的數量限制在適宜的界限內。除此之外,還要靈活地執行規章制度。只有根據實際情況,實事求是,才能收到好的管理效果。
合理確定管理定額
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益等對管理者的指令或接受、或拒絕、或抗拒。要想讓員工自愿接受管理者的管理,那么一個合理的管理定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制定管理定額時,一定要考慮到員工的需要、利益和能力等,制定出一個合理的管理定額,不要制定太高太難的定額,這樣反而會挫傷員工的積極性,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滿足人的合理需要,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人有多種多樣的需要,這些需要交互作用,匯成人的心理動力。因此,只有當人的需要被滿足時,人們才能具有積極性和創造性。人的多種需要主要包括生理需要、社會需要和精神需要等。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是激發人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動力。因此,在一定條件下盡可能滿足人的多種需要,是實行人性化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
制定合理的目標,提高員工的主動性
企業在制定企業目標時,可以適當地讓員工參與其中,這樣不僅有助于促進員工對于企業目標的理解,而且能夠幫助日后這個目標在企業內部的推行。在制定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員工的切實需求,并根據員工的切實需求制定出企業目標,這樣的目標才是合理的、恰當的,才是能被廣大員工接受的。
加強人的超越性,提高員工的創造力
人有能動性和創造性,在解決企業的各種復雜問題時能發揮出較高的想象力、聰明才智和創造力。因此,要卓有成效地實行人性化管理,必須注重發揮人的創造能力。可以讓員工參與到企業決策和管理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員工的智慧;給員工制定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員工的智慧和創造力;安排崗位和工作時要合理,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競爭的環境,適度的競爭能夠促進人的發展,提升企業的活力和生命力。
結語
人是企業的核心,企業要想取得發展,離不開人的發展,人性化管理就是企業的生命和靈魂。隨著經濟水平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人性化管理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因此,企業要想獲得發展,人性化管理就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只有采取人性化管理,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企業的健康、長久發展。
(作者單位:延邊大學)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合訂本)[M].人民出版社,1964.
[2]王常春.未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可能發生的變化[J].企業與哲學,1985(01).
[3]王天博.人性與管理[J].現代商業,2013(05).
[4]王興,李立.人性化管理思想溯源及其現實研究[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