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珊妹
摘 要: 建立幸福的人生觀有利于培養創新思維,培養創新思維的最終目的是使人收獲幸福。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解決這些問題,大學生必須端正態度,保持寧靜和諧的心態,強化創新意識。高校在素質教育中必須注重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系統開展對大學生的思維訓練,引導大學生掌握科學正確的思維方法,在幸福文化視域下不斷地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建立幸福美滿的人生。
關鍵詞: 大學生 培養創新思維 幸福人生
思維活動是人類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創新思維是一個民族的重要素質,更是一個國家立于世界強國最可靠的保證。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他們在年齡上處于學習的最佳時期,抽象力和想象力開始具有創造性,是適合創新思維培養的關鍵階段。對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尚存在一些障礙。如何突破這些障礙,科學合理地引導大學生擁有良好的創新思維、建立幸福的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成為當今的重要課題。
一、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遇到的問題
(一)一些學生心浮氣躁,急功近利。
如果一個人沒有好的心態,就不可能踏上成功之路,而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在前人的基礎上創新,可以說好的心態是創新的前提。隨著高科技的高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人的心開始變得不安寧,沉不住氣,總想一夜暴富或更快地成功。當代一些大學生,在學習上、日常生活中心浮氣躁,做事不能專心致志地投入,急功近利,希望早點見到效果,這何以談創新?何以談發展提高?創新需要一種寧靜安穩、堅持不懈的心態,需要踏踏實實、穩扎穩打的耐力,需要“吾日三省吾身”。正如溪水之所以長流是因為它懂得堅持不懈,松柏之所以萬古長青是因為它領略了四季的變換,高山之所以偉岸是因為它懂得踏踏實實。
(二)一些學生思維方式陳舊,依賴性強。
首先,部分大學生存在唯書、唯上、唯師的傾向。一些大學生受所學知識的影響,絕對相信和完全接受所學知識,不提問題或提不出問題,問題意識淡薄且在以往的標準化教學過程中形成“一題一解”的思維方式,缺乏“一題多解”的靈活思維訓練,導致他們思維方式陳舊,缺乏創新能力。其次,部分大學生什么問題都依靠老師講授,老師講對了他們就對了,老師講錯了也提不出不同見解,只是跟在老師后面跑。有的學生形象地說自己“上課時是個錄音機,考試時充當放映機”。當同學之間爭論問題時,只要有人說“這是書上講的”似乎就一切問題都解決了。究竟書上對在哪里,錯在那里,為什么對,為什么錯,他們都不深究,于是學得的知識“模式化”、“公式化”,因無深刻理解而不能靈活運用。
(三)應試教育和標準化教育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
在應試教育的指引下,部分大學前的教育采取單一的標準化教育模式。經過標準化教育模式束縛的一些大學生,其思維方式必然出現陳舊重復的模式,缺乏創新能力等缺陷。另外,一些大學生拘泥于書本知識,出現視野狹窄、思想方法片面、思路單調等不良思維方式?,F在部分大學生習慣從書本知識或相當有限的生活圈子中尋找根據,思維方式脫離社會和歷史實際,帶有一定的片面性。有的大學生對一些經過歷史反復錘煉和驗證的正確結論,由于缺乏切膚之感,不愿意直接拿過來作演繹思考的大前提,更愿意采用舉例說明的方法,使思維方式呈現單調性特征。
(四)網絡技術普及的負面影響。
網絡科技時代的到來,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環境,有時會讓我們措手不及,難以用理性的思維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特別是當代一些大學生深受網絡的影響,沉浸在虛擬的網絡空間里難以自拔。他們把時間和精力都用于玩游戲和面對虛擬的世界,對身邊的一切事物漠不關心,淡化直接的人際交往。久而久之,對周圍環境的感受力和參與意識下降。大學生是虛擬實踐的參與者和推動者,網絡時代的到來引發了部分大學生的信息崇拜、信息依賴、網絡成癮等負面問題。
二、當代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路徑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是國家發達的不竭動力。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就必須內外兼顧,特別是大學生的心理感受,其次是外在條件,因為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條件,內因決定外因。因此,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應該從學生著手,其次是高等院校的培育。
(一)端正心態,定中生慧。
好的心態是成功的一半,沒有好的心態無論怎么努力最終都將付諸東流,好的心態需要我們時刻保持平和安定的思緒,身心和諧了,萬事萬物也就和諧了,我們才會找到真實的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找到靈感的頓悟,向著創新思維方向發展。因此,擁有寧靜的心態是培養大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因素,是我們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必須端正態度,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寧靜的心態,在寧靜的思維里樹立創新意識,在寧靜的世界里尋找智慧的密碼,讓靈感得以頓悟,讓靈魂得以升華,洗滌自己污濁之心,還原生命原本的魅力色彩。
(二)強化創新意識。
強化創新意識是大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重要基礎,只有具備創新意識,才會給創新思維提供發展的方向和發展的動力,才會生根發芽,開出智慧的花朵。因此,大學生要認真學習科學知識,擴展思維空間,提高思維能力,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是科學思維方式形成的重要基礎。知識經濟時代的腳步聲已清晰可聞,知識作為資本,已成為生產要素的最重要部分,且更新換代甚快。知識是產生新的思維方式的土壤,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就不可能產生新的思維方式,大學生只有不斷學習知識,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從錯綜復雜的現象中,找出反映事物本質和內部聯系的規律,才能延伸思維領域,擴大思維空間,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三)高校在素質教育中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
