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洋
摘 要:在高校中實施快樂體育教學,不僅能夠充分提高學生的身體體能素質,并且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以實現學生的全面能力發展,培養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理念和意志。所以,高校的體育教師要進一步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快樂體育的正確理念指導下,在高校的體育教學文化事業中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和手段,讓學生在體驗成功、快樂和和諧的氛圍中鍛煉成才。
關鍵詞:快樂體育;文化;創新
眾所周知,青年就像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一樣,光芒四射,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所以,他們需要擁有強健的體魄來為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富強做出應有的貢獻和提供力量,更好地為人民和社會服務。因此,高等院校需要特別重視青年的健康和體能發展,對體育教學工作要重點進行研究和探討,使在校的青年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和突出意義,熱愛體育運動,并自覺地將體育活動貫穿于生活的始終,使其成為生命和生活中的一部分。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快樂體育在理念上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和完善,已成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一種主流形態和教學理念。其基本的教學思想是每一個高校學生對于成功人生的基本渴望和對于獲得成功與實踐成功的潛能表現,能夠不斷地讓學生有一種快樂體驗,從而對體育這個學科產生一系列的基本體驗,達到一種心理和精神上的滿足和安慰,真正對體育這項競技場項目產生濃厚的興趣與熱情,并且在積極參與中養成一種終身從事和進行體育運動的良好行為習慣。
快樂體育有別于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是一種顛覆以往體育教學的行為理念。這是因為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總是以一種典型的“注入”和“灌輸”式的教育教學模式出現,會給人以一種“強制性”的感覺。所以,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都是以一種機械運動的形成規律作為主線,是一種被動的、受迫式的體育教育工作。而快樂體育教學卻是一種可以讓學生們在身體體質上和精神狀態上都能夠獲得極大滿足和愉悅的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機制模式。但是,高校的快樂體育教育并不是一味讓學生保持一種愉快的心情而忽略訓練成果的教學模式,相反,它對學生的體能和體質訓練有著相當大的實踐性意義。它以大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況為基礎,遵循現代的科學理論和先進的教學規律進行實踐,順應了當前時代的發展脈絡和潮流,并且這種快樂的體育教學模式能夠在傳統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極大地增強課堂學習的趣味,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更能使學生在歡快和愉悅的教學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索,師生共同營造出一個和諧自然的教學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共享發展的目的,并促進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的發展和成熟,使高校體育課程變成學生感受快樂的體驗課。
高校組織快樂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
極大地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發育和心理健康指數的提高
在高校體育的新課改中,明確提出了高校體育的教學目的是以強身健體為主,兼顧在體育教學中對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調節。
基于此我們得知,高校體育的目的是以強健身體和心理健康兩者并重的,是相互促進和統一的整體行為。那么,假如高校的體育教師在授課的理念上沒有發生根本性轉變,還是走傳統體育教學的老路子,受到傳統教學理念思維的約束,如果以側重競技體育內容為重點去教學,就會使得學生被動地進行體育訓練,在學習競技的壓力下逐步失去體育運動帶來的興趣和愉快,使他們的心理產生壓抑感和枯燥感,導致其在運動的過程中毫無快樂可言。其結果很可能是運動能力雖然提高了一些,但是給心理帶來的負面影響卻難以在短時期內消除干凈,健康的心理品質水平難以得到保證。
進一步實現了學生在綜合能力素質上的全面發展
現代體育訓練還是要進行一定運動量的訓練,對于青年學生來說,就是要進行必要的運動負荷的外力刺激,使運動者達到一種肌體適應性的反應,提高對負荷運動訓練的應激反應能力和增強體育訓練適應度。據調查研究表明,在實施快樂體育活動的教學實踐中,學生的身心反應都會產生一定主動訓練的情緒來積極接受這種運動的“刺激”,進而得到身體和心理雙方面的適應能力,獲得綜合能力素質上的提高和發展。眾所周知,體育訓練的最終目的不僅是通過學校的體育訓練給學生身體和心理素質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和作用,而且還要幫助學生們進一步樹立大體育的觀念,真正地樹立起終身運動、終身體育的理念和思想。要放眼未來,進一步促使學生群體在步入社會之后實踐體育活動、從事體育運動,使學校體育教學的觀念對學生起到后續的影響和作用。所以,高校在體育訓練的教學活動中,不僅要使學生們在體育訓練之中學到本領、鍛煉身體、體驗快樂,更重要的是要向學生們宣傳和灌輸一種以苦為樂、拼搏向上、團結合作、創新發展的精神實質,讓體育的人文理念和知識沖擊著學生的思想觀念,使體育理念入腦入心,成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內容,推動他們綜合能力及素質的不斷提高和發展,并最終實現全面發展。
進一步樹立了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和意識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是高校體育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只有通過科學的體育訓練方法,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這也是體育文化傳承人文精神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更是目前為止高校體育在教學改革實踐過程中的一個主要方向。因此,通過實施一系列快樂體育訓練的手段和方法,能夠使學生充分地感受到體育運動所帶來的愉快,從而更深刻地認識到體育運動將使人終生受益的道理。
對高校快樂體育教學文化創新的研究和探索
樹立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
在高校中要正確實行快樂體育的教學,就要求高校的體育教師一定要重視日常養成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對體育的先進理論要有充分的研究和掌握,不斷豐富自身的體育教學經驗和素養、扎實的體育學科基本功和先進的體育創新思維。
進一步營造融洽的師生情感關系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高校體育教學課堂快樂氛圍的基本,為了能夠順利地實施快樂體育教學,體育教師就應該為師生之間的關系發展搭建好和諧的橋梁,給學生更多的鼓勵與支持,使學生能夠在體育教學的課堂之中進一步地感受到輕松、快樂與和諧的氛圍環境,能夠真正地張揚自我的個性需求,進一步地施展個人的潛能和才智。這方面,作為體育教師來講,更應該做到以下兩點:一是關注和重視學情,要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的特點和規律,必須時要詳細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家庭情況及個性特點。二是要根據所教學生的特點,對教材內容和訓練標準進行整合與篩選,要精心地準備好每一次講課,做好備課工作。
使學生能夠輕松感受到成功帶來的快樂
對于高校學生來說,新鮮的事物或新穎的事情總是能激起他們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所以,在快樂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地了解學生的特點,把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進一步地歸納、總結再加以提煉,力求與所教學生的運動基礎和適應能力相匹配,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求知求實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此外,在教學內容中還應該注重學生體育方面的現實需求和運動特點,在安排教學內容時,進一步遵循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使教學的項目和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使其更具有游戲性、競賽性和娛樂性,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和全心訓練的熱情。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體育教學研究部)
【 參考文獻】
[1] 陳軍峰.快樂體育的教學組織實施探討[J].教學與管理,2013(04).
[2]唐銳.快樂體育與體育教學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