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宗
摘要:讀史使人明智,歷史學科的創設就是為了讓學生感受歷史的魅力,從歷史中感悟人生的道理。新課標下,高中史料在教材中的地位愈加凸顯,要認識史料的重要性,改變對史料的態度,重視史料的學習,提高對史料的分析能力,這是歷史學科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高中歷史;史料;重要性
在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史料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各種文物、圖表、碑文等。史料教學是高中歷史教學的總趨勢,是目前高中歷史教學的研究重點。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史料的應用,培養學生分析史料的能力,有效展開史料教學。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進行高中歷史史料教學提出筆者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史料教學的重要意義
史料是了解和認清過去的媒介,是歷史學科的重要研究憑證,所有歷史結論的得出都離不開史料。若歷史研究缺乏史料,那么歷史知識就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歷史教學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若要更好地進行歷史教學,使學生真正學習歷史、感悟歷史的源遠流長,教師就必須重視史料教學,并積極正確地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史料,使史料成為教學課堂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選用史料應遵循的原則
(1)多樣性。在史料教學過程中,保證史料類型的多樣性至關重要。教師在選擇史料時應盡可能選擇種類多樣的史料,力求做到文物資料、圖表數字資料、地圖資料、影像等多種史料結合利用。史料類型多樣的同時,更應注重史料視角或所涵蓋的歷史信息、歷史意義和文化內涵等的多樣化。例如,講到科技發展的消極影響時,教師授課同時可以出示幾張照片,包括19世紀末美國街頭蜘蛛狀電線照片、河流受化工污染的照片、大城市高樓聳立通訊發達的照片等,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高科技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利與弊。
(2)典型性。史料的選擇在多樣性的同時,必須立足于基礎知識和教材重點,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充分認識歷史事件和理解史實意義。史料的存在形式,可分為文獻史料和實物史料兩種。實物史料則是人類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被遺留和保存下來的有形物品,可信度要比文獻史料高。文獻史料是后人對歷史作進一步探索研究得到的材料,雖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不及實物史料可信度高。因此,教師在選擇史料的時候,應盡可能選擇更真實、更典型的史料。
(3)針對性。史料的選取應考慮高中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學生的理解能力。在選擇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盡可能選用學生易理解掌握的史料,當然過于簡單的史料就沒有選用的必要。比如在講授科技對城市化的影響時,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數據:“1760年英國5萬~10萬人的城市只有一個,1851年則達到13個,1921年英國城市化水平達到77%。”
三、史料運用是關鍵
(1)利用史料導入新課,串聯歷史內容。高中歷史的教學課堂,不管是新課還是復習課,巧妙地展開課程切入導學都能使教學效果更佳。利用史料導入新課是一種較好的方法,不僅始終以歷史為課堂主線,更避免了學生直接翻閱歷史書本的枯燥無趣。例如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講解,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一些青銅器、中國古代瓷器的照片讓學生辨別,接著查閱官營私營手工業的史料記載,再看看世博會中展出的舊中國和西方的工業品,一系列的史料呈現后緊接著讓學生進入討論階段,探究歸納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特點,并分析中西方發展的差異性和產生差異的原因,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新課學習狀態。當然,教師在新課教授過程中還可以利用史料串聯歷史內容。將所有具有一定關聯性的歷史事件有機串聯,不僅能讓學生復習鞏固學過的歷史知識,更能加深學生對歷史意義的理解。
(2)精心設計問題,培養學生解讀歷史的能力。在課堂中向學生提出問題是史料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設問的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到史料教學的成敗和史料價值的發揮。學生通過解答相關歷史問題,才能對史料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對歷史事實的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教師所設計的問題應富有啟發性、多樣性和層次性,并能通過改變問題的制約因素使學生認識到條件改變則結論也隨之改變,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同一問題從多個角度設計問題,給予學生多個思考方向,提高學生解答歷史問題的應變能力。
(3)史料訓練課堂內外相結合,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史料教學要想達到最佳效果,收獲教學碩果,則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史料學習進行一個課堂內外有機結合的長期訓練。史料教學絕不是單純只在課堂上講解一些史料那么簡單。所謂的史料訓練課堂內外相結合,就是讓學生在學習新課之前收集一些歷史資料并能與課堂中運用的史料巧妙結合,課堂中的基礎訓練和課堂外的提高訓練有機結合,使學生養成課前自主預習、搜集相關歷史資料的習慣,然后在課上通過學生之間的成果分享、分組探究或者教師與學生之間答疑解惑,對史料進一步整合分析。在這樣的訓練過程中,學生學習由被動變主動,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總之,史料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相當明顯的教學優勢,是能夠充分體現新課標理念和有助于培養學生歷史分析能力的教學方法,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學習自主性提升的有效途徑。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如果能正確進行史料教學,強化史料教學,充分發揮史料教學的優點,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在歷史教學道路上開拓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張冬冬.高中歷史新課標下的史料學習―客觀與思辨[J].新課程學習,2013(06).
[2]何大進.實物史料與歷史教學[J].歷史教學,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