高校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的搖籃,是創新思維順利進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一方面,高校應從機構設置、資金籌集、課程設置、教師培訓和學生教育等方面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創新思維訓練為主線,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按思維發展規律、人的心理和生理規律,激發大學生的思維動機和興趣,訓練大學生的思維方法、思維心理,改善思維品質,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
另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應該把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作為著力點積極進行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使其在逆境面前掌握良好的思維反應方式,增加意志力和擺脫困境的能力,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既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學生作為思維方式教育的主體,尊重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又要注重實踐環節,在實踐的設計上,使思維方式的培養貼近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貼近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貼近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確保思維方式培養的針對性,增強思維方式培養的實際效果。
(四)走出網絡的異化。
網絡是一把雙利劍,會利用它你就會事倍功半,不會利用就會被它所異化。事實上,現在不少人被它異化。他們每天沉迷于虛擬的網絡無法自拔。當代大學生是網絡最廣泛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可以說沒有網絡的生活是難以生存的,更難以想象美好的未來,面對網絡科技的普及,一些學生越來越沉溺于其中,于是頭腦開始變得越來越愚鈍,生活學習出了問題。因此,當代大學生應該走出這種網絡科技的異化,正視網絡普及所帶來的弊端,保持清醒的認識,合理利用網絡普及所帶來的便利,但不要被它所異化,而要養成科學用腦,獨立全面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用更多的時間看書并與人交流,積累更多的知識見解,不斷培養自己的語言能力,更好地詮釋自己,增強自信心,增強自我實現的意識。
三、在創新思維中建立幸福的人生
幸福永遠是每個人生中的永恒主題,我們努力地活著,認真地學習,拼命地工作,竭盡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自己感覺到幸福,得到真正的幸福。因此,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最不能忽略的是引導學生在創新思維之中建立良好幸福的文化體系,真正追求幸福的生活與建立幸福的人生觀,只有如此,創新的思維才會持久永恒,綻放奇光異彩的斑斕之光。
(一)建立幸福人生觀是培養創新思維的前提。
當代大學生在培養創新思維之前,就應該建立好幸福的人生觀,因為它可以為培養創新思維的起步創造良好的環境,從而使得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之路能更好更快地開展。所謂建立幸福的人生觀就是在幸福的基礎上樹立理想目標,在幸福的基礎上做好每一件事情。幸福是充滿正能量的人生,利人利己,必要時會選擇利他而不利己,永遠把利社會、利國家、利人民放在當前,作為表率,作為他人學習的榜樣。因此,建立這樣幸福美好的生活觀念,我們的人生中會處處充滿和諧,處處開滿美麗的鮮花,為進一步培養創新思維營造良好和諧的生活環境,使得創新思維順利發散。
(二)建立幸福人生觀是培養創新思維的過程。
當代大學生在培養創新思維的整個過程中需要建立幸福完善的人生觀。因為培養創新思維的整個過程是一個漫長枯燥頭疼的過程,更是一個孤獨寂寞難耐的過程,如果沒有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念,沒有在心中種下幸福的種子,沒有堅定幸福的這種信念,可能會在培養創新思維的路途中慢慢消失得無影無蹤。相反,心中有幸福,心中有愛,到哪里都是幸福都是愛,做什么事情都是美妙的享受,都是美好的幸福。這樣,在培養創新思維過程中就不會枯燥無味,就不會寂寞難耐,而是一種幸福的享受,一種愛與感恩的美好,因為你會知道,你正在進行的創新思維是為了塑造更美麗更幸福的自己,同時也是在為別人創造更幸福美好的明天,你所做的創新是利人利己的創新,是幸福美麗的創新,是愛與感恩的創新,此次你才會去珍惜,去爭取,去堅持,去創造,去克服當前的困惑,從而獲得華麗的蛻變。
(三)建立幸福人生觀是培養創新思維的最終目標。
對當代大學生們培養創新思維的最終目的是讓他們獲得真正的幸福,讓自己變得更堅強獨立,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會,有利于國家的人,這是作為家庭每個家長,學校每個老師,社會每個團體或個體都應該明了的道理。正如費爾巴哈所說:“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對于幸福的追求。”亞里士多德指出:“幸福是終極的和自足的,它是一切行為的目的?!币虼?,凡是都有個目標,只有理清了這個目標,我們才會專心盡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最后能夠有所成就。對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的最終目標,我們應該將他固定好和把握好,并在這一目標基礎上扎扎實實下功夫,使大學生們將感性與理性進行結合,培養良好的辯證思維方式,科學合理用腦,敢于懷疑并探索新的思路,從而堅定信念,自我實現,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走向真正的幸福,擁有真正的幸福美滿人生。
參考文獻:
[1]尹鑫.思維創新藝術導論——我們看世界的方式[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2.
[2]尹鑫.邏輯基礎教程[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段福德.創新思維的自我修煉[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4]魏傳賢.創新思維方法培養[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5]李才俊.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新探[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基金項目: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基金項目:高校大學生創業文化培育研究——基于幸福文化理論視角(項目編號:GXKS2018YB009)階段性研究成果